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特藏 全部項目 口述歷史
  • 香港針織業的北移和沒落、兩次內地設廠的失敗(一)
    1950年代至1990年代,香港紡織業一路上揚,1997年後開始沒落。政府加強勞工福利,例如限制女工的工時,規定女工不准在廠留夜,區坤祥的工廠24小時運作,全部聘用男工。他又認為政府對小廠家支援不足,中小型企業貸款額過低,還款期短,無濟於事。現時9成的本地製衣廠已北移內地,當地有充足勞工,成衣產量大量。染廠近年亦受制於排污環保條例,經營更見艱苦,大部份隨製衣廠北移。
    留守本地的染廠大多規模小,技術水平倒退至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山寨形式,漂染產品不合乎規格,加上價錢不低,經營甚為困難。區坤祥將大部份布料運往內地漂染,偶爾才在港作少量漂染。北移的製衣廠如要運港產布料上內地漂染,進出口限制和手續複雜,製衣廠要領取「關簿」(海關手冊的俗稱),上列布種和數量。領關簿的手續麻煩,怕麻煩的製衣廠乾脆請當地的針織廠和染廠合作,削減本港針織廠的生意。1997年本地針織業衰落,1999年區坤祥的工廠開始虧蝕,他估計現時本地運作的針織廠不足20間,較全盛時期減少95%。現時區坤祥的針織廠只接本地訂單。
    隨着本地的製衣廠和染廠北移,1990年代區坤祥先後兩次往內地開廠,均以失敗告終。1990年在行家介紹下,他與中山的企業單位合辦針織廠,但由始至終不是個人包辦,經營並不理想,曾出現帳目問題,兩年後感不划算而放棄。中山設廠失敗數年後,區坤祥再接再勵,以獨資形式在佛山張槎開廠,當地有大量小型針織廠聚集,他將香港廠房的半數機器北移,中港兩地同時投產。約4、5年後因感不能與內地的針織同行競爭,最後放棄經營佛山廠,他估計在內地發展的針織廠家只有30%成功。
    內地針織廠林立,區坤祥的製衣廠客戶北移後,未必與他繼續合作。北移的港資針織廠不信任內地師傅,大多派赴香港師傅駐廠,工資超過1萬元,而內地師傅只需1千餘元。此外,港人在內地設廠面臨不少限制,要請專人處理消防、報表等手續,令生產成本不能降低,競爭力不及內地個體戶工廠。雖然香港針織老行家較有經驗,明白客戶要求,織布品質較內地的同業為佳,但大部份製衣廠只著重價錢,因內地廠價錢很低,扣除次貨的問題,依然有利可圖,製衣廠都選擇向內地布廠落單。區坤祥認為香港針織業現時唯一優勢是輸港棉紗可退稅,因此本地胚布較內地便宜,惟本地缺少染廠及製衣廠配合。他認為若政策和經營環境不變,本地針織業前景不樂觀。
  • 紡織業息微後針織廠家的應對策略、兩次內地設廠的失敗(二)
    1989年北京民運後,內地改革開放更明朗化,本地的製衣廠和染廠加速北移。昔日深水埗的小型製衣廠在住宅樓上生產及售貨,小廠的生產線現已遷往內地,只在香港保留批發門市,現時留港的製衣廠少於10間。1990年代政府推出污水處理措施,對本地染廠形成不少限制,促使漂染行業北移。本地製衣廠和染廠的消失,賴以維生的織造廠更趨困難,1997年後更加式微。區坤祥的針織廠在北移風潮下,失去高達90%客源。現時本港的針織廠亦只有10多家。
    大興織造公司客戶日趨流失後,減少工人數量,不再購買新機器,1990年代被迫隨大勢北上設廠。他先經行家的引介,赴中山與當地單位合資開廠,因與合作者意見不合,一年後他有感生意不划算而放棄。後來他又獨資在佛山設廠,租用1萬呎的廠房投產,從香港搬運部份機器上內地投產。大興的生產線北移後,仍在本港保留生產,區坤祥仍然要打理香港的廠務,因無法兩頭兼顧,最終結束佛山的針織廠。他感慨港商不易適應內地環境,在內地投資要親力親為,不能委託他人。結束內地生意後,香港廠房亦不斷收縮,不斷變賣機器,全廠工人只餘下3名,但也難於維持。
    現時區坤祥的針織廠只有少量生產,專接本港交貨的生意,一般是低產量、起貨急的布辦訂單,例如底布、裡布等。由於內地的針織廠要大量生產,不接這類小批訂單,本地廠尚有碩果僅存的生存空間。近年區坤祥已停止研發新布種,他的工廠缺乏先進機器,難以織造新布種。韓國、台灣大量出產新貨,出口香港,對本地廠商構成壓力。香港缺乏原料種類,無法與韓國、台灣競爭。此外,新布辦即使成功開發,有關設計亦有可能被抄襲往內地投產。區坤祥曾推出過數種新布料,都無法吸引大訂單。現時他只等待客戶交布辦,只接有能力應付的訂單,除了維持少量生產業務,區坤祥亦向北移的製衣廠提供中介,替他們聯絡內地的織布行家投產。
  • 在大角咀創辦大興織造廠、引進化學纖維布料
    區坤祥父親的山寨廠從福華街搬往大角咀後,曾增添新式織布機,提升產量,但父親年事已高,沒有投資新機器的思維,技術慢慢被同行超越,即使日後交區坤祥弟弟接手,因落後幅度太大,難以扭轉形勢。區坤祥沒有繼承父親的工廠,自行與朋友在大角咀創辦另一家小型針織廠,命名為「大興織造公司」,鄰近父親的工廠。大興採用最新式的針織機,同時用棉紗和化學纖維為原料。年代末化學纖維面世,成為紡織工業的新原料。化纖布料主要有尼龍和滌綸,另一中譯名是「的確涼」,優點是織布時毛塵較少、機器易清理,化纖布的織造原理和機器與棉紗相同,亦同樣可出產 恤和運動衫等成衣。區坤祥的創業伙伴曾在化學纖維進口公司做推銷員,了解到化纖針織有市場潛力,區坤祥則專責技術方面。兩人的創業資金不足萬元,機器每部約萬元,要分兩批購入,開業後賺到錢才增添機器。大興只有織布,由製衣廠落單時供應原料;部份客戶是區坤祥父親的熟客,伙伴亦認識很多製衣廠,加上當年布料需求大,新廠不愁生意訂單,大興後來有能力接大型製衣廠的訂單。
  • 1970年代大興針織廠的擴張、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全盛時期
    1969年區坤祥與合伙人創辦「大興織造公司」,廠房設在大角咀工廠大廈的十樓,佔地約1千呎。1973/1974年大興遷往長沙灣義德工廠大廈五樓,面積擴充至2、3千呎。搬廠及裝修費已耗用大量資金,區坤祥初時未能添置新機器,搬廠後妻子亦來廠幫忙。搬廠2、3年後區坤祥與伙伴拆夥,變成獨資經營。幾年後,他再度擴充廠房,租用隔壁的3千多呎單位,全廠擴張至5千多呎。他在擴廠時添置新機器,一方面在財務公司貸款,分期購買每部幾十萬元的新機,並接收世伯工廠結業時棄用的機器,令全廠機器增至20多台。廠房擴張至5千呎時,日班聘4至5名工人,夜班聘用3人。4名男工看管機器,另有2名女工在午間翻紗,以備夜班男工織布之用。
    1980年代至1997年是大興的全盛時期,針織廠的成品布有6成用作生產銷往歐美的成衣,其餘4成供本銷成衣之用。出產外銷成衣一般是大型的製衣廠,大廠成本計算準確,布料用量穩定,大興只需接2、3間大型製衣廠的訂單,營業額已有保證。1960年代至1970年代香港製衣工人只求温飽,不太計較工資,香港製衣廠生產成本低,出產成衣便宜,吸引歐美買家來港訂貨。有不少本銷成衣是時裝,大多由山寨製衣廠出產,山寨廠願出較高價購入新布種。深水埗時裝製衣廠不購入胚布,要求已染色的成品布。區坤祥的工廠除織胚布外,另找亦請染廠加工。大興持續經營至2000年,全盛時訂單較多,有時5千呎廠房不敷用,因產品有貨期限制,有時他聘請行家幫忙分擔部份訂單。相反,行家訂單應接不瑕之時,區坤祥又幫忙承接部份訂單。
  • 大興織造廠的客戶、深水埗的樓上山寨製衣廠、生產北移後山寨廠在地舖開設門市
    大興織造公司的客戶分為「本港」製衣廠 (成衣本銷)和「出口」製衣廠(成衣外銷),深水埗、長沙灣的山寨製衣廠大多屬「本港」形式,出產本地消費的時裝。本港廠不是接單後才生產,而是先出產成衣,待時裝零售商來採購。零售商主要在商場經營時裝店,沒有自己的生產線,有時因某時款成衣缺貨,為急於補充貨品,零售商親自到製衣廠,等候車衣女工完工,可即時取貨。本港製衣廠是先生產後賣貨,要承受因衣服滯銷而蝕本的風險,故本地廠的老闆大多具備潮流觸覺,或只先作少量投產,測試市場反應後,若銷量佳可吸引製衣廠落訂單。部份山寨製衣廠經營外銷成衣,歐美客戶透過貿易行向他們落單。當年「本港」和「出口」的小型製衣廠聚集開設,現時大部份已遷往內地,仍在本地生產的分散至荃灣、葵涌及觀塘等區。
    1980年代南昌街和汝洲街是山寨製衣廠的集中地,不少廠商在住宅大廈樓上設廠,車衣工場分佈於大廈全層。典型的山寨廠由夫妻在住宅創辦,僱用數名工人,擺放幾部衣車和鈒骨衣車。出產的時裝同時在單位內批發出售,商場的零售店知悉樓上門市的地址,自行上樓挑選買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批發時裝廠是大興織造公司的大客戶,佔去針織廠三分之一的生意額。
    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後,樓上的山寨製衣廠將廠房北移,1980年代香港成衣業非常興旺,訂單需求不斷增加,已北移的山寨製衣廠在樓下地舖設門市,主要集中在長沙灣道及荔枝角青山道,展示時裝貨辦,並在舖後設寫字樓,即時與客人落訂單。山寨廠門市搬到地舖後,客戶已不限於本地買家,非洲和東南亞的客戶亦來港揀貨落單。地舖門市是方便的交易平台,方便買家找尋製衣廠商,可即時揀貨和落單;地舖是廠家的信譽保證,方便客戶在落訂後與製衣廠保持聯絡。地舖租金昂貴,大舖動輒要10多萬元月租,地舖只做出口批發,不設成衣零售。
    1990年代初是香港針織業的蓬勃時期,區坤祥曾參考外國雜誌,了解流行的布種,然後研發彈力布料,並自行到染廠少量漂染,然後向時裝製衣廠推銷。新布種集中在本地推銷,新布料製成的時裝可即時在地舖擺賣,多在深水埗長沙灣道的時裝批發公司,以便迅速了解市場反應;如在外國推銷,則沒有這種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