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Pre-war IndustryIndustry TopicsChinese Manufactures
特藏戰前工業工業主題華資工業
華資工業

香港早期工業特色在由外資企業主導以機器生產的大型工業,華人則集中於採用傳統技術的行業,例如製造糖薑、涼果、豬油、紙品、籐器傢俬、牛皮、硃砂等。二十世紀初期,華人開始興辦現代輕工業。這些華資輕工業資本少,規模細,採用半機械操作,廠房大多設於人口稠密的唐樓,與民居混雜。隨後興辦的華資工廠有些會採用現代的科技和管理技術,在自建廠房作業,規模較大的有織造、膠鞋、漆油、糖果餅乾、雪糕汽水、化粧品、電筒電池、製藥及印刷包裝製罐等工業。

香港華資工業的特點可分從資本狀況、組織形式、原料來源及產品輸出等幾方面看。論資本狀況,華資工業可分為國內華商、本港華商和海外華僑投資,國內華商主要是粵商,外省廠商有滬商、閔商等。從組織形式而言,以家族企業為主導形式,另有以合資或股份形式組成,還有以聯號企業為組織方式,當中有些是香港公司到內地設廠,有些則是粵商、滬商、閔商等來港開辦分廠,聯號類型佔最多的是港粵聯號,遍佈各行業,其次為港滬聯號如益豐搪瓷廠,更有港粵滬多邊聯號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港閔聯號如淘化大同公司。原料絕大部份從中國內地或外地輸入,工業製品則流通至中國各地、南洋、泰國、菲律賓、歐美、澳洲等地。

香港戰前工業深受中國和歐洲的政治局勢影響。1910年代,因受中國戰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部份倚賴中國市場和西歐市場的工業受到嚴重打擊,生產量大跌,不少工廠結業。辛亥革命後至1920年代,中國各地軍閥混戰,國內華商轉到香港投資設廠,令工廠數目增加,同時促進香港輕工業由手工業操作轉向機械生產。戰事稍減時,國內華商陸續返回內地,香港工業即有所收縮。1930年代後期,因日本展開侵華戰爭,大量國內廠商在1938至1941年間再次移資香港,進一步推動香港工業發展。

香港華資工業發展與中國民族愛國運動緊密相連,不少香港工業家呼應「實業救國」的口號。例如工業製品的廣告上不乏「振興土貨主義」、「請用土貨以救國亡」、「本廠純粹華資華工」等語句。又如馮強樹膠廠以「愛國鞋」命名,以收宣傳之效。戰前中華廠商聯合會曾採用「愛祖國用國貨」的口號舉辦工展會,只接受華資工廠的產品展銷,並命名為「國貨展覽會」。部份香港工業於抗戰期間生產軍用物品,如香港膠鞋商生產膠製軍用鞋、香港五金廠生產軍用水壺、鋼盔、防毒面具、手電筒等。

1930年代入口國的關稅政策對香港華資工業產生多重影響。1930年代初,中國重徵入口貨關稅,倚賴中國市場的工業如織造業受到嚴重打擊,大量工廠結業,有些香港公司為減輕入口成本到內地設分廠,有些則轉向輸出外國市場。另一方面,部份工業受惠於英聯邦特惠稅,得以蓬勃發展,包括膠鞋業、電筒電池、優質棉織品等。這些工業採用英屬地區入口的原料,如馬六甲的橡膠、印度的棉花和英國的銅料等,憑特惠稅的優勢,以較低價格把產品大量輸往英國及帝國屬地的市場。

1941年香港淪陷前夕,戰前的華資工業可算達至高峰。據香港《大公報》1940年10月21日報道,中國各地工廠因日本侵華戰事,遷徙香港繼續經營,包括已註冊及未註冊的,共432家。1940年藍書報告指全港共有1143家工廠註冊,相比1932年工廠條例實施時,香港只有520家工廠註冊,8年來增加超過一倍。據1940年出版的《港澳商業分類行》名錄,全港註冊及未註冊的工廠合計有7,500家,顯示香港戰前工業於1940年代初已蓬勃發展。

1941至45年日本佔領香港期間,洋人企業全部停頓,洋人被囚於戰俘營內,大部份華資工廠亦停止營業。日軍政府為了維持軍方及日常統治的需要,容許一些工廠啟業或復業,生產軍需用品或日常用品。這些工廠約佔戰前工廠總數3%。1942至1943年間啟業的3家工廠都是生產橡膠製品,如南華橡膠製品廠;局部生產的工廠有製漆、織造、製帽、牙刷、槓箱皮具、化妝品、糖果、罐頭醬油等;另有極少數工廠全面生產,如香島製漆廠、港粵金山織造廠、鄧忍記機製牙刷廠、聯合橡膠製品廠、香港麥酒酒精工場等。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