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特藏 全部項目 口述歷史
  • 淘大的家族企業特色
    1966年鄭欽貴入職淘大時,淘大尚屬家族企業,由黃、鄭兩大家族分管。董事經理黃篤修採取較嚴厲的管理方式。黃篤修住在淘大工業村的經理住宅,若見下屬有不妥當行為,即行處以罰款或扣薪,沒有商討餘地。黃篤修曾出任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主席,平日應酬頻密,廠務主要由經理鄭正訓打理。鄭正訓曾在英國留學,作風開明,以理服人。淘大的2名副經理是廈門人,襄理則為廣東人;紙品廠和豉油部由廈門人出任經理和副經理,綠寶廠則由廣東人管理。
  • 森那美集團收購後改革人事制度。恆隆集團收購發展地產
    1972年,森那美集團以換股形式收購淘大,初與黃、鄭兩家平分股權,後在市面漸次購入淘大股份,轉手予恆隆時已佔有六成股權。森那美入股淘大後,沒有改變生產業務,沿用原有人手;另聘請董事經理、人事經理和會計經理等,革新行政和人事制度。黃篤修退任副董事,淡出日常實務運作,鄭正訓改任總經理。森那美接管後,即聘請顧問,與主任和經理級職員面談,個別評估工資,鄭欽貴獲加工資10%至20%。淘大早期員工薪酬制度不清晰,沒有制定薪酬積點,同工不同酬普遍。森那美改革花紅制度,按利潤和工資比例發放花紅。昔日花紅稱為「出店」,由老闆評估員工後「打賞」。淘大早期由總務部負責人事,應徵者若由熟人介紹,可不用面試而入職;1972年後改由人事經理專責人事,建立招聘和薪金水平的制度,新人入職前要填表和面試。
    1977年,恆隆集團買入森那美的淘大股份,其後在淘大工業邨發展地產項目。淘大買入已停產的南海紗廠舊址,將廠房從牛頭角遷往荃灣九咪半。淘大的豉油部和紙品廠率先搬往荃灣,醬料部隨後亦遷入。豉油生產佔地甚廣,南海紗廠舊址有足夠廠地供使用。淘大在新廠房設有纖維缸曬黃豆,一改以往造池曬豆的方法,同時購入其他新機器。當年員工宿舍仍在牛頭角,淘大設有廠車接送工人,部分工人不願往荃灣新廠房上班,淘大按勞工法例遣散和賠償。1978年,恆隆結束綠寶汽水廠,淘大以超出勞工法例的優待條件將約200名員工遣散,包括司機、推銷員和生產工人。1986年,恆隆關閉淘大瓦通紙品廠,該廠生產瓦通紙盒,有員工百多名,結束時亦以優待條件遣散員工。鄭欽貴加入淘大時,淘大已有員工福利會。員工福利會每年選舉理事,淘大每有新政策,先知會員工福利會後才執行。員工福利會轄下設有合作社,為員工提供廉價福利品,每年舉行春茗。員工福利會在淘大1977年搬廠遣散和1984年取消退休金等事情上,曾代表員工爭取權益。
  • 1980年代後外資公司收購淘大後的革新。半世紀淘大食品的變化
    1984年,美資公司Pillsbury從恆隆集團購入淘大部分股權,員工退休金轉為公積金,牛頭角廠房分期售予地產商,當年淘大花園第一期已落成,淘大在人事部下增設保安部,在淘大花園執勤。Pillsbury入股淘大對員工歸屬感影響不大,分別在上班地點不同,廠房逐步遷入荃灣,員工要乘坐廠車上班。荃灣廠房仍設有飯堂。1991年,法國公司BSN集團(逹能集團前身)收購淘大食品業務,派3名法國人分任董事經理、人事部經理和市場部經理,生產線和員工福利基本維持不變。BSN是多元化食品企業,業務計有積及餅乾、啤酒、玻璃樽、乳酪等。2006年,日本味之素株式會社接管淘大食品生意,派4名日本人來港,2人主理研發部(冷凍食品和豉油醬料),另外2人分任點心副廠長和董事長。淘大產品及生產工序基本維持不變,日本總公司間中派專人來港指導。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淘大產品有不少變革。糖薑早在1940年代已出產,但自1970年代末內地薑開放出口後,面對很大競爭,生意不斷收縮,約於1980年代中期結束生產,淘大搬入大埔工業邨後改為生產糖薑罐頭,稱為「糖汁薑子」。花生油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產品,但只曇花一現,鄭欽貴於1966年入職時已停產。1966/67年起,淘大曾代理日本美兒奶粉,業務持續多年。內地改革開放後,荔枝、龍眼、芽菜、雜碎、竹筍等農產品大量出口,淘大罐頭生意大受影響,在1970年代後產量不斷下降。
  • 淘大豉油生產工序的演變。淘大的產品研發
    數十年來,淘大豉油的生產方式變化不大,只在發酵過程有較大演進。淘大昔日在發酵房以竹篩盛載黃豆,在篩內加入霉種,以黃豆在竹篩的分量高1吋為準,待黃豆自然發酵3日後取出。在發酵過程中,不少黃豆卡在竹篩內,清洗較為困難。黃豆最佳發酵温度是攝氏30度,冬天發酵黃豆需要在發酵房內放置暖爐。現在發酵黃豆改用麯箱盛載黃豆,麯箱高8吋,箱底是通孔的不銹鋼板,易於清洗。麯箱設有吹風和調温功能,可減省發酵時間和人手。鄭欽貴推斷淘大的生產方法與同行相近,差異在於所用霉種,淘大採用自家霉種。豉油業行家可認出各牌子的味道,淘大的金標生抽多年來銷量冠於行內。淘大在推廣方面不及李錦記重視廣告。淘大設有市場部,生產部按市場調查推出新醬料。
    1950年代,淘大已設研發部門,聘請食品工業出身的廈門人,從事新產品研發;1960年代,不少高學歷人才在淘大做研發,現在的頤和園經理和李錦記顧問曾在淘大打工。1970年代後,淘大經歷多個外資入股,但較少引進外國新技術;至近年日本味之素入主後,豉油生產或許面對較大的改造。中國和日本的豉油發酵方法不同,日本人普遍採用冷凍發酵。
  • 淘大代理綠寶和百事飲品。淘大的銷售方式和三大門市
    淘大在1958年興建綠寶廠房,1960年買入綠寶飲品代理權。1977年,維他奶放棄百事可樂代理權,轉讓予當時已收購淘大的森那美集團。當年淘大銳意推廣百事飲品,從德國購置入生產汽水的機器,並聘用40輛貨車送貨,目標每年銷售200萬盤。當年淘大同時代理並生產美蓮達、綠寶、百事等品牌飲品。不過,後來百事業務擴展過速,廣告和物流成本巨大,導致淘大於第二、三年嚴重虧蝕,恆隆集團接管淘大後即關閉汽水廠。早年淘大代理的飲品的包裝以樽裝和紙包為主,其後才引入罐裝。
    淘大銷售飲品採取直接銷售辦法,客戶主要是士多和酒樓,淘大直接用貨車將牛頭角出廠的飲品送往九龍各區。淘大另在北角渣華街租用貨倉,在海底隧道尚未落成之時,把牛頭角出廠的產品以輪船運往港島,先貯入北角貨倉,再用貨車送往港島各區。當時淘大車隊送貨同時收回空樽,每個空樽退回兩毛錢。後期淘大在黃竹坑建成工業大廈「廷園樓」,將北角貨倉搬往該大廈地下,把上面樓層出租。淘大屬下各產品有專用的貨車,例如豉油車和汽水車,歸各廠房管轄。司機隸屬於總務部,除送貨外亦開車接送董事和總經理等高層。1960年代起,淘大在港九設有3個門市點,合稱「三大支店」,位於九龍城、軒尼詩道和彌敦道,售賣淘大的核心產品,如豉油、糖薑、罐頭等。
  • 淘大男女工入職途徑和發展機會
    黃永文經常慨嘆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香港工作難求。當年的外來移民沒有技術,男工入淘大先做雜工,再調往各部門,轉為長工,一路學師,最終可升做師傅。黃永文記得豉油部師傅都是從雜工做起,浸淫10多年可升師傅。與黃永文同時期加入淘大的男工有30至40人,淘大包食、宿。女工一般由熟人介紹,有些是長工的家眷。女工在瓜房做切瓜、揀豆、貼罐頭招紙等工作,沒有升職機會,日薪6至7角。
  • 淘大員工宿舍入住條件和設施
    淘大工業村有宿舍,俗稱「寡佬宿舍」,在工業村近山位置,高兩層,每層13至15間房,每房4張鐵床。工人自備被單墊蓆,毋需交租。淘大資深長工未婚者可入住宿舍,婚後搬出宿舍到外面住。
    1960年代初,淘大建成福利大廈,已婚的資深長工可申請入住家庭單位。福利大廈位於現在淘大花園第四期,小單位300多平方呎,大單位有士多房,月租比小單位多10元。福利大廈初建成,部首和主任級先選單位。黃永文時任工程部副部首,已婚有一個小孩,選5樓向東的小單位。後來申請調遷大單位。恆隆收購淘大後,拆卸福利大廈,全體住客獲賠償,黃永文是大單位住客,獲賠償比小單位住客多2萬元。福利大廈曾有醫務所、託兒所和合作社等設施。
  • 淘大工業村起居生活作息娛樂。家庭負擔。淘大福利待遇
    在牛池灣淘大工業村時期(約1950年代至1960年代),工人生活簡單又快樂。一日三餐在淘大進食,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吃飯。晚飯後,員工或打籃球、乒乓球等,或出九龍城遊玩。以前工人出市區多數去九龍城,步行需1小時,坐巴士要1毫。現在坪石邨附近以前有5號巴士到九龍城。最大的娛樂是捉蜆摸蟹。從淘大工業村正門過馬路便到海邊,很多工人提桶到海邊捉蜆和蟹,每每滿載而歸。黃永文喜歡打籃球,午飯休息、放工後都打籃球。當時的淘大工人單純樸素,很少人賭錢。大埔廠房時期,賭錢的人較多。黃永文憶述一位瓜房男工平日節儉出雙糧買金的事情。
    黃永文有9兄弟姊妹,排行最大,家境貧窮,工資全交父母做家用。平日和假日在淘大食住,無其他娛樂,花費不多。
    黃永文緬懷淘大福利好,淘大每天為男工供應免費膳食。每到星期天,員工帶家屬入工業村飯堂用膳,還把剩菜帶回家,小孩可在淘大籃球場玩耍。淘大有洗衣房,另僱3名女工洗衣。每月4元已足夠洗好全家衣服、被單等。淘大轉手易主,很多福利保持至今。
  • 淘大籃球隊打公開賽。員工創作淘大歌。淘大與員工慶佳節
    淘大員工組成籃球隊,參加每年一度的工廠盃。工廠盃由香港籃球總會主辦,全港工廠均可參加。後來淘大老闆聘請香港頂尖球員組織專業籃球隊,參加香港的公開賽,又到新加坡參加比賽,以收宣傳之效。專業隊由石震達擔任教練,著名球員有吳益安、潘克廉、楊比福等。專業隊閒時與淘大員工隊對打,讓員工隊有機會磨練技術。員工隊叫「幸運隊」,打過兩三次公開賽,報章稱員工隊為「黑馬」。員工隊由淘大資深會計黃正行組織。香港電台以前每星期訪問工廠,週六廣播,曾訪問淘大。黃正行創作過淘大歌《淘大一家》,讓香港電台錄製播放。黃永文依稀記得數句歌詞。淘大員工過時過節開慶祝會時會合唱。黃正行後來升任淘大紙品廠經理。
    淘大於傳統節慶如農曆新年、中秋等,在飯堂加餸擺酒,與員工一起過節。
  • 尖沙嘴工展會淘大攤位的記憶
    黃永文有一年參與尖沙嘴工展會淘大攤位的工作,負責操作運轉罐頭的機械和放飛碟。飛碟每半小時放一次,吸引很多市民圍觀。工展會有數屆在尖沙嘴舉行,黃永文在1950年代參與淘大攤位工作。很多市民愛買淘大豉油,淘大在工展會贈送小樽裝豉油,每日派數萬樽。市民也愛買罐頭豆豉鯪魚和豬腳薑。當時香港沒有其他公司生產豆豉鯪魚。淘大當年很有名氣,老闆黃篤修曾任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故要求淘大攤位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