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簡介

回顧香港電影史,邵氏的影響力除了反映在龐大的電影製作量外,還有邵氏閃亮耀目的明星陣容。邵氏片厰採取流水式生產,需要大量演藝人員作支援,片廠因此向荷里活借鏡,引入造星技巧,不斷選拔新人、提供演藝訓練、鼓動宣傳機制,為演員塑造形象,開拓戲路,為片厰培養出不少台前幕後人員。

延聘名伶

溯自1925年,天一影片公司(下稱天一)上海成立之初,推出其創業作《立地成佛》,其後因應業務發展和市場所需,開展招募新演員的工作,如192510月,天一便在《申報》刊登招聘廣告,招請女演員及練習生。於1930年代,天一最倚重的女演員繼有陳玉梅及吳素馨等,她們分別擔演《唐伯虎點秋香》(1926)、《忠孝節義》(1926)等多齣經典電影。此外,天一羅致多位已成名的伶人擔演旗下影片,如京劇名伶粉菊花便為天一擔演《女俠李飛飛》(1925),籍此加強影片的號召力,而這方針亦一直沿用下去。

招考演員

1934年,天一來港開設片廠(下稱天一港廠),經營之初,邵邨人邀來影人胡蝶開拍《哥哥我負你》等粵語影片,供應南洋及兩廣地區上映。為開拓粵語影片市場,天一港廠不時與粵劇名伶薛覺先、白駒榮及新馬師曾等合作,推出《白金龍》(1934)、《哥哥我負你》(1934)、《泣荊花》(1935)等粵語影片。由於這些粵劇名伶在粵港和東南亞地區享有極高知名度,天一港廠因而在粵語影圈內站穩陣腳,在這基礎上,天一於19353月招考新演員,當時的《香港工商日報》稱:「天一影片公司港廠自日前在各報刊登招考演員後,報名極為踴躍,共計千二百餘人…」,其踴躍情況可見一斑。

邵氏兄弟在港墾拓荒土之際,天一港廠卻於1936年接連發生火警,業務大受影響。其後邵邨人於1937年來港執掌港廠業務,把港廠改名為南洋影片公司(下稱「南洋」),又涉足戲院業務,更擴充位於北帝街的攝影場,把攝影棚由兩個加至三個,着力拍攝粵語片市場。至於演員方面,「南洋」亦邀來不少粵劇名伶合作拍片(如覓來白駒榮參演《拉車被辱》1938);不少粵語片演員(如伊秋水等)也有參演「南洋」影片,這方向可說是延續了邵醉翁時期禮聘粤語演員、開拓粵語影片市場的策略。

製造明星

1940年代,邵邨人多次重組旗下的製片業務,並於1952年在港成立邵氏父子有限公司。當時不少上海影人南下香港,邵氏父子公司除投入粵語片業務外,亦着力開拓國語片市場,先後覓得南來影人如李麗華、嚴俊、周曼華、白光和黃河等,推出《薔薇處處開》(1952)、《雙面人》(1952)、《仲夏夜之戀》(1953)、《孽海情天》(1953)等國語影片,廣受歡迎。

1958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邵氏)成立,大張旗鼓擴展香港製片業務。為了應付密集的片廠式流水生產以及急增的演員需求,邵逸夫除延聘南來影人(如李麗華、嚴俊等)加盟外,也向其他公司進行挖角,覓來陳厚、林黛、樂蒂等影人,將他們收歸邵氏旗下。另一方面,邵氏亦着力訓練新人,擴濶演員來源。

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邵氏為支援片廠流水式生產,已建立定期招聘新人的制度,不斷補充幕前幕後人員供應,其招考程序、面試,以至學員所接受的課程亦漸趨制度化。以19619月成立的「南國實驗劇團」(後稱「南國演員訓練班」)為例,當年邀請資深電影人顧文宗擔任團長,漸次引入較具規模的培訓課程,如劇團分為國、粵語組;課程設計由基本的形體、感覺、發音、歌唱、舞蹈訓練,以至片場實習、化妝置景、照明理論等也包括在內。第一期的男女學員有四十多人,透過分組排練歌劇、舞劇、黃梅戲、廣播劇等訓練,預備日後演出所需。此後南國實驗劇團便成為定制,每半年招考演員一次,為邵氏培育一批具潛質的新人,支援片廠生產。

競爭激烈確立明星制度

195060年代,隨電影公司之間的競爭漸趨激烈,影市戰場亦延伸至「造星」環節。片廠制高峰期,邵氏透過長期合約,網羅具潛質的演員,同時借鏡荷里活的「明星制度」,鼓動片廠宣傳機制,把旗下演員塑造成銀幕明星。透過長期合約穩定了演員供應後,片廠更易於調動演員,流水作業。另外,邵氏又成立「影友俱樂部」,為旗下明星凝聚支持者,如《南國電影》報導:「經過多時的策劃和研究之後,『邵氏影友俱樂部』終於在最近成立了,這個為溝通影星與影迷的隔膜,使雙方友誼增進感情打成一片的『影友俱樂部』,……邵氏公司與影迷間的接觸機會也與日俱增,每天公司當局接到影迷來信堆積如山,這些來信不少是要求邵氏設立影迷俱樂部這類的組織,所以『邵氏影友俱樂部』的成立,也是間接由影迷們促成的」。 

原來,片廠式的密集生產正好提高演員的曝光率和知名度,透過邵氏在東南亞龐大的發行網絡,並配合官方刊物的宣傳,明星的形象深入民心,如樂蒂與林黛更成為一代女星,標誌着片廠制黃金時代的明星風采。」。 

圖片


  • 邵氏演員合照

  • 邵氏粵語組的演員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