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的村落大多在戰後被拆。五十年代,大量難民湧入,政府需要安置他們。於是,政府便遷拆舊村,用以建造徙置大廈。竹園村便是一例。
竹園村位處今日黃大仙一帶。村民本來務農為業。後來,因黃大仙祠之出現,遊客漸多,村民便轉而營商,販賣商品,竹園村因此頗有繁榮景象。
1957年,政府為了擴建黃大仙徙置區,決定清拆竹園村,村民反對,東九龍其他鄉村群起聲援,並組成了「九龍十三鄉聯合支援竹園村民會」。村民曾向政府請願,又曾獲中國外交部支持。但清拆計劃如常。至年底,竹園村已幾乎盡數拆毀。竹園村很快改建為七層的徙置大廈。而這些徙置區後來又改建為公共屋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