羅文舞台服飾
1970至1980年代

舞台與羅文
「我愛舞台和知音的愛,難忘掉今天的聲聲喝彩;踏上了舞台投進拍子內,努力酬答知音的愛。」
(歌詞摘自1987年作品《掌聲響起》。陳進興作曲,鄭國江作詞。)
演唱會文化早在香港體育館等表演殿堂未落成之前,在1970年代中期已開始逐步形成。當時,一陣歌廳賞歌熱潮不斷,香港各大夜總會爭相邀請最具號召力的歌星登台演唱。而較大型及具規模的個人演唱會則在香港大會堂、大專會堂、利舞臺等舉行。羅文於1976年在碧麗宮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然而,他的舞台不是局限在夜總會等場所,當他的〈小李飛刀〉唱得街知巷聞時,1978年就率先在利舞臺舉行演唱會。隨着他的歌曲廣受各地華人愛戴,他更遠踏東南亞、歐美等國家的舞台。到了1980年代,紅磡香港體育館和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相繼落成,成為香港流行音樂盛事表演場地,進入演唱會的興盛時代。
羅文是一個天生屬於舞台的歌星,熱愛舞台;羅文也是一個唯美主義者,力求舞台上的表演能帶給觀眾視覺與聽覺的完美享受。羅文於1974年至1977年在日本發展期間,培養出敏銳的時裝觸覺,吸收了豐富的舞台技巧,並把日本潮流帶回香港;羅文為自己塑造的獨特形象風格,最初被批評為標新立異,繼而逐漸被受落並肯定為新潮前衞,當然,最後成功樹立了別樹一格的造型和台風。他會為每首歌精心設計形象和舞台動作:披著斗篷唱〈小李飛刀〉,一派俠骨柔情;搖著毛球頸巾唱〈波斯貓〉,極盡風騷妖媚;戴著太陽眼鏡在射燈下高唱〈激光中〉,“rap”出前衛型格;拋著懷舊咪高峰唱〈壞情人〉,滲著散漫不羈;搖着扇子引吭高歌〈紅棉〉,難掩昂然氣概。舞台上的羅文唱得傾情奔放,舞台下的觀眾看得賞心悅目。
然而,一直醉心舞台表演的羅文,不斷求變創新。當他陶醉在百老匯的音樂劇的時候,啟迪了創作屬於中國的音樂劇的念頭。羅文分別於1982年和1984年以「羅文製作有限公司」獨自投資籌辦粵語歌舞劇《白蛇傳》和《柳毅傳書》,兩部歌舞劇都是以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為依歸,以歌舞為形式的歌舞劇,這不但開創了羅文的音樂新領域,也開創了粵語歌舞劇的先河。兩部粵語歌舞劇雖然未能為羅文帶來經濟上的收益,但卻贏得不少掌聲,給羅文藝術生命帶來一股巨大的動力和鼓舞。
1970至1980年代
1970至1980年代
1970至1980年代
1981年
1980年代
1980年代
1989年
1990年代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84年
1984年
1970至1980年代
1970至1980年代
1970至1980年代
1981年
1980年代
1980年代
1989年
1990年代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84年
1984年
舞台與羅文
「我愛舞台和知音的愛,難忘掉今天的聲聲喝彩;踏上了舞台投進拍子內,努力酬答知音的愛。」
(歌詞摘自1987年作品《掌聲響起》。陳進興作曲,鄭國江作詞。)
演唱會文化早在香港體育館等表演殿堂未落成之前,在1970年代中期已開始逐步形成。當時,一陣歌廳賞歌熱潮不斷,香港各大夜總會爭相邀請最具號召力的歌星登台演唱。而較大型及具規模的個人演唱會則在香港大會堂、大專會堂、利舞臺等舉行。羅文於1976年在碧麗宮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然而,他的舞台不是局限在夜總會等場所,當他的〈小李飛刀〉唱得街知巷聞時,1978年就率先在利舞臺舉行演唱會。隨着他的歌曲廣受各地華人愛戴,他更遠踏東南亞、歐美等國家的舞台。到了1980年代,紅磡香港體育館和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相繼落成,成為香港流行音樂盛事表演場地,進入演唱會的興盛時代。
羅文是一個天生屬於舞台的歌星,熱愛舞台;羅文也是一個唯美主義者,力求舞台上的表演能帶給觀眾視覺與聽覺的完美享受。羅文於1974年至1977年在日本發展期間,培養出敏銳的時裝觸覺,吸收了豐富的舞台技巧,並把日本潮流帶回香港;羅文為自己塑造的獨特形象風格,最初被批評為標新立異,繼而逐漸被受落並肯定為新潮前衞,當然,最後成功樹立了別樹一格的造型和台風。他會為每首歌精心設計形象和舞台動作:披著斗篷唱〈小李飛刀〉,一派俠骨柔情;搖著毛球頸巾唱〈波斯貓〉,極盡風騷妖媚;戴著太陽眼鏡在射燈下高唱〈激光中〉,“rap”出前衛型格;拋著懷舊咪高峰唱〈壞情人〉,滲著散漫不羈;搖着扇子引吭高歌〈紅棉〉,難掩昂然氣概。舞台上的羅文唱得傾情奔放,舞台下的觀眾看得賞心悅目。
然而,一直醉心舞台表演的羅文,不斷求變創新。當他陶醉在百老匯的音樂劇的時候,啟迪了創作屬於中國的音樂劇的念頭。羅文分別於1982年和1984年以「羅文製作有限公司」獨自投資籌辦粵語歌舞劇《白蛇傳》和《柳毅傳書》,兩部歌舞劇都是以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為依歸,以歌舞為形式的歌舞劇,這不但開創了羅文的音樂新領域,也開創了粵語歌舞劇的先河。兩部粵語歌舞劇雖然未能為羅文帶來經濟上的收益,但卻贏得不少掌聲,給羅文藝術生命帶來一股巨大的動力和鼓舞。
1970至1980年代
1970至1980年代
1970至1980年代
1981年
1980年代
1980年代
1989年
1990年代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96年
1984年
1984年
1970至1980年代
1970至1980年代
1970至1980年代
1981年
1980年代
1980年代
1989年
1990年代
1996年
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