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連結及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參考資料
書籍
小林斗盦編。《中國篆刻叢刊》,第28卷,清22(徐三庚)。東京:二玄社,1984年。
小林斗盦編。《中國篆刻叢刊》(第31卷.清25:何昆玉.胡钁.黃士陵.他)。東京:二玄社,1984年。
王中秀、茅子良、陳輝編著。《近現代金石書畫家潤例》。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4年。
王其淦、吳康壽修;湯成烈等纂。《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37冊》(光緖武進陽湖縣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國地方志集成》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第32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伍崇曜緝。《楚庭耆舊遺詩:前後集》(第18卷)。南海伍崇曜刊,1843年。
李尹桑刻。《李尹桑印存》。澳門:于今書屋,1981年。
汪兆鏞。《嶺南畫徵略》。廣州:廣東人民出版,1988年。
何孟恆。《何孟恆回憶錄:雲煙散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吳醒濂。《香港華人名人史略》。香港:五洲書局,1937年6月。
易文著;藍天雲編。《有生之年:易文年記》。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9年。
《明清名家篆刻印章珍品展》。香港:集古齋,1984年。
香港藝術館編。《金石掇英:羅桂祥基金捐贈印章精選》。香港:市政局,1996年。
俞劍華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1985年。
陳君葆著;謝榮滾主編。《陳君葆日記全集.卷1,1932-1940》。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
《現代篆刻合輯》。香港:港澳篆刻家作品第一次聯合展覽會,1958年。
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台北:台灣商務,1999年。
許禮平編。《鄧爾雅印集》。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葉銘。《廣印人傳》。上海:西泠印社,1916年。
葉靈鳳著;盧瑋鑾箋;張詠梅注釋。《葉靈鳳日記.上,1943-1967》。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5月。
蔣寶齡撰;程青岳批注;李保民校點。《墨林今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
Cheng, Maria Po-suen, Tang, Wai Hung and Choy, Eric. Essential Terms of Chinese Painting(《中國繪畫辭彙類編》).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17.
期刊文章
《西泠叢藝》(2015年至2022年)。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書譜》(1974年至1990年)。香港:書譜出版社。
方立權:〈陳鴻壽《行書七言聯》(太白,元卿)的探討〉,載《中華書道》第 67期(2010年3月1日),頁38-44。
高大威:〈鐵筆柔情:近代篆印世界的女性側影〉,載《政大中文學報》第5期(2006 年6月),頁139-164。
唐錦騰:〈香港早期印壇概述〉,載莫家良主編:《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0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6年),頁145-182。
梁曉莊:〈嶺南印學年表〉,載《西泠藝叢》第3期(2015年3期),頁28-39。
游子安:〈朱汝珍與香港孔教學院──一九三零年代的先賢往事〉,載《華南資料研究中心通訊》第21期(2000年10月15日),頁7-11。
黃大德:〈鄧爾雅年表〉,載《西泠叢藝》第56期(2019年8期),頁53-57。
〈鄧祖風專訪〉,載《墨香》第9期(2012年7月),頁8-11。
鄺以明:〈官方認同對藝術傳播的影響──以中法戰爭前後“羊城魚雷局事”的符翕爲例〉,載《美術學報》(2014年03期),頁28-33。
鄺以明:〈楊其光研究補證〉,載《嶺南文史》(2014年3期),頁40-45。
鄺以明:〈廣東印譜知見補略(下)〉,載《榮寶齋》(2016年5期),頁212-237。
論文
陳文妍。〈粵篆新聲——民國嶺南篆刻三大家研究〉。中國藝術史課程哲學博士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8年。
陳建男。〈朱祖謀詩詞輯校考論〉。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大學,2014年。
鄧慶燊。〈梁于渭(?-1917)繪畫硏究〉。中國藝術史課程哲學碩士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
Richard, Josepha Charlotte. “The Hong merchant’s Gardens during the Canton System and the aftermath of the Opium Wars.” Ph.D. diss.,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17.
檔案資料
數碼檔案庫
連結及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參考資料
書籍
小林斗盦編。《中國篆刻叢刊》,第28卷,清22(徐三庚)。東京:二玄社,1984年。
小林斗盦編。《中國篆刻叢刊》(第31卷.清25:何昆玉.胡钁.黃士陵.他)。東京:二玄社,1984年。
王中秀、茅子良、陳輝編著。《近現代金石書畫家潤例》。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4年。
王其淦、吳康壽修;湯成烈等纂。《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37冊》(光緖武進陽湖縣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國地方志集成》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第32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伍崇曜緝。《楚庭耆舊遺詩:前後集》(第18卷)。南海伍崇曜刊,1843年。
李尹桑刻。《李尹桑印存》。澳門:于今書屋,1981年。
汪兆鏞。《嶺南畫徵略》。廣州:廣東人民出版,1988年。
何孟恆。《何孟恆回憶錄:雲煙散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吳醒濂。《香港華人名人史略》。香港:五洲書局,1937年6月。
易文著;藍天雲編。《有生之年:易文年記》。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9年。
《明清名家篆刻印章珍品展》。香港:集古齋,1984年。
香港藝術館編。《金石掇英:羅桂祥基金捐贈印章精選》。香港:市政局,1996年。
俞劍華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1985年。
陳君葆著;謝榮滾主編。《陳君葆日記全集.卷1,1932-1940》。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
《現代篆刻合輯》。香港:港澳篆刻家作品第一次聯合展覽會,1958年。
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台北:台灣商務,1999年。
許禮平編。《鄧爾雅印集》。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葉銘。《廣印人傳》。上海:西泠印社,1916年。
葉靈鳳著;盧瑋鑾箋;張詠梅注釋。《葉靈鳳日記.上,1943-1967》。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5月。
蔣寶齡撰;程青岳批注;李保民校點。《墨林今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
Cheng, Maria Po-suen, Tang, Wai Hung and Choy, Eric. Essential Terms of Chinese Painting(《中國繪畫辭彙類編》).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17.
期刊文章
《西泠叢藝》(2015年至2022年)。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書譜》(1974年至1990年)。香港:書譜出版社。
方立權:〈陳鴻壽《行書七言聯》(太白,元卿)的探討〉,載《中華書道》第 67期(2010年3月1日),頁38-44。
高大威:〈鐵筆柔情:近代篆印世界的女性側影〉,載《政大中文學報》第5期(2006 年6月),頁139-164。
唐錦騰:〈香港早期印壇概述〉,載莫家良主編:《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0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6年),頁145-182。
梁曉莊:〈嶺南印學年表〉,載《西泠藝叢》第3期(2015年3期),頁28-39。
游子安:〈朱汝珍與香港孔教學院──一九三零年代的先賢往事〉,載《華南資料研究中心通訊》第21期(2000年10月15日),頁7-11。
黃大德:〈鄧爾雅年表〉,載《西泠叢藝》第56期(2019年8期),頁53-57。
〈鄧祖風專訪〉,載《墨香》第9期(2012年7月),頁8-11。
鄺以明:〈官方認同對藝術傳播的影響──以中法戰爭前後“羊城魚雷局事”的符翕爲例〉,載《美術學報》(2014年03期),頁28-33。
鄺以明:〈楊其光研究補證〉,載《嶺南文史》(2014年3期),頁40-45。
鄺以明:〈廣東印譜知見補略(下)〉,載《榮寶齋》(2016年5期),頁212-237。
論文
陳文妍。〈粵篆新聲——民國嶺南篆刻三大家研究〉。中國藝術史課程哲學博士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8年。
陳建男。〈朱祖謀詩詞輯校考論〉。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大學,2014年。
鄧慶燊。〈梁于渭(?-1917)繪畫硏究〉。中國藝術史課程哲學碩士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
Richard, Josepha Charlotte. “The Hong merchant’s Gardens during the Canton System and the aftermath of the Opium Wars.” Ph.D. diss.,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17.
檔案資料
數碼檔案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