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佐田

許佐田
曾任紗廠工程師

性別:
出生年: 1949
受訪時年齡: 61
教育程度: 高中
籍貫: 廣東南海
主要職業: 公務員
訪談主題: 教育, 工業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相片/資料集
家庭背景
個人及家庭背景。許佐田在1949年12月16日,於九龍城衙前塱道52號2樓家中出世,由執媽接生。許佐田家鄉在廣東省南海縣大嶺,父母戰前已在香港生活,經常來往家鄉和香港。許佐田有四兄兩妹,與大哥和一個妹妹在香港出世,跟隨父母住九龍城,其餘兄妹在鄉下出世並居住。 

父母的工作。許佐田父母由戰前到戰後一段時間,在九龍城的沙田帽廠工作。工廠位於現在太子道西與衙前塱道至龍崗道交界的範圍,生產氈帽。老闆是同鄉,姓許。工廠沒有精細分工,父親除做生產工作,還要維修機器、行街推銷氈帽,甚至煮飯。母親主要做生產工作,在生產過程中受工傷弄斷尾指後離職。當時勞工法例不完善,母親沒有得到賠償。氈帽在中國戰前十分流行,但戰後不再流行。許佐田5至6歲時,帽廠結束,父母改行做小販,在九龍城街邊擺賣。



標題 家庭背景
日期 28/05/2010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3分5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01
記憶校園:龍津義學及紮鐵工會的小學
對龍津義學及九龍城寨的印象。許佐田4至5歲時開始讀書。當時沒有幼稚園這類學校,許佐田先後在3所學校讀小學一年級,最早在龍津義學讀1年多。許佐田對龍津義學印象不深,依稀記得義學位於九龍城寨內升仙亭附近,環境複雜。城寨街道窄,升仙亭外有道友屍體放在一旁待收。 

對紮鐵工會的小學的印象。許佐田讀龍津義學之後,在九龍城龍崗道一所紮鐵工會的小學讀書1年,印象較深。紮鐵工會的小學校舍設於唐樓的3樓連天台。天氣好的時候,學生要把書枱和椅子搬上天台上課。小一沒有特定課程,讀古文、詩詞歌賦、中國歷史等,學習珠算和書法。老師通常年紀較大,大部分是男老師。

報讀紮鐵工會的小學的原因。當時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讀書,學位缺乏,同時家長出外工作,需要看管子女的地方。紮鐵工會的小學屬非牟利性質,學費不貴,因而吸引家長為子女報讀。許佐田一家租住的唐樓住10伙人,共50多人,小朋友多,約有十一二個,有三數個與許佐田年紀相若,家長互相告知學校招生的消息。許佐田父母便從街坊互相介紹而認識紮鐵工會的小學。 

報讀樂善堂小學。樂善堂小學是當時九龍城名校,在許佐田家附近,相隔兩條街。報讀不容易,母親第三次報名,許佐田才獲取錄,年紀比同級學生稍長。[編註:樂善堂位於九龍城龍崗道63號] 

紮鐵工會的小學的學生人數和上課模式。許佐田不清楚紮鐵工會的小學是否有齊小學各個年級,只記得學校有60至70人。上課採用混合班級的模式,不同級別的學生在同一課室,同時間學習同一課題,內容則因應級別而異。例如上語文課,部分同學唸《長恨歌》,其他同學則唸《木蘭辭》。又如上數學課,許佐田與同級同學學習加數,旁邊的大姐姐學習乘數。一位老師要同時兼顧兩班或三班學生。 

紮鐵工會的小學由小一學生輪流看守樓梯口。紮鐵工會的小學大門打開,但沒有校工看守,街外人可以隨時上樓進入學校。上課時候,老師派一年級學生每兩個輪流負責看守樓梯口,學生見有陌生人上樓便要通知老師。 

紮鐵工會的小學一年級課程內容。許佐田在龍津義學讀書,沒有學寫子,但已學識一些字,有唸九因歌,能追上紮鐵工會的小學課程。許佐田在兩所學校讀書沒有考試壓力,抱玩耍心態。紮鐵工會的小學一年級課程較淺,沒有正規課程。學生要學習書法,許佐田曾學寫《千字文》、《上大人孔乙己》等傳統語文教材。許佐田學習詩詞,唸過《長恨歌》、《琵琶行》、《木蘭辭》等。上課沒有課本,老師把內容抄寫在黑板上,沒有解釋字義,學生只口唸無需認字。一年級學生要學習珠算計加減數,不用唸口訣。許佐田提到老師教授珠算的情況。貧窮學生不一定要買算盤,可借用學校的算盤,或與同學共用。許佐田讀樂善堂小學因學校規定才買算盤。 

家中舉行開筆儀式表示開始讀書學寫字。父親根據鄉下傳統,在子女開始入學前,於家中舉行開筆儀式。準備新的毛筆和墨盒,邀請識字的長者主持儀式,讓子女拜神,然後由長者教子女用毛筆寫子女自己的姓名,表示正式讀書學寫字。 

紮鐵工會的小學的課程內容和課本。許佐田讀過的3所學校都教授中國歷史,沒有教外國歷史、地理和理科科目。紮鐵工會的小學由年輕的中國男老師教英文,從英文字母開始教,採用當時流行的馬來西亞教科書,教授簡單的英文句子。英文有課本和練字簿,中文、數學和珠算沒有課本。功課少,有時要回家寫練字簿和書法。紮鐵工會的小學沒有勞作、音樂等課,但有繪畫,每個學生獲派一張白紙,然後用鉛筆畫現實題材。 

對紮鐵工會的小學校長和老師的印象。許佐田依稀記得紮鐵工會的小學校長是全校最老,白鬚白髮,穿唐裝,教中文、詩詞歌賦、歷史等。教珠算的老師也教書法、體育,體育課在天台上課。許佐田對體育老師印象最深刻,體育老師教學生做體操,讓學生自己玩耍。許佐田很喜歡上學,有一次發燒也上學,上課時迷迷糊糊。 

紮鐵工會的小學開課、結業的儀式。老師不常穿長袍,在學校特別的日子才穿,例如開學、學期結束等。紮鐵工會的小學最特別的活動是舉行開課和學期結束儀式,安排校長致辭,家長觀禮。 

紮鐵工會的小學的上課時間及午膳安排。紮鐵工會的小學採用全日制。午膳時間1.5小時。學生可帶午飯留在學校吃,大多數學生在學校附近居住,回家吃午飯。 

紮鐵工會的小學學生背景和上學衣著。紮鐵工會的小學學生多來自中下階層家庭,學生父母屬勞工階層。當時九龍城寨內的居民家境比城寨外的居民(例如許佐田一家)差很多,聯合道附近山邊木屋居民家境最差。紮鐵工會的小學沒有校服,也不規定學生的服式。同學一般穿著的衣服:上身穿恤衫,下身天熱穿短褲,天冷穿長褲。母親買恤衫、長褲給許佐田穿著上學。從衣服可以分辨學生的家境,學校對學生一視同仁。有些貧窮學生穿內衣褲上學,老師不會制止。學生家境相近,簡單純樸,不會嘲笑穿著破爛衣服的同學。 

在紮鐵工會的小學讀書開心的記憶。許佐田在紮鐵工會的小學上學十分開心,喜歡上學,最初由哥哥帶上學,其後自行上學。許佐田於上課前和小息時間,與很多同學在學校寬敞開放的天台一起玩耍。學校上午8時開始上課,許佐田每每提早半小時到學校玩。下午4至5時放學,父母限定回家時間,許佐田甚少在放學後與同學玩耍。 

紮鐵工會的小學的收生原則。紮鐵工會的小學原則上優先取錄工會成員的子女,有剩餘學額,才收取其他學生。許佐田與同屋小朋友一起上學,同屋小朋友因家長是紮鐵工會成員而入讀紮鐵工會的小學。 

紮鐵工會的小學與樂善堂小學學費比較。許佐田每個月尾把學費交給老師。許佐田忘記紮鐵工會的小學學費多少,估計每月10元,樂善堂小學一年級學費每月5元。紮鐵工會的小學學費比樂善堂小學貴,家長希望子女入讀樂善堂小學。



標題 記憶校園:龍津義學及紮鐵工會的小學
日期 28/05/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27分1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02
記憶校園:樂善堂小學的位置、校訓、校服、學生與教師、編制、科目
報讀樂善堂小學的方法和入讀小一的年紀。報讀樂善堂小學要通過面試。許佐田在紮鐵工會的小學讀完1年,第三次報考樂善堂小學獲取錄。許佐田在1957年9月入讀樂善堂小學,當時7歲,1963年同校畢業。 

樂善堂小學的位置和環境。許佐田對樂善堂小學的印象深刻,樂善堂小學擁有獨立校舍,跨越數條街,比紮鐵工會的小學大很多、更具規模。許佐田最不開心是功課多。學校的位置至今沒有改變,校舍建築物現在加高一層,操場已加設禮堂,學生的活動空間減少。 

樂善堂小學校訓。樂善堂小學每個學期開學,校監或主席致辭講校訓,提到樂善堂由開展慈善事業開始到辦學,以做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為宗旨。辦學方面,許佐田至今仍記得學校牌匾提字:「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樹木樹民 永固貞珉」,是學校校訓。學校沒有校歌。校徽圖案至今沒有變,顏色稍變。[編註:應為「樹木樹人 永固貞珉」] 

樂善堂小學的班制。樂善堂小學規模完整,課室大。分班級上課,每級4班,小一至小六共24班。每班人數最多45人,最少40人。當時學額需求大,差不多各班滿額。學校採半日制上課,上下午班各有不同老師和學生。 

樂善堂小學和紮鐵工會的小學處罰學生方法比較。許佐田認為樂善堂小學的上課形式比紮鐵工會的小學有規模有秩序。學校每朝集會,學生必須在操場集合,聆聽校長訓話。學校採用體罰方法,讓犯校規的學生在早會當眾罰企,待校長訓話後,每人打一至兩籐才准回課室。校長、訓導主任和一般老師都可體罰學生,用籐條打學生的手掌。學生一般所犯校規,包括遲到(佔大比例),還有在學校範圍內奔跑、追逐等。許佐田經常犯校規,給校長及訓導主任體罰。當時體罰普遍,視如平常。紮鐵工會的小學校規寬鬆,對學生遲到沒有處罰,學生人數不多,遲到的人少。 

樂善堂小學上課節數和科目。樂善堂小學上課全日分8節,上下午各4節,中間有小休。許佐田讀上午班。樂善堂小學科目主要有中英數3科,又以中國歷史為重要科目,另有自然、書法、體育、勞作(美術也稱勞作)、音樂等,沒有健教和地理。除勞作沒有課本,其餘每科均有課本。中文科以現代白話文為主,也讀古文、詩詞歌賦等。許佐田曾讀《滿江紅》。數學科要學珠算,每人須自備算盤上課,每週3至4課。 

樂善堂小學的科目要求。樂善堂小學功課多,包括書法要回家寫。中英數三科經常要測驗,其他科目則沒有。樂善堂小學考試規定所用文具,書法用毛筆,其他科目最初用墨水筆,到小學三四年級用原子筆。許佐田用的第一枝墨水筆是最早期羽毛筆的變體,價錢不貴,幾毫一枝。許佐田形容用墨水筆寫字的情形。 

對樂善堂小學男女老師和校長的印象。紮鐵工會的小學老師幾乎全是男老師,年紀大。樂善堂小學的老師以男老師為主,女老師約佔三分一。老師較年輕,校長年紀最大。許佐田認為校長對人好,體罰學生力度很輕,對學生訓話和顏悅色,並不粗暴。每朝集會校長訓話,多提每日注意事項,即場宣布特別事情,講品德修養,例如教訓學生守秩序、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做好功課等。 

樂善堂小學的校服和學生背景。樂善堂小學為男女校,男女學生比例為6比4。學生一般遲入學,很多學生超過10歲讀一年級。許佐田讀小一的同學中,10歲以上的不多,每班約有2至3個,5至8歲佔大部分。許佐田記得大多數同學來自低下階層的家庭,少數同學家境較好,住在九龍塘。同學不分貧富,一起玩。樂善堂小學規定全體學生穿校服,校服要有校徽。整套校服包括上身白恤衫,下身白褲或藍褲。樂善堂小學沒有規定女學生下身要穿裙,女學生可選擇穿裙或穿褲,校服裙為半截藍色長裙。體育服款式方面,上身沒有規定,學生一般跟平日上課一樣穿恤衫,但下身要穿運動褲,男女學生相同。冬季校服主要是外加校褸,必須深色,黑色和藍色均可,要有校徽,款式沒有嚴格規定。鞋沒有規定,皮鞋和波鞋均可,拖鞋則不准穿,學生多穿白布波鞋(俗稱白飯魚)。許佐田跟很多在學校附近居住的同學一樣,試過遲起床穿拖鞋回校受處罰。



標題 記憶校園:樂善堂小學的位置、校訓、校服、學生與教師、編制、科目
日期 28/05/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21分3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03
記憶校園:樂善堂小學的轉捩點與升學前途
升讀樂善堂小學五年級擔任糾察隊員。許佐田升讀樂善堂小學五年級是他小學生活的轉折點。學校老師用委以重任的方法誘導經常犯校規的學生,許佐田的班主任委派許佐田擔任糾察隊員,讓許佐田以身作則,督促比他小的同學。許佐田擔任糾察隊員後,改善操行,獲老師讚賞。

預備升中試及讀夜校經歷。許佐田讀小學五年級,功課壓力增加。小學會考改名為升中試,樂善堂小學為幫助學生預備升中試,集中操練中英數。當時不流行補習,但流行上夜學。社會重視英語,父母讓許佐田上夜學加強操練英語。許佐田在樂善堂的夜校(名叫夜英專)上學2至3 個月後,因學費比日校貴很多,家境負擔不起,並考慮到成績已達標,晚上又要幫忙做家務,故沒有繼續上夜學。夜校環境和規矩比日校寬鬆,有很多17至18歲的超齡學生報讀,許佐田從中增加不少見識。[編註:香港小學會考在1962年為香港中學入學考試取代。許佐田說小學會考,應為香港小學會考,升中試應為香港中學入學考試。]

樂善堂小學升中試操練方法。樂善堂小學日校針對升中試的中英數操練十分充足,該校升中試整體成績不錯。老師要五年級學生每2至3星期測驗,經常操練練習題,對六年級學生的操練更頻密。課程方面,增加中英數課堂,對其他閒科如音樂、勞作、珠算、體育等縮減課堂甚至借用課堂。

樂善堂小學的班級數目和高年級學生流失原因。許佐田大約記得樂善堂小學當時的班級數目呈金字塔形式,可能一至三年級每級4班,五至六年級每級2班,但肯定六年級有2班。樂善堂小學的高年級學生人數減少,許佐田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社會環境差,14至15歲童工普遍,當時13至14歲讀小一,升上小四、小五已17至18歲,成績一般,多數會輟學,出外工作。另一是當時學校只給予兩次留班機會,第三次便要退學。當時有經濟能力的家長都希望子女繼續升學。除了父母的期望,許佐田也希望升讀中學。

樂善堂小學的留班情況和準則。以前留班情況普遍,每班每年有3至4人留班。留班的準則是3科不合格。操行不合格,留班機會也高。許佐田認為當時樂善堂小學對學生的操行要求比現在的學校嚴格。老師每年2次家訪,注意學生的品行多於成績。

許佐田升中試成績及樂善堂小六生升讀的港九名校。許佐田大約記得自己的升中試成績中上,中文和數學考獲一級,英文考獲三級。學生取得3科一級可獲某機構頒發獎學金500元。當時報紙刊登升中試合格名單。許佐田曾保存一份刊登3科一級學生名單的報紙。樂善堂小學每年均有學生取得3科一級成績,有不少學生派往港九各大名校,港島如英皇、皇仁、庇理羅士、華仁等,九龍如華仁、喇沙、拔萃、伊利沙伯等。

1960年代小學畢業生的升學就業比例及工作選擇。許佐田記得六年級班主任提到全港九只有四分一小六學生可升讀中一,四分三學生得不到政府派位,要找私立學校或工作。許佐田估計這四分三當中超過一半工作,四分一讀私立中學或循其他途徑升學,例如工業訓練、學徒等。男女生小學畢業後的工作選擇有所不同。女生工作範圍較多,多數做製衣(例如許佐田妹妹),也有做膠花廠,後期還有做電子廠。男生通常學師(例如許佐田大哥)。

許佐田兄和妹未完成小學出來工作。許佐田三兄妹同讀樂善堂小學。大哥比許佐田早入學數年,讀完小四已18歲,因超齡,又認為讀不上,還有家境問題,故輟學,在香港仔造船廠當學徒。當時香港仔、鴨脷洲有很多造船廠,很多人在船廠做學徒。妹妹大約讀到小學四五年級,無心向學,14歲到製衣廠工作。




標題 記憶校園:樂善堂小學的轉捩點與升學前途
日期 04/06/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14分1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04
記憶校園:拔萃男書院的入學經過、編班、教學言語、活動、午膳、寄宿生
選讀拔萃男書院的原因。許佐田選中學徵詢父母意見,父親因同鄉工廠老闆的兒子在拔萃小學讀書,而喇沙書院在家附近,故要許佐田選拔萃男書院為第一志願,喇沙書院為第二志願。許佐田沒有填其他學校,而結果派往拔萃男書院。

報讀拔萃男書院的經歷。許佐田升讀中學那年8月獨自到拔萃男書院報到,因家境與學校背景有差距,發生小插曲。負責收生的老師見許佐田家境不富裕,不適合入讀屬於貴族學校的拔萃男書院,勸許佐田轉往拔萃男書院旁,較平民化的伊利沙伯中學就讀。許佐田以需要與父親商量為由回應老師,老師唯有接受許佐田註冊入學。許佐田感慨若當年入讀伊利沙伯中學,日後際遇可能會大不相同。

拔萃男書院中一編班制度和學生階層及對升中試的看法。許佐田認為在拔萃男書院和樂善堂小學讀書有很大分別。拔萃男書院按學生階層編班。一級有4班,通常從拔萃小學升上來的學生編入A、B班,A班為文科,B班為理科,政府派位的學生編入C、D班,C班為文科,D班為理科,兩類學生人數各佔一半。C、D班的學生來自不同地區,屬於草根階層,有共同話題和嗜好。許佐田認為升中試匯集不同階層的學生,考核學生不論背景,純看成績。

拔萃男書院的教學語言。拔萃男書院跟樂善堂小學最大不同是,拔萃男書院採用全英語教學。課堂除中文科和中國歷史科用中文,其他科目全英語對答,課餘也要求講英語。許佐田最初不適應,經常查字典做功課。樂善堂小學畢業生與許佐田同屆入讀拔萃男書院只有一個。許佐田認為在拔萃男書院會結交到新同學,但交情不深入。

拔萃男書院的社際比賽和班際賣物會。拔萃男書院的社際比賽和班際賣物會對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很有幫助。社際比賽包括陸運會和水運會等,四社打破班際的界限,組織不同班級的學生研究對策爭勝,培養合作能力。賣物會則讓各班發揮組織能力設計攤檔。拔萃男書院每年10月舉行賣物會,班主任派發賣物券讓學生售賣。學生家境不同,售賣賣物券數量有很大對比,為貧窮學生帶來壓力。許佐田同屋極少幫許佐田購買賣物券。大哥當時轉行做電髮師傅,幫許佐田向顧客推銷賣物券,讓許佐田回校有交代。一本賣物券有10張,每張10元,許佐田賣出20本,成績不俗。富有的同學可賣過萬元。

拔萃男書院的學生午餐津貼及午膳情況。許佐田售賣賣物券,也有得益。拔萃男書院賣物券籌集的款項,大部分用於為有需要學生提供午餐津貼。許佐田獲得午餐津貼5年,到中六沒有申請。拔萃男書院每月學費30多元,拔萃男書院飯堂的午餐每份2元。學生獲得午餐津貼,最初無需付午餐費,到許佐田讀中三以後,則需付5毫。當時飯堂對貧苦學生很好,提供午餐包括湯和餸,白飯任學生加添。許佐田估計拔萃男書院全校有八至九成學生在飯堂吃午飯,寄宿生很多時候回宿舍吃飯。許佐田認為拔萃男書院的午膳安排有良好的傳統,校長與學生在飯堂一起吃午飯,校長與模範生同桌。再次提及編班制度。

拔萃男書院按成績編班。拔萃男書院學生升上中二開始,每年升級根據考試成績編班,成績最好一半人編入A、B班,成績次級編入C及D班。拔萃小學升上來的學生升班通常能夠編入A、B班,但也有機會編入C、D班。

對拔萃男書院寄宿生的印象。許佐田估計拔萃男書院有四分一學生寄宿。寄宿生地位明顯較高,他們留在學校時間較長,熟悉學校環境,與老師甚至校工很熟稔,在很多方面有特權,消息來源較多,知道很多學校細微的事情。寄宿生編班純以成績為準則,會獲編配到不同班,但編入A、B班的機會較高。寄宿生大部分是外國人,他們是持外國護照的華人和西人。許佐田有與寄宿生相處溝通,對兩個寄宿生同班同學印象深刻。一個是許佐田讀中五時認識的泰國人,父母都住在泰國,要他接觸中國文化。另一個是不喜歡做寄宿生的韓國華僑,父母怕他忘記中國文化而讓他成為寄宿生。這位韓國華僑同學讀至中五,與2至3個同學,在位於窩打老道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賓館租住房間,沒有參加會考便回韓國。兩個寄宿生的父母是希望孩子在香港學習中國文化才將孩子送來香港讀書。

拔萃男書院學生海外升學情況。拔萃男書院學生預備海外升學相當常見。許佐田讀中二開始,每年學期尾(復活節後)均有很多同學預備離開香港。

拔萃男書院的科目。拔萃男書院科目包括中文、數學、聖經、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美術、體育、音樂等,沒有公民、倫理、衞生等。許佐田提到當中幾科包含的教學內容。中文科包含作文,但沒有習字、默書、四書五經、古文等傳統教學內容。數學科包含代數、幾何等。歷史科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只能二選一。生物科初沒有分動植物,再深入修讀才細分。手工與美術混為一科。拔萃男書院設立操行等級。

拔萃男書院學業成績排名方法和許佐田的成績。拔萃男書院的成績按各科全級排名,沒有各班名次。許佐田讀中一時,一班41人,四班160人,許佐田的科目名次排百多名,父母看見成績表也嚇了一跳。




標題 記憶校園:拔萃男書院的入學經過、編班、教學言語、活動、午膳、寄宿生
日期 04/06/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23分1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05
記憶校園:拔萃男書院的校長、體育發展、宗教教育、模範生與壞學生
對拔萃男書院校長的印象。許佐田在拔萃男書院讀中一至中六期間,校長是同一人。許佐田對校長印象深刻。校長是英籍印度裔人士,叫Lowcock,對學生友善,不嚴厲。許佐田最記得校長天冷喜穿棉衲,教訓學生穿棉衲要穿得正宗。校長熱愛體育運動,推動學校的田徑發展,親自引薦其他學校的田徑精英入讀拔萃男書院,不計較學業成績。許佐田記得大約有8至10名運動好手獲校長引薦入校。例如周振能是當時香港百米紀錄保持者,學業成績一般,大約在中三四時插班。又如William Hill比許佐田早一至兩屆,曾是香港百米紀錄保持者,在1964年奧運火炬傳遞經過香港時擔任火炬手。拔萃男書院連續數年有老師或學生是香港百米紀錄保持者。學校安排校長住在建於校內操場一個角落的房屋(校內稱為「小白宮」),並安排管家和工人打理。校長每週2至3晚邀請寄宿生、校長愛將等到「小白宮」共晉晚餐。許佐田聽說主要是商量學校發展田徑的計劃,氣氛不嚴肅。[編註:查拔萃男書院的網頁,校長為Mr. S. J. Lowcock,任期由1961年至1983年。]

牧師住在拔萃男書院校園內。除了校長,學校另一位重要人物是牧師,一家幾口住在小白宮對面。老師大多數不住在校內。

拔萃男書院發展體育的傳統。拔萃男書院吸納精英運動員,希望在聯校比賽中取得成績,許佐田認為這有助增加名氣,也可能是學校傳統,展示學校並非只重學業。

拔萃男書院的讀書壓力不大。許佐田在拔萃男書院讀書,應付英語教學需用很多時間,但功課壓力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少,拔萃男書院不是只重學業。許佐田同屋另有3個同齡鄰居在其他學校讀書,他們分別讀金文泰中學、九龍工業學校和新法書院,功課比許佐田繁重。

拔萃男書院校長對學生的態度。拔萃男書院校長對學生和善,沒有體罰學生。

拔萃男書院的聖經教育。許佐田認為拔萃男書院不着重中國道德教育,不着意講品德操行,沒有家訪,重視聖經教育。每天早會,牧師講聖經道理,然後由模範生讀一篇經文,學生唱聖詩。校長講重點話題後散會上課。

拔萃男書院的模範生制度。拔萃男書院以成績和操行挑選模範生,由老師提名,校長委派。學生都認同所選模範生實至名歸,對模範生有隔膜,但不排擠。模範生的角色相當於糾察,平時要巡視學校,管理秩序。午飯時,每張飯桌有一位模範生負責看管同學。模範生遇到學生犯規,勸諭無效,有權處罰學生,不論班級高低。模範生在專用房間記錄犯規學生的名字和處罰方法,多數是罰抄校規,犯規學生要把罰抄交回專用房間。許佐田曾罰抄,但忘記原因。一些經常罰抄校規的學生練成抄寫本領。

拔萃男書院學生所犯校規。拔萃男書院學生犯的校規一般是追逐、打架等,高年班較多逃課(或稱走堂)偷離學校。學生多在體育、音樂、美術等閒科老師不點名的情況下逃課。學校近山邊,以前沒有鐵絲網作圍欄,學生容易走到火車路軌(即現在旺角火車站)偷離學校。許佐田試過逃課偷離學校。




標題 記憶校園:拔萃男書院的校長、體育發展、宗教教育、模範生與壞學生
日期 04/06/2010
主題 工業|教育
記錄總長 13分5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06
記憶校園:拔萃男書院的教學法、老師、同學、課餘活動
拔萃男書院英文科的活動教學。拔萃男書院英文科老師每半年帶學生去戲院,看當時上畫最熱門的英語電影,看過的電影包括《賓墟》、《亂世佳人》、《畢業生》、《窈窕淑女》等。學生自由報名參加,不參加的留在課室自修。一般在全日最後兩堂或一堂看,學生看完電影可回家,翌日上課以欣賞角度討論,輕鬆沒有壓力。老師通常帶學生去旺角豪華戲院看電影,以正價的四分一或五分一價錢購買戲票,坐樓上超等座位。

參加拔萃男書院地理學會活動的有趣經歷zxad 許佐田自中二開始參加地理學會,有機會出外考察全港九地貌地形,去過很多地方。最記得讀中五時到青衣考察的經歷。當時青衣沒有橋,地理學會會員要由荃灣乘船到青衣。活動主題是在青衣山頭畫對面荃灣的海岸線景貌,包括南海紗廠鋸齒形的廠房。許佐田對這次活動印象深刻,因為他翌年便到南海紗廠工作。

地理學會有研究山石河流,許佐田對負責地理學會的地理科主任黎老師印象深刻。黎老師專門研究香港漁業,教授學生很多香港漁業的知識,有幾本香港漁業的著書,例如介紹拖網、大眼雞來歷。黎老師後來做過拔萃男書院的校長。[編註:查拔萃男書院網頁,黎老師的英文名稱是Mr. J. Lai,任期為1983年至2000年。]

印象深刻的拔萃男書院老師及另類教學法。許佐田讀中一至中五由同一位老師教中國文學及中國歷史。老師名叫康同家,是康有為親侄。康老師教中國歷史的特色,連續數年用上課八至九成時間講戊戌政變及戊戌維新,由康有為讀書講到政變失敗後周遊列國。其餘課堂時間讓學生自修,但學生的中學會考成績比其他學校學生好。許佐田歷史科會考成績取C。

康老師教中國文學的特色,習慣教古文朗誦一次,朗讀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總流眼淚。許佐田認為這是康老師配合文章情感的教學特色。許佐田記得讀中六時一位教化學的英籍老師以最熱門的理科話題講課,引起學生的興趣。當年中國正值文革,先後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和氫氣彈。中六課程上至4月份,化學老師用九成半上課時間講兩種彈的製造過程,讓學生明白兩種彈的分別。班內絕大部分學生(包括許佐田)對這課題都有興趣。與許佐田同班的同學大都對理科有興趣,由中五升上中六時都選了理科。許佐田認為兩位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主,旁及其他範疇,令學生自動閱讀書本,是另類教學法。

拔萃男書院的分科制度。拔萃男書院在中一已分文、理科班,按學生入學時的升中試成績分。許佐田數學成績較好,編入D班,讀中二、中三都是D班,D班側重理科。編入文科的讀C班,側重文學,比理科班多一科世界歷史,少一兩科理科如生物。中四以後,文科科目包括中國歷史、英國文學、經濟等。文科班也讀理科科目,包括數學,有些學生會不讀生物、化學和物理。文理科均包括地理科。理科班也讀歷史,但只能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二擇其一。拔萃男書院不設商科。

對拔萃男書院家境富裕同學的印象。許佐田讀中一至中五最深刻的事情是,有一次放學,一位同學邀請許佐田與另一位同學一起步行到訪他九龍塘的家。由太子道行經窩打老道到九龍塘,那位同學沿途告知以前讀拔萃小學。那位同學的家有「媽姐」(穿白衫黑褲),還有工人和花王,環境與許佐田家截然不同。許佐田從拔萃男書院同學平日相處,分開玩樂,可以感受到階層不同。父親同鄉工廠老闆(許佐田提到當時這老位老闆的造帽工廠已結束)的兒子與許佐田同校同級,叫許佐一(許提到從名字知道許佐一是同鄉,名字中的「佐」字根據輩分排),讀A班,家住半山,乘私家車上學,明顯與許佐田階層不同。彼此互相認識,但主動打招呼少。

與同屋朋友的餘暇活動。放學後,許佐田少與同學玩,通常與同屋同齡朋友玩,因要做家務,空餘時間與同屋朋友玩較方便。許佐田自小四開始,放學回家做家務,包括洗衫、買餸、煮飯。家住舊式唐樓的騎樓房,許佐田要到天井取水回家煮飯。父母回來吃飯後,妹妹洗碗,約晚上7時後,許佐田便與同屋朋友到宋王臺旁的球場打籃球。星期日及不用上學的日子,活動很多,有時一日打三場籃球,如果打兩場,中午去九龍仔泳池游水。

拔萃男書院與伊利沙伯中學教學方法的不同。許佐田認為自己如果讀伊利沙伯中學,前途明顯不同。伊利沙伯中學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讀書態度跟拔萃男書院不同。當時讀官立學校的學生一般較着重會考,操練較多,讀拔萃男書院的學生不太重視會考成績,很多同學到外國留學。許佐田會考成績普通,不及其他讀官立學校的同屋朋友成績好。




標題 記憶校園:拔萃男書院的教學法、老師、同學、課餘活動
日期 04/06/2010
主題 工業|教育
記錄總長 20分2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07
中六升學就業的考慮
會考後的出路選擇。許佐田以會考成績可在原校讀中六,但不足以考入香港大學或香港中文大學。其他同學的成績可以,許佐田所知一個同學讀香港中文大學,一個讀師範學院。許佐田當時家庭環境不許可,出路選擇不多。許佐田認為自己若重考一年會考,有機會升讀兩所大學,但家人希望許佐田盡快工作賺錢。另一選擇是讀浸會學院傳理系。許佐田中六班主任轉職浸會學院傳理系,向拔萃男書院中六學生招生。許佐田考慮學費太貴,每月百多元(許佐田讀中六只需30多元),且要顧及家庭需要,故放棄。

簡介南海紗廠見習工程師的工作。許佐田從報章知道南海紗廠招請實習生,招聘廣告提到先讀書2年,接着有3年實習,期滿後升任見習工程師。許佐田考入南海紗廠後,才知道工作內容。職位名義上逐級晉升,由見習工程師、副工程師到工程師等,當時行內術語廠房工程師叫領班,負責帶領工人生產,或帶領一班機械維修員維修機器。頭兩年的訓練內容,第一年上課,第二年工場實習。紗廠人手短缺,許佐田在第二年工場實習時已協助工廠生產。[編註:許佐田後來補充,實習生為期兩年,第一年上課,第二年工場實習。實習生畢業後,晉升為見習工程師。]

拔萃男書院畢業生的工作選擇。若以當時拔萃男書院成績找工作,出路選擇不俗。最多人選擇銀行或中環寫字樓的白領工作。較少人選擇公務員,因工資不吸引。當時南海紗廠職員與公務員的工資差距大。許佐田做南海紗廠實習生時,一開始月薪350元,數月後,加至400元。會考畢業生若投考公務員,最多人考二級文員,月薪200元。警察月薪100多元,亦可投考警察幫辦,但當時警察收黑錢,名聲差,許佐田沒有考慮投考警察。

選擇南海紗廠工作的原因。許佐田選擇在南海紗廠工作與六七暴動及左派思想有關。六七暴動時,許佐田讀中四,曾去新蒲崗聲援罷工工人,見過警察放催淚彈。許佐田受一位同屋朋友帶動,參加左派工會的政治宣傳活動。那位朋友在香島中學畢業,他的家從事西藥行業,全家與工會聯繫密切。那位朋友曾帶許佐田及其他同屋朋友去馬頭圍道的工人俱樂部聽政治宣傳。工人俱樂部後來遭警察搜查,許佐田受父母和大哥壓力,沒有再參加左派工會活動。許佐田喜歡閱讀左派書籍,對左派思想有興趣。許佐田為體驗工人階級的工作情況,選擇南海紗廠的工作。




標題 中六升學就業的考慮
日期 04/06/2010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9分4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08
右派工會及香港紡織業發展(一)
右派工會勢力及雙十慶祝活動。南海紗廠是紡織染工會的主力根據點。當時荃灣的工廠都是右派勢力所在。許佐田聽老工友說,雙十暴動期間,右派工人佔據荃灣,打死很多左派工人。許佐田入南海紗廠工作時,右派工會全面佔據紗廠。許佐田在南海紗廠工作9年,沒有加入工會。這9年的雙十慶祝活動,許佐田多數參加。雙十慶祝活動由工會舉辦,南海紗廠以低廉收費讓工友聯歡聚餐,鼓勵工友參加。慶祝活動通常在彌敦道瓊華酒樓舉行,筵開百席,掛蔣介石、蔣經國的牌樓,邀請歌星(包括張圓圓,即張德蘭)唱歌,講三民主義,富右派工會特色。[編註:雙十暴動在1956年10月10日至12日於九龍及荃灣發生]

親歷香港工業興衰過程。許佐田在南海紗廠工作9年,經歷香港工業起飛與衰落。1970年代初,許佐田在車間直接管理工人。當時管理層有權威,工友珍惜工作,紗廠招聘工人容易。1972年後,工廠增加,如電子廠、製衣廠等,工人職業選擇多,而紗廠工作較辛苦,工作環境差,以許佐田在南海紗廠的布廠工作為例,廠內棉紗飛揚,機器噪音引致失聰等問題,工人流失嚴重。許佐田當時每天工作最大挑戰是找足夠工人開工,維持機器24小時運作,避免生產工序停頓,有時需要親自頂上,操作機器。




標題 右派工會及香港紡織業發展(一)
日期 04/06/2010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4分5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09
南海紗廠實習生培訓
南海紗廠宿舍環境。許佐田在1969年加入南海紗廠,第一年在職員宿舍上課。紗廠規定實習生住宿舍,每週回家1次。上課一班20人,全男生。宿舍地面有小型飯堂、課室、康樂室等,上層為宿舍。職員宿舍只有男生,6人一房。一間大房有6張床、6個衣櫃和6張書桌。另有工人宿舍,分男女。

南海紗廠實習生學歷背景。南海紗廠實習生大多數年紀相若,相差2至3年,中學畢業。南海紗廠是當時香港規模最大的工廠,建有南海英文中學。該校收工讀生,設中一至中五,免學費,要求工讀生上學半天後在工廠工作4小時,提供免費住宿。與許佐田同屆的實習生中有3位同學讀南海英文中學,有從中一開始讀,有在中四、中五插班讀,最少已在紗廠工作2至3年。3位實習生同學符合中學畢業、會考5科合格等條件,考入紗廠。20多年後,許佐田在沙田重遇一位實習生同學,才得知這位同學曾入讀南海英文中學,當年想讀書,但家境貧困,南海英文中學提供半工讀和免費住宿。

實習生培訓課程的導師和時間安排。許佐田之前數屆實習生,最初由紅磡香港理工學院培訓,招生同樣要求5科合格。許佐田那一屆因資源問題,改為紗廠自行培訓,由高級職員當導師。上課時間長,朝9晚6。安排緊迫,朝早7時起床,8時在操場集合做早操,由舍監(即人事部主任)帶領,早餐約30至45分鐘,9時上課。上下午各3節課。

實習生培訓課程的內容及生產工序簡介。實習生培訓課程圍繞紡織生產知識和人事管理知識。人事管理知識由廠長教導。許佐田初入南海紗廠時的廠長是上海人,後來犯錯離職,由人事管理出身的張音曼接任。[編註: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創辦會員之一,留學日本專修管理。]

簡介生產工序。紡織是勞工密集行業,由棉花到布,經過10多個工序。香港大部分紗廠工序分散,南海紗廠是唯一一間一條龍生產,規模最大,擁有2,000多工人,實行三班制。

實習生工作分派。南海紗廠的系統分兩大部分。一為保存部,負責機器保存、維修。另一為運轉部,屬於生產方面,管理生產工人。20名實習生,大部分分派到運轉部,四分一獲挑選到保存部,通常要接觸機器5至6年才上手,機械知識靠自修和實戰獲得。

實習生培訓課程的課本。香港理工學院提供的培訓課程,課本採用英文。許佐田上實習生培訓課程,課本全中文。中文課本多出自台灣教科書或參考書,更大部分是導師自備。廠方設計課程以實用為主,只要求實習生學習機械的基本知識,有時課本未必完全適用。

南海紗廠在香港紡織的水平及對做布的要求。當時香港紡織的水平在世界排頭位。南海紗廠在香港紡織的水平佔領導地位。美國軍方長期向南海紗廠下訂單,專做美軍制服,是南海紗廠布廠最大的訂單來源。南海紗廠做布要求嚴格,符合美軍制服標準,設有驗布間由女工檢驗每一幅布可容忍的瑕疵點數,超越點數即剪去,另有品質部負責拉力測試。

南海紗廠鼓勵職員學習管理學。南海紗廠曾鼓勵實習生同學應考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的專業試。許佐田一位實習生同學考取專業試資格,等同獲政府承認大學畢業,其後考入懲教署。現在的人力資源管理,當時叫現代管理學理論。

在南海紗廠的實習歷程。第二年實習,20名實習生平均分兩批往南海紗廠運轉部的紡部和織部。許佐田分派往織部,需在織部不同部門,包括漿紗、穿綜、經紗、紓子、織布等,還有保存部實習,管理工人,每個部門1至2個月。實習期原計劃為期1年,但工人流失嚴重,許佐田實習半年後便要負責領班工作。




標題 南海紗廠實習生培訓
日期 04/06/2010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7分4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10
南海紗廠的工序、廠房、織部編制。工人和領班工資及升遷
南海紗廠織部編制及紗廠工作的挑戰。南海紗廠織部編制,早班上午7時至下午3時,中班下午3時至晚上11時,夜班晚上11時至翌日上午7時。許佐田帶中班和夜班各半個月。一班的工人應為50多人,許佐田帶的班只有50人,經常缺少數名工人。當時領班的工作主要找足夠的工人開工,許佐田最初1至2年可透過人事部向外招聘足夠的工人,但後來招聘困難,便要親自找工人開工,面對很大挑戰。最嚴重時期在1973年至1974年,許佐田常於荃灣各處包括三棟屋、大坡坊、二坡坊、大窩口等,找舊工友開工或請他們介紹工人,有時要到元朗、屯門找工人。另一方法是到宿舍,找已下班正在休息的工友加班,維持機器運作。當時沒有想過工人過度加班容易引致危險。紗廠提供廠車接送,行走九龍、新界10多條路線接載工友上下班。

機器停止運作的損失。紡織機器停止運作,再開動容易生產次貨,損失大。機器斷斷續續運作比停機8小時好。

南海紗廠部門工序和分工。南海紗廠自設碼頭,位於荃灣9咪至9咪半。一綑綑棉花自碼頭直接送往紗廠的開棉間用開棉機打碎。鬆散的棉花轉往條子間拉成粗棉條。至紡紗間,拉成幼身綿條。往細紗間變成1條線,2條或以上的紗再紡成線。紡部出品紗和線。織部主要有兩個工序。經紗方面,經紗間把線織成布軸。經軸要經過漿紗的程序,布才耐用。緯線方面,紓子間把紗做成5至6吋長的紓子,放在梭裏面,與經紗配合織成布。布有很多種圖案和構成方法,由簡單到複雜。例如美軍制服用的卡其布,即斜紋布,織法複雜令布質耐磨。織成的布送驗布間檢查,並確保每匹布的長度標準符合買家要求。最後打包,直接由碼頭或經貨櫃車出口。

南海紗廠廠房分類。每個部門各有廠房。南海紗廠的紡部分3個,包括大車間(機器最多)、二紡和四紡。每個紡部各個工序各有一個廠房,包括開棉間、棉條間等。整體紡部至少有10個廠房。布廠分一織、二織和三織,主要是管理上的分別,一織的織布機器大部分是美國機,二織的機器有美國機和瑞士機,三織的機器全日本機。許佐田負責的三織設有200多台織布機,擁有獨立漿紗間和紓子間。

不同機種織不同布。在南海紗廠織部,不同國家的機器織不同布。日本機通常織磅數輕、布面薄的布。美國機機身重,織磅數重的布,如牛仔褲的布料。瑞士機織中型布,如混紡布。

南海紗廠廠房設計。南海紗廠的紡部10個廠房相連,呈鋸齒形。廠房內分多個房間,一條通道貫穿。不同房間各有工序,按工序順序排列。三織廠房為獨立廠房。

南海紗廠三織工序和製成品。南海紗廠的三織設經紗間、緯線間等,工序欠經紗和穿綜。三織把紗或線織成布,製造胚布,圖案簡單,沒有染色。染色分先染後織和織後再染兩種。南海紗廠沒有染廠,沒有染色工序。

南海紗廠織部三織編制。許佐田在南海紗廠獲的三織當領班。三織每班編制應是55人。早班的保存部負責全面維修,人手較多,中班和夜班的保存部做基本維修,人手較少。三織每班工人有50至55人,分別負責各個工序運作,包括技術管理人員,均由見習工程師帶領。三織佔兩層樓,一層有60多部織布機,連漿紗間、紓子間和數部穿綜機。另一層有百多部織布機。每層有一個幫接(上海引入的用語)協助見習工程師管理工人,令織布機運作暢順。例如有紓子把布夾壞,幫接要把每條線重新接駁,讓織布機繼續操作。

南海紗廠織部工人和幫接的工資計算方法及書記的工作。南海紗廠織部的工資通常斷件計,每部織布機有一個鏢,織布機每轉動一次,便顯示於鏢上數字,南海紗廠根據鏢的讀數計算工人工資。幫接的工資則是按工人的工資,再加20%至30%計算。紗廠曾在編制上變化,例如加設副幫接,按職位調節工資計算方法。南海紗廠織部每班有一個書記負責文職和抄鏢,協助見習工程師。

南海紗廠織部幫接的資歷和工作及全廠男女工人的比例。南海紗廠織部幫接由資深織布工人擔任,需要技術達標,早期更要通過考試。幫接的技術要求高,例如在織布機器上駁線,要做到不見駁口。幫接負責教導新工人和年資淺的領班(即見習工程師)。南海紗廠設有訓練間,讓新工人接受一個月基本訓練才正式工作,新工人織布技巧未達標準,需要幫接教導。紗廠的大車間有一個總幫接,資歷更深。紗廠男女工都穿圍裙,男工圍裙半身,女工圍裙全身。職級以圍裙顏色分別,總幫接紅色(工人叫紅邊),幫接藍色,普通工人白色。幫接男女均有,多數是女工。紡部男工比女工多,織部女工比男工多。織部工人早班女工佔大多數,中班和夜班男工稍多。

南海紗廠織部工人升遷、技術要求和流失情況。南海紗廠織部工人做得好可升任幫接或總幫接,早期須通過考試,後來沒有考核制度,技術獲得肯定就可以升任。紗廠再後期人手短缺,對幫接的技術要求愈來愈低,最重要有工人填補幫接的空缺。1970年代曾有數年工人流失嚴重,許佐田離職前兩三年流失情況好轉。許佐田認為當時很多工廠遷離香港,工廠老闆和工人都無心在香港發展紡織業。

管理三織的挑戰及做領班的待遇。許佐田初期當領班(即見習工程師)管理三織(即車間),具權威,而當時工人不講究權益,許佐田的壓力不大。兩至三年後,人手短缺,帶來挑戰。領班權威減少,必須發揮領導才能管理工場。老闆要求生產第一,領班須四出尋找足夠工人上班維持生產,符合指標。工廠每天公布三班的生產和停機數字,造成競爭壓力。許佐田曾因缺少3個工人操作機器,要一天兼3至4職。許佐田當領班(即見習工程師),待遇比文職好,有雙糧,領取花紅最多是在石油危機時期,曾分得20個月糧,最少的時期也分得2至3個月糧。

吸引工友上班的方法及南海紗廠工資福利水平。南海紗廠領班吸引工友上班的方法很多,例如請飲茶食飯、打麻雀等,誘使工人上班。對男工,多採用借糧方法。當時外圍狗馬流行,不少男工欠賭債。工人若借數百元,領班有能力自掏腰包借錢給工人;工人若借上千元,領班會向高一級的科長取款借給工人。科長有權向紗廠取一筆款項應付借糧的需求。借款多少,按工人的可信程度和技術水準而定。行內講信譽,工人一般守信還錢,或會分期還錢,很少不還。許佐田未遇過工人借錢不還。對女工,純講人情。一般是到女工宿舍,請女舍監找女工加班。女工通常加半班,即4個小時。南海紗廠工資在行內處於中間水平,但有制度,糧準,信譽好,給予工人較大信心。紗廠福利較佳,設有飯堂,提供廠車接送,活動多。許佐田認為其他小型工廠工資可能較高,吸引拚搏的工人。

南海紗廠見習工程師升遷制度和行內叫法。南海紗廠實習生課程為期兩年,第一年上課,第二年工場實習。實習生畢業後獲聘任,首兩年職位是見習工程師,然後依次升為練習工程師、副工程師。在南海紗廠工作滿5年,可升做工程師。行內俗稱,由見習工程師至工程師等,統稱領班。工程師晉升一級為科長,然後是三班科長。再上面就是紡部的副總工程師或織部的總工程師,都是高級職員。許佐田離職時是工程師。南海紗廠工程師按制度取得花紅,見習工程師和練習工程師未算是正式職員,只分得正式職員花紅的一半,第四年成為正式職員時可獲分整份花紅。




標題 南海紗廠的工序、廠房、織部編制。工人和領班工資及升遷
日期 04/06/2010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34分1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11
右派工會及香港紡織業發展(二)
南海紗廠與右派工會的關係。六七暴動之後至許佐田離職期間,南海紗廠都屬於右派勢力所在。右派工會與廠方傳統上保持友好關係,右派工會沒有提出加薪或發動工潮,廠方不直接參與工會的事,許佐田也沒有參加過工會活動。1975年至1976年,隨着紡織業的搬廠潮,南海紗廠結束廠房運作,辭退第一批職員,工會沒有角色。工廠招聘工人沒有透過工會,工會舉行活動主要是聯誼或宣傳政治。

經歷香港紡織業興衰和南海紗廠收縮業務的過程。許佐田初入職,南海紗廠發展較佳,管理層地位較高,許佐田當時認為紡織業前景好,可長遠發展,沒想過紡織業會沒落。石油危機後,紡織業特別興盛。南海紗廠最高峰時期,工人2,000多名。至1970年代,南海紗廠地皮升值,老闆計劃賣地,逐步收縮廠房。最早在1976年結束三織廠房,機器及部分管理層派往印尼開廠。許佐田沒有隨隊往印尼,調任大車間任替工至1978年離職。這時期,大車間包括一廠和二廠,有一織、二織10多個職員,分經紗部、紓子間、漿紗間、穿綜、驗布等7個部門。1980年,大車間廠房拆卸,改建成現在的麗城花園,機器搬往屯門繼續生產,規模只及全盛時期的三分一至四分一。屯門廠房亦於數年前結束。許佐田從舊員工處知悉,南海紗廠廠房曾遷往印尼、東非、菲律賓等地,最後搬到內地。

南海紗廠收縮廠房和遣散職員。南海紗廠收縮廠房,只遣散職員,自然流失生產工人。職員遣散賠償超過勞工法例。許佐田據知第一批遣散的職員,每人補償多按年資計算,每年賠2個月薪,最多可有20個月薪。每次遣散條件不同。工人的工資按負責的機器數量計算,機器減少,工資相應減少,工人便自然流失。




標題 右派工會及香港紡織業發展(二)
日期 04/06/2010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4分5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12
轉職及工作、學業與人生回顧
總結工作歷程和階層變化。許佐田認為自己的工作歷程是香港經濟發展的縮影。許佐田本來立志從事工業生產,後來半被迫轉做服務性質的工作,反映香港經濟經歷工業起飛至沒落,發展到側重服務業。許佐田身邊很多人跟他一樣。許佐田慶幸自己及早轉行,很多舊同事留守工業,到50歲才轉型,選擇不多。許佐田也慶幸自己由草根進身中產,有穩定工作,做業主。

對香港教育制度的感想。許佐田認為,香港教育制度太側重考試,是最大遺憾。學生要在考試成績上超過其他人才有前途,大多數學生難走出讀書考試的困局。許佐田曾承受考試成績的壓力,認為自己若當年會考成績好,直入大學,前途會不一樣。

拔萃男書院中六分班情況及許佐田的中六出路。許佐田憑中五會考成績升讀原校中六,但不足以報考大學入學試。拔萃男書院的中六共3班,其中2班讀2年,許佐田讀的中六班只讀1年。學生有3個出路選擇,預備升讀外國大學和本地大專,以及重考會考。許佐田讀中六時有重考會考。

對不同教育方法的體會。許佐田認為,老師採用鼓勵方式教導,對學生啟發多。許佐田讀中小學時曾遇上這樣的老師,例如他小學五年級的老師。相反,老師採用批判方式教導,對學生有負面影響。例如許佐田中一的英文科老師採用批判方式,令許佐田害怕英文。香港教育制度不能像工廠生產流水作業,不應把學生當作製成品。




標題 轉職及工作、學業與人生回顧
日期 04/06/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10分1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HCT-LIFE-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