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農曆五月
大王爺身份
元洲仔有一間大王爺廟,始建何時無從稽考,大王爺是何許人亦不得而知。有傳它是瘟神,曾經鎮壓鼠疫,使居民免受影響;亦有說它是漁民的保護神,令社區風調雨順,魚穫豐富。該大王爺共有三人,據說是三兄弟,因此亦有人認為可能是潮汕地區的三山國王。他們各有誕期,其後村民為了方便拜祭,以農曆五月初八為大王爺誕。
賀誕村民
元洲仔有五姓海陸豐漁民(石、鍾、蘇、徐、李),曾於清朝末年發起募捐重建大王爺廟,此後每年賀誕都由該五姓村民籌辦。一九七○年代末期,政府發展大埔新市鎮,把元洲仔填平,建屋築路。村民搬離家園,又缺乏地方活動,此後便改到大埔舊墟天后廟對面的風水廣場賀誕。
農曆五月初六,他們回到元洲仔的大王爺廟請神,以汽車送往風水廣場的神棚安奉,給善信上香祈拜。該處亦搭有戲棚,一連十日上演神功戲,前五天演出粵劇,後五天演出海陸豐白字戲,免費招待坊眾觀看。
採青和喝龍
活動舉行之前,他們先划龍舟到楊侯古廟後面的荒地「採青」,用斬下的青草拍打龍頭,再放入其口中,給龍舟賦予生氣。之後返回所屬的「龍躉」(臨時神棚),在龍頭綁上柚葉,又在龍身貼上神符。接著進行「喝龍」儀式,以元寶和柚葉水去穢,再用活公雞的雞冠血混和白酒灑在龍舟上,寓意龍精虎猛。
龍舟比賽
遊涌完畢後,三個漁業行會的神艇各自返回自己的龍躉停靠,剛才領航的三艘龍舟則在扒艇行的神艇前面進行表演賽,讓神明觀賞。在同一海域此時則舉行康樂性質的龍舟競渡,由於比賽過程較為激烈,故此對一般人來說更有吸引力。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5+1}}
- {{26+1}}
- {{27+1}}
- {{28+1}}
- {{29+1}}
- {{30+1}}
大王爺身份
元洲仔有一間大王爺廟,始建何時無從稽考,大王爺是何許人亦不得而知。有傳它是瘟神,曾經鎮壓鼠疫,使居民免受影響;亦有說它是漁民的保護神,令社區風調雨順,魚穫豐富。該大王爺共有三人,據說是三兄弟,因此亦有人認為可能是潮汕地區的三山國王。他們各有誕期,其後村民為了方便拜祭,以農曆五月初八為大王爺誕。
賀誕村民
元洲仔有五姓海陸豐漁民(石、鍾、蘇、徐、李),曾於清朝末年發起募捐重建大王爺廟,此後每年賀誕都由該五姓村民籌辦。一九七○年代末期,政府發展大埔新市鎮,把元洲仔填平,建屋築路。村民搬離家園,又缺乏地方活動,此後便改到大埔舊墟天后廟對面的風水廣場賀誕。
農曆五月初六,他們回到元洲仔的大王爺廟請神,以汽車送往風水廣場的神棚安奉,給善信上香祈拜。該處亦搭有戲棚,一連十日上演神功戲,前五天演出粵劇,後五天演出海陸豐白字戲,免費招待坊眾觀看。
採青和喝龍
活動舉行之前,他們先划龍舟到楊侯古廟後面的荒地「採青」,用斬下的青草拍打龍頭,再放入其口中,給龍舟賦予生氣。之後返回所屬的「龍躉」(臨時神棚),在龍頭綁上柚葉,又在龍身貼上神符。接著進行「喝龍」儀式,以元寶和柚葉水去穢,再用活公雞的雞冠血混和白酒灑在龍舟上,寓意龍精虎猛。
龍舟比賽
遊涌完畢後,三個漁業行會的神艇各自返回自己的龍躉停靠,剛才領航的三艘龍舟則在扒艇行的神艇前面進行表演賽,讓神明觀賞。在同一海域此時則舉行康樂性質的龍舟競渡,由於比賽過程較為激烈,故此對一般人來說更有吸引力。
- {{0 + 1}}
- {{1 + 1}}
- {{2 + 1}}
- {{3 + 1}}
- {{4 + 1}}
- {{5 + 1}}
- {{6 + 1}}
- {{7 + 1}}
- {{8 + 1}}
- {{9 + 1}}
- {{10 + 1}}
- {{11 + 1}}
- {{12 + 1}}
- {{13 + 1}}
- {{14 + 1}}
- {{15 + 1}}
- {{16 + 1}}
- {{17 + 1}}
- {{18 + 1}}
- {{19 + 1}}
- {{20 + 1}}
- {{21 + 1}}
- {{22 + 1}}
- {{23 + 1}}
- {{24 + 1}}
- {{25 + 1}}
- {{26 + 1}}
- {{27 + 1}}
- {{28 + 1}}
- {{29 + 1}}
- {{30 + 1}}
農曆五月
大王爺身份
元洲仔有一間大王爺廟,始建何時無從稽考,大王爺是何許人亦不得而知。有傳它是瘟神,曾經鎮壓鼠疫,使居民免受影響;亦有說它是漁民的保護神,令社區風調雨順,魚穫豐富。該大王爺共有三人,據說是三兄弟,因此亦有人認為可能是潮汕地區的三山國王。他們各有誕期,其後村民為了方便拜祭,以農曆五月初八為大王爺誕。
賀誕村民
元洲仔有五姓海陸豐漁民(石、鍾、蘇、徐、李),曾於清朝末年發起募捐重建大王爺廟,此後每年賀誕都由該五姓村民籌辦。一九七○年代末期,政府發展大埔新市鎮,把元洲仔填平,建屋築路。村民搬離家園,又缺乏地方活動,此後便改到大埔舊墟天后廟對面的風水廣場賀誕。
農曆五月初六,他們回到元洲仔的大王爺廟請神,以汽車送往風水廣場的神棚安奉,給善信上香祈拜。該處亦搭有戲棚,一連十日上演神功戲,前五天演出粵劇,後五天演出海陸豐白字戲,免費招待坊眾觀看。
採青和喝龍
活動舉行之前,他們先划龍舟到楊侯古廟後面的荒地「採青」,用斬下的青草拍打龍頭,再放入其口中,給龍舟賦予生氣。之後返回所屬的「龍躉」(臨時神棚),在龍頭綁上柚葉,又在龍身貼上神符。接著進行「喝龍」儀式,以元寶和柚葉水去穢,再用活公雞的雞冠血混和白酒灑在龍舟上,寓意龍精虎猛。
龍舟比賽
遊涌完畢後,三個漁業行會的神艇各自返回自己的龍躉停靠,剛才領航的三艘龍舟則在扒艇行的神艇前面進行表演賽,讓神明觀賞。在同一海域此時則舉行康樂性質的龍舟競渡,由於比賽過程較為激烈,故此對一般人來說更有吸引力。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5+1}}
- {{26+1}}
- {{27+1}}
- {{28+1}}
- {{29+1}}
- {{30+1}}
大王爺身份
元洲仔有一間大王爺廟,始建何時無從稽考,大王爺是何許人亦不得而知。有傳它是瘟神,曾經鎮壓鼠疫,使居民免受影響;亦有說它是漁民的保護神,令社區風調雨順,魚穫豐富。該大王爺共有三人,據說是三兄弟,因此亦有人認為可能是潮汕地區的三山國王。他們各有誕期,其後村民為了方便拜祭,以農曆五月初八為大王爺誕。
- {{0 + 1}}
- {{1 + 1}}
- {{2 + 1}}
- {{3 + 1}}
- {{4 + 1}}
- {{5 + 1}}
- {{6 + 1}}
- {{7 + 1}}
- {{8 + 1}}
- {{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