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期電影遊蹤
最近瀏覽

侯曜

侯曜(1903-1942)是中國第一代的劇作家、電影導演,也是第一批南來香港發展的電影人。從二十年代在上海參與多部默片的編導工作,過渡到整整一個三十年代拍了接近廿部粵語片。取材廣泛,不限古今;題材多元,從男女情愛到社會問題、國情局勢。四十年代初應邀到星洲發展,拍了多部馬來語電影。可以說,侯曜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電影藝術家,他的導演技巧嫺熟,劇本言之有物,電影美學亦具個人風格,雖然他一生只有短短四十年,但他留給中國及香港電影的,卻跨越了時代之限。


新舞台─從戲劇到電影

祖籍廣東番禺的侯曜,二十年代初在上海戲劇界已薄有名氣,與太太濮舜卿被認為是「學校劇」的代表人物。他在1921年入讀南京東南大學,是校內的活躍份子。翌年侯氏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創建「社會主義青年團南京地方委員會」,其中一項任務是號召愛演戲的青年入團,務求通過戲劇來教育平民,由侯氏負責主理。他後來的妻子濮舜卿就是在東南劇社結識。侯曜一邊唸書,一邊辦劇社,一邊創作劇本,這段時間他創作了六個劇本,這些劇本均多次在校內以至全國各地的劇社上演,而且更結集成書出版。

1924年侯曜大學畢業後,即被上海長城畫片公司邀請擔任編劇主任,同年又與濮舜卿結婚。這是侯曜創作力充沛的一個時期,他兩年間寫了五個劇本,包括《棄婦》、《愛神的玩偶》、《偽君子》、《一串珍珠》等,其中《偽君子》由他包辦導演一職。這幾個劇本都以寫實劇方式揭示社會問題,侯曜以新一代知識份子的目光批評舊社會的種種。


新里程──進入民新

1926年是侯曜電影事業第一個里程碑,他與太太轉投黎民偉主理的上海民新影片公司,三年裏參與編劇或執導的電影有九部,其中六部同時身兼編導,包括《和平之神》(1926)、《西廂記》、《海角詩人》、《復活的玫瑰》、《月老離婚》(均為1927年)及《木蘭從軍》(1928),夫妻倆成了民新創作部的中堅人物。侯曜編寫的劇本多樣化,既有時裝也有古裝;既有寫實貼近時局的,也有浪漫詩意抒情的。關注的層面也由男女情愛、人性善惡,進一步拉闊至社會矛盾、國情時局。他將新世代的觀念套入傳統戲劇形式,再自行創新處理,其中現存的《西廂記》及《海角詩人》都十分前衞。

侯曜在上海民新公司發展一帆風順,拍罷《木蘭從軍》(1928)後毅然離開,選擇加入國民革命軍的部隊,負起軍事教育工作。這個決定改變了他往後的命運,他暫別電影,走入軍教的領域。1933年侯曜因政局變化而避走香港,拍了一部《呆佬拜壽》後,又再專注寫作和教育,其時他為報章寫了不少受讀者歡迎的長篇小說,包括後來他親自改編搬上銀幕的《太平洋上的風雲》(1938)同名小說。1937年侯曜復出拍攝粵語片,創下他電影事業第二個高峰期,三年間拍了十六部電影,產量甚豐。


命運隨時局變化

侯曜觸覺敏銳,經常在作品反映對社會及時局的關心。他的人生中除電影、戲劇以外,還有政治。他充滿愛國熱情又信奉國家主義,眼見中國東北的形勢險峻,受日本人威脅,他在1930年加入中國青年黨,一方面擔任軍事教育的工作,另一方面以「鐵筆」之名發表反日文章,又繼續編寫愛國抗日的舞台劇本及詩歌,並偷運軍火。


電影事業起起跌跌

1934年至1936年間,侯曜為多份報章撰寫連載小說,包括大受讀者歡迎的《太平洋上的風雲》、《沙漠之花》等,又繼續以「鐵筆」之名發表時評。他明白作品要接近群眾,加上巿場和時勢的考慮,他學會以適當的手法來包裝不同題材的作品,將愛國思想點滴地滲入,不直接宣之於口。那兩年,侯曜成為香港人氣急升的流行作家,獲各大報章爭相羅致寫稿。

侯曜有了多本流行小說的讀者群基礎後,於1936年底復出拍片,將《太平洋上的風雲》、《沙漠之花》、《珠江風月》、《理想未婚妻》、《血肉長城》等陸續搬上銀幕,大多電影由他親自執導及改編,其中六部是他與入室弟子、後來成了親密伴侶的尹海靈合導。侯曜復出的消息頗受媒體重視,拍片的花絮常刊於報章,而且電影票房不俗,可算是他電影事業上第二個高峰。

至1940年初,侯曜編導作品十四部,從國防電影到後來通俗的民間故事、風流喜劇,題材豐富,口味親近民眾。不過國民政府推行新政策要求電影界整風,對內容及意識加以箝制。侯曜被文化界、評論界多番抨擊,內心滿是委屈,促使他接受邵氏兄弟公司(新加坡)之邀與尹海靈共赴星洲發展。在星洲短短一年半時間,侯尹二人已完成了六部馬來語片,可惜侯氏命運多舛,1942年星洲淪陷,他不幸死於日軍刀下,畫上生命的句號。


圖片


  • 侯曜與黎民偉

  • 《一串珍珠》(1926)劇照

  • 《海角詩人》(1927)劇照

  • 《戰地情天》(1928)宣傳單張

影片


  • 劉嶔訪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