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Festival of Hong KongHistorical Background
特藏香港節歷史回顧
歷史回顧

香港政府於1969、1971及1973年舉辦過三屆香港節。在這三年的11月至12月期間,連續一星期、在香港九龍新界各區、尤其露天場地和主要交通要道,舉辦數百項文娛康樂活動,吸引各階層的市民參與、繫上色彩繽紛的裝飾佈置,到處營造歡樂氣氛。

香港節的前身是「香港週」。1967年,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合舉辦「香港週」,並獲得多個工商機構如瑞興公司、工商日報、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等企業贊助支持,於是年10月至11月期間舉行多項活動。主辦當局指舉辦「香港週」的目的,是向香港人推介香港製造的產品,以擴充本地市場。但觀乎「香港週」的活動,有關香港工業的內容只有寥寥數項,其餘絕大部份的活動均是文娛康樂性質,難怪當時有評論將「香港週」與1967年的暴動掛 ——在社會出現激烈抗爭之後,主辦者似乎要平伏傷痕,塑造歌舞昇平的景象。

「香港週」之後,香港政府有意繼續推行這類活動,於是決定在1969年再次舉辦「香港週」,後來易名為第一屆香港節,表示要建立一個香港人的節日,甚至曾考慮將12月6日香港節第一天,定為法定公眾假期。主辦當局解釋,香港節的目的是藉舉辦連續一周的活動,為全港市民、尤其是年青人,帶來「娛樂、享受、輕鬆」的氣氛,活動地點要盡量分佈廣泛,並以戶外最為合適,以容納大量觀眾入場觀賞。

根據官方文獻,香港節有更深層的目的:希望通過分享歡樂令香港人建立公民自豪感,甚至是身份認同。一面為市民提供娛樂,讓全城歡慶,另一面強調市民歸屬、建立身份——若放在1967暴動後這個社會背景下理解上述這兩層用意,香港節在香港社會歷史上確有其特殊的位置。

1969年第一屆香港節結束後,地區民政主任曾提交報告,表達了正反兩面的意見。就效果而言,民政主任認為香港節可以達到為市民提供娛樂這個目的,而且過程順利、治安和社會秩序井然,可算十分成功;但是否可通過娛樂活動提昇市民的公民自豪感,卻難以具體評價。1971年香港節之後,指導委員會更加確認香港節的成效,認為各主理機構熱心投入,活動獲得市民觀眾踴躍參與,能帶動全城歡樂的節日氣氛,同意香港節應持續推行,並應設立常設的香港節辦事處。可惜1971年的委員會報告未有再談及市民歸屬的問題。

政府原計劃在1975年舉辦規模更大的香港節,例如邀請國際體育賽事在香港舉行,利用香港節吸引遊客,卻因1973-74年間本港經濟環境轉壞,終告放棄。因此,香港節僅舉行至第三屆便成絕響。



  • 《慶祝香港節1969》 - 節目片段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