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Pre-war IndustryDid pre-war Hong Kong have industries?
特藏戰前工業香港戰前有工業嗎?
香港戰前有工業嗎?

  • 戰前香港有工業嗎?

    香港於1945年前已有工業!早於1881年,港督軒尼詩爵士已質疑香港沒有工業的主流觀點。他在立法局發表演說,指出「大家都以為香港沒有任何工業……」,然後反問:「真的是這樣嗎?」接着他交代一份詳盡的清單,列舉各種華資和洋資工業的產品,證明當時製造業已相當蓬勃。

  • 香港工業發展的原因……

    香港除擁有一個卓越的海港外,亦坐擁自由貿易港的優勢,原料和機器的入口、產品的出口一概免稅,促進工業發展。中國的廉價勞工亦源源不絕供應。踏入20世紀,不論輕工業、重工業、資本或勞工密集的工業,亦繼續蓬勃發展。至1935年,本地接近四分一的勞動人口都受僱於製造業。

  • 早期的工業資本

    自19世紀開始,洋人和華人紛紛在香港投資和經營各類工業。洋資公司傾向投資以電動和機器密集的工業,例如造船、煉糖、紡紗、啤酒釀製,以及麵粉、英泥、纜索和冰塊的製作。華資公司趨向投資勞工密集的輕工業,例如糖薑、醬油等。踏入20世紀,他們擴展至其他領域。

  • 造船和修船業

    當香港發展成為商貿和航運中心時,造船和修船亦成為了本地的主要工業,早期的設施十分簡單,直至1857年,拉蒙特於香港仔興建了一個旱船塢。1863年,數家英資洋行將部份船塢合併成「香港黃埔船塢公司」,包括拉蒙特的船塢。該公司自1880年起,將業務集中於紅磡,逐漸發展成遠東最具大的製造商。1907年太古船塢在鰂魚涌創辦,提升了香港的造船量。華資公司經營的船塢包括廣協隆(1877年成立)、船臺(1891年) 及 東興隆(譯音,約1897年成立)等。

  • 煉糖

    煉糖是香港早期的另一種主要工業。渣甸洋行創辦和經營渣甸糖廠 ;太古洋行則開設和經營太古糖廠 ,二者屬於19世紀香港最具規模的糖廠。當時香港精製的白糖,尤其受中國、加拿大、澳洲和美國巿場歡迎。及至20世紀初,巿場更擴展至印度和波斯灣。

  • 華資工業

    華資工業除了製造小型船艇外,亦包括製造藤器、糖薑和涼果等手藝。踏入20世紀,華人企業家開始投資其他各種工業,紡織業發展最為快速,主要生產各種棉織品、針織背心、襪子和絲織品。其他主要產品包括傢具、手電筒、電池和膠鞋,錫、銅等金屬加工業亦普及。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於1934年成立,致力推動華資工業,開拓香港製品的海外巿場。

  • 傳統工業 - 糖薑製造

    李齊(譯音)開創的糖薑製造是香港早期最著名的輕工業之一。最初他於廣州街頭售賣糖薑和其他醃製食品,有天某位英國人從他的攤檔買了一些糖薑回國,在當地竟大受歡迎,訂單紛至沓來。
    為滿足市場需要,他與兩位朋友創立「濟隆糖薑廠」,並於1846年將廠房移至香港。及至1900年,香港馳名的糖薑廠有「翠芳糖薑廠」和「民隆糖薑廠」。在生產旺季工廠各自聘用逾百名工人。廠房從廣州輸入子薑,經加工和包裝後出口歐美和澳洲市場。香港糖薑經銷商會於1937年成立,以推廣嶄新口味、改良包裝和開拓巿場為任。

  • 1904年- 香港首家華資紡織廠成立

    香港首家紡織廠於1904年由華商創辦,名為華洋織造廠。隨後多家華資紡織廠湧現,最著名者有利民興國、周藝興和東亞。這些廠房生產棉織胚布,大廠早期亦以胚布製成棉織背心和襪子,供應本地巿場。1910年代起,港產針織品與日貨競逐巿場。隨後10年,香港廠房引入先進機器,大大提升競爭力,促使廠家不僅能滿足本地巿場,產品更出口至中國和澳洲等地。

  • 出口主導型的香港工業

    港產製品以出口為主。多年來,華北是香港精糖最大的巿場,印度僅隨其後。糖薑則出口至英國、澳洲、荷蘭和美國等地。在「英聯邦特惠稅」下,港產針織品、手電筒和電池、膠鞋和膠靴出口至英屬地區,例如印度、馬來亞、錫蘭(斯里蘭卡)、西印度群島和英國本土。針織背心和襪子則出口至西印度群島、海峽殖民地、馬來亞和印度。低檔針織品供應華南、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群島等大英帝國以外的地區。

  • 中國政局對香港工業的影響

    香港工業以出口導向為主,本地工業的發展深受外圍因素影響。例如1911年辛亥革命及隨後的政局動盪,對本地工業影響深遠。不過這些影響是多方面的。對倚重中國巿場的工業來說,例如煉糖工業等,自然深受打擊,不過1919年後半年出現的抵制日貨運動,卻刺激了巿場對香港精糖的需求。部份工業受惠於政局動盪。當年內地對軍備需求若渴,激發了本地皮革和皮毛製造業的發展。當白酒、豬油、醋等內地產品減少供港,本地廠商擴大生產,填補市場空缺。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1914年至1918年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亦多方面影響本地工業。戰時歐洲船運受嚴重破壞,載貨噸位不足,運費急升,消費品需求收縮,大大打擊本港工業。藤織傢具、糖薑和涼果等倚重歐洲巿場的香港製品,出口量大幅下調。造船和纜索業亦受衝擊。本地煉糖業時刻受原糖價格高昂的打擊,幸該行業成功開拓印度和波斯灣的巿場。當德國停止出口英泥,澳洲改從香港入口,本地英泥業在戰時發展理想。大戰過後,不少港產製品的出口回復戰前水平,尤以藤織傢具業復蘇速度最快,出口總值由1918年的港幣10萬元急升至1919年的38萬元。

  • 1930年代的工業發展

    1930年代華資工業抬頭,「英聯邦特惠稅」是推動香港工業的重大因素。特惠稅制讓英國殖民地的產品出口至其他屬地時,可享用關稅優惠。這激發了膠鞋、手電筒和電池、糖薑、綿織、針織、絲織等行業的發展。

  • 日本侵華時期

    諷刺的是,1937年日本侵華造就了香港工業的發展。國內的戰事促使不少工業家將廠房移師香港,為香港引進了新行業。軍需工業發展迅速,例如油漆、防毒面具、金屬頭盔、鏟子和挖壕工具、軍服、水壺,以至戰地電話和移動式收發裝置的組裝。

  • 工業僱傭情況

    19世紀從事服務業的勞工遠較工業者為多,1870年代受僱於製造業的記錄人數不足6,800人。至1921年,該數字上升至91,000人。人口普查報告顯示,當中不少人受僱於當年的新興工業,例如成衣(27.5%)、傢具和織製藤器(22.2%)與金屬加工業(20.6%)等。至1931年,受僱於製造業的人數升至100,088人,主要受僱於紡織、傢具、建築材料和金屬煉製等行業。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婦女任職生產膠鞋和膠靴的工廠。

  • 勞工法例

    1920年代前香港並無僱傭或廠房的條例。1922年香港政府通過《工廠童工僱傭條例》,條例並無限制童工年齡,但定下不同工種的最低年齡要求,例如15歲以下者不得從事危險工作。當局隨後於1927年通過《工廠(意外)條例》,管制工廠和工場的註冊和生產安全。1929年通過《女工、青年工及童工僱傭修訂條例》,禁止婦女和少年受僱於高危行業,以及在傍晚指定的時段開工。上述最後兩項條例於1932年合二為一,成為193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工業僱傭和工廠安全的立法基礎。

  • 罷工和工潮

    隨着香港的工業發展,工潮亦轉趨活躍,罷工不時爆發,但沒有一場罷工像1925年省港大罷工影響深遠,後來在華南更引發英國船運和貿易的抵制行動。大罷工和抵制運動令各行業的生產幾乎癱瘓。工潮後某些工會被視為共產黨控制,不少動員者更被驅逐離港。1930年代罷工次數已顯着減少。

  • 香港戰前的工業發展 - 回顧

    就在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前夕,工廠還不致倒閉或查封之際,香港的出口貿易欣欣向榮,本港製品輸往中國、附近地區、英帝國以至全球各地,奠定了香港作為工業中心的地位。這不但與當局建設香港為商埠的計劃不符,某些港產製品更與英國廠家爭奪當地市場,預示一個在1960年代與1970年代震驚全球的現象。典型的英國殖民地向宗主國出口原料,同時入口其工業產品,香港卻是一個「工業殖民地」,在大英帝國史和世界史佔用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