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特藏 全部項目 口述歷史
  • 依利安達的早期發展(一): 產品開發和公司分流
    1972年,蘇章盛離開安培泛達,跟兩名同事合伙創業,成立依利電腦配件有限公司(簡稱依利,Elec)。三名創辦人長期共事,互相了解,彼此分工清晰,創業可謂水到渠成。1960年代,計算機以原子粒為結構;1970年代,集成電路(普及應用,縮小計算機的體積。早年本地電子廠零部件多從美日進口,包括生產計算機所用的線路板,這為蘇章盛等人創業帶來機遇。依利初期生產手提計算機所用印刷線路板,產品要符合美國安全檢測實驗室安全系數,方可入口美國。
    蘇章盛等人隨後開辦安達記憶產品有限公司(簡稱安達,Eltek)。安達初年生產收銀機記憶體,出口日本;後來有意生產電子製成品,考慮到避免與線路板客戶有利益衝突,轉營通訊產品。1970年代末,適值美國電訊市場開放,ATandT不能壟斷本國市場,安達開始研發室內無線電話,產品取得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認證,得以進口美國。1980年代,依利和安達計劃上市,隨後合併為依利安達,以便保留美國UL和FCC認證地位,最後於1984年在港上市。
  • 依利安達的早期發展(二): 產品開發和公司分流
    依利安達採用美國管理模式,不鼓勵員工親屬加入,創辦人家屬亦沒有參與。依利安達吸納電子業人士,出任工程及管理等職位。蘇章盛和合伙人因應不同的股份結構及產品路線,於1970年代先後創立三間公司:依利電腦配件有限公司、溢高變換系統有限公司及安達記憶產品有限公司,分別生產線路板、計算機鍵盤和電腦記憶系統。依利創辦最早,溢高和安達是依利創辦並與新股東合股的新公司。溢高打算發展鍵盤產品,未幾因電子表興起,遂轉營電子表所用的鍍金線路板,隨後開發金屬線路板,與原定計劃有所偏離。溢高與依利產品路線相近,同樣生產線路板,所以三間公司在1980年代合併上市時,新公司取名依利安達。
  • 1970年代的海外發展: 接IBM生意和成立工程部
    1970年代中期,依利電腦配件有限公司發展海外市場。當年全球最大線路板生產商國際商業機器在台灣設國際採購部,從遠東地區搜購電子零配件,減低總公司生產成本。1975/76年,依利主動聯絡IBM的IPO,送上數十件線路板貨辦,並交代貨價和貨期,IPO初步認可依利產品後,派部門經理來港巡視依利土瓜灣廠房,該位經理向蘇章盛讚揚依利產品:「I couldn't believe in such kind of building you can build up that kind of quality」,IBM自此成為依利密切伙伴。蘇章盛向IBM售貨時,可直接問對方的預算價格,IBM出價遠超依利的生產成本,雙方交易不用議價。隨後依利線路板開拓美國市場成功,客戶包括惠普和西門子。依利的線路板業務並非採取代工生產模式,這模式不適用於零配件生產,依利自行包辦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蘇章盛強調線路板的技術發展跟隨半導體。美國電子公司開發新產品後,供應線路板的依利同時要提升技術,自動追上市場水平。依利設有工程部,由蘇章盛親自領導實驗工作,在1970年代末開發電訊產品。
    蘇章盛對技術興趣強烈,在客戶公司洽談訂單時,主動要求參觀客戶廠房,例如見識過洛歇的紅外線坦克,大開眼界,為依利發展帶來創新意念。蘇章盛認為,美國公司對技術轉移抱開放態度,除了機密軍用科技或研發中產品外,樂意與依利交流技術趨勢;後來美日電子技術競爭激烈,美國為防日本人偷取技術,禁止日本訪問者在廠房拍照。蘇章盛讚揚美國企業重視誠信,批准華人出任香港分公司的總經理,他對美資公司模式深表認同。依利創立時,是東南亞第一間印刷線路板廠;5至6年後有員工離職創業,開始面對本地競爭者。依利因早年發展迅速,數年內已成為業內老大哥,與客戶談判,在貨價和產品有選擇權,未受其他競爭者威脅。線路板生產是度身訂造,產值較低的PCB多由依利競爭者接單。1970年代,依利的市場分散,美國、歐州和東南亞各佔三分一,平衡風險。
  • 美式和日式企業管理的差異、依利安達建立美式管理(一)
    蘇章盛比較美日電子企業的管理哲學。蘇章盛認為,日資公司講究紀律和規矩,要求員工服從,並設立制度刺激員工競爭。內地日資廠在車間設有告示板,列出各部門員工表現,鼓勵工人每日做到產量達標;管理層向員工灌輸效率意識,要員工留意個人在輸送帶上的角色,追求每個工序準確無誤。豐田汽車是日式管理的表表者,採用Kaizen(日文「改善」)理念,着重紀律並建立獎懲制度。美資公司注重人權、自由、創意,對員工要求較寬鬆,考慮總體生產表現,較少操控細節。蘇章盛嘆言,日本客戶吹毛求疵,甚至用放大鏡檢查製成品。依利安達自創辦以來採用美式管理,以便生產過程和品質符合國際規格,包括美國工業界定立的「International Process Standard」(IPS)。依利安達推行一系列工業安全和保障工人的措施,例如:廠房內設有松香等化學品儲存室;工人操作機器必須配備特定防護器,如焊接眼罩和電鍍眼罩;絕對不聘用童工,為夜班工人設立護士室和飯堂等。依利安達早年已建立審核制度,監督財政、人事和生產安全。
    1970年代末,依利安達生意漸上軌道,蘇章盛等人雄心壯志,效法豐田汽車和國際商業機器等大企業,塑造企業文化。蘇章盛認為,公司不能單純追求利潤,亦不能單靠數名創業者操控大局,大企業必須建立管理制度和哲學,減少人為操作出錯,提升員工的凝聚力。1980年代,蘇章盛曾邀請顧問公司,推行美日大企業的現代管理哲學。蘇章盛提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改革。
    第一次:依利安達邀請顧問公司Alexander Proudfoot診斷工序細節,提出改善效率和品質的建議,要求員工遵守。有員工投訴這是「外行領導內行」,加上該顧問公司人事變動頻繁,以致這次改革無疾而終。
    第二次:1986年,依利安達經歷財務危機,加上規模日大,蘇章盛認為有內部改革的必要。依利安達邀請美國顧問公司,推展豐田的「Kaizen」模式,重點在建立團隊精神,先在最高管理層推行。蘇章盛等領導坦誠交流私隱,例如對各同事的觀感和工作上所遇困難,類似中共的大鳴大放運動,以公平、公開、公正為目標。頂層領導藉此以身作則,提高對下屬的動員力和公信力。約2年後,「Kaizen」改名「全面品質管理」,向下逐級推行,在各部門建立工作坊,工人每天騰半小時開會學習。依利安達有不少資深員工,任職達20年及30年的女工亦為數不少。蘇章盛認為,推行全面品質管理有助建立團隊文化,但成果並不明顯,畢竟香港人不習慣公開表達自我這種文化。

  • 依利安達建立美式管理(二)
    蘇章盛在內地出生、成長,早年來港任職美資公司安培泛達,由生產技工升至工程師,對美式管理早習以為常,以美國模式管理依利安達,沒有價值衝突的問題。蘇章盛創立依利安達後,因大部分客戶來自美國,故經常赴加州觀摩客戶的廠房。當年香港不少電子廠創辦人曾在美資公司任職,電子業普遍採用美式管理,較其他行業依賴電腦的操作。依利安達在創立2至3年後已採用管理信息系統,蘇章盛強調,依利安達將來如要擴張,必須盡早採用電腦管理。全面品質管理(TQM)的兩個目標是企業資源規劃及實時生產。實踐ERP的關鍵在採用MIS,建立中央電腦,掌握各條生產線的實時操作狀況和變化。
    1990年代,依利安達分廠遍佈廣州、泰國、南京等地,香港總部僱用數十名工程師負責ERP,總部可於半小時內了解各分廠生產線的實況,監控每個產品配件的工作流程,達到零誤差的實時生產。TQM的成功關鍵是公開、公正和公平,職員不能隱瞞生產資訊。ERP在內地分廠推行受到不少阻力,內地合作者因私利而遮掩負面資訊,例如漏報金屬報廢率,間接令依利安達的利潤受損。有見及此,蘇章盛加強推展ERP,主動向內地伙伴公開原料採購價格,提高彼此的透明度,ERP的理念在內地漸獲接納。TQM有助員工減少工作量,效率不跌反升。蘇章盛強調,TQM是「改善」而非「改革」,配合公司擴張而逐步實行。TQM在香港、內地和泰國各廠效果理想,以香港最佳,香港職員累積多年經驗,較易接納TQM。2004年,蘇章盛將依利安達售予建滔化工,各地分廠亦一併轉手。
  • 1980年代中期依利安達的財政危機
    1970年代,電子消費產品演變迅速,蘇章盛等人計劃兼顧線路板和消費品市場,為免與客戶引發利益衝突,決定另闢蹊徑,研發室內無線電話,產品面市後在美國市場獲得成功。1984年,美國當局改變電話頻段(Mega Hertz,MHz),規定舊貨只可在市場流通3年。依利安達遭美國入口商壓低貨價,同時要縮減訂貨量,而董事局未有就市場變化準確評估,導致依利安達在1986年存貨過剩,資金周轉不靈,向依利安達借貸的滙豐銀行實行信貸管制。
    隨後依利安達董事局與滙豐達成協議,依利安達推出財政復元計劃,由滙豐監督進程,每週審核依利安達的會計狀況。管理層為重新鞏固依利安達財政,決定裁撤電話生產部,遣散約600至700名員工,轉賣生產部的模具和零配件套現。蘇章盛認為無線電話研發部是依利安達關鍵資產,決定保留。研發部員工背景廣泛,大部分是電子工程專業出身,在本地、台灣和歐美的專上學院肄業,部分曾在安培泛達、國家半導體(和德州儀器等美資電子公司任職。蘇章盛要求員工兼具學歷和生產經驗。研發部員工起初對裁員安排有微言,蘇章盛批准員工自決去向,員工在談判後信任管理層,決意與依利安達共渡時艱,隨後成功研發數據機和傳真機等產品。
    在1986年離開依利安達的生產部員工有些自行創業,建立室內無線電話公司。依利安達復元期間曾出現小插曲,廉政公署接到依利安達職員舉報,懷疑有董事賤賣電話零配件謀取私利,廉署批准蘇章盛用兩星期做內部調查,及後滿意蘇章盛的調查報告,事件告一段落。當年依利安達對原料採購和轉賣沒有明確指引。依利安達在裁撤生產員工和出售生產資源套現後,財政回復正常,滙豐放寬會計監控。依利安達順利渡過1986年的危機,這次危機的處理模式更給滙豐收納為參考案例。
  • 依利安達香港廠房的特點
    依利安達在泰國開分廠前,已於香港設有數間廠房,分佈土瓜灣、新蒲崗和荃灣。依利安達最早在土瓜灣設廠,租用炮仗街88號工廠大廈9樓,大廈業主是三光布廠,起初只有30至40名工人。土瓜灣廠房全部生產線路板,在1993年依利安達於新加坡上市後仍繼續運作。廠房初期設於大廈頂樓,要有吊臂運輸機器上樓,其後不斷擴張,幾乎佔用全座大廈。依利安達在荃灣有兩間分廠,其中一間位於大連排道,生產火牛和代工生產產品,供給王氏電腦等客戶;另一間分廠設於某工業大廈21樓,同廠有紡織廠和機械廠,該大廈在天台安裝有石屎臂和鋼索,方便廠商運送重型機器入樓,外國商人參觀依利安達廠房無不嘖嘖稱奇。新蒲崗廠房位於大有街,除了生產多層線路板外,亦出產無線電話、傳真機、數據器等通訊器材。1981年至1982年,依利安達工人數目達至高峰,聘有數千工人,蘇章盛曾在統一碼頭宴請工人,因人多而要分兩日設宴。當時依利安達為解決勞工短缺,安排廠車遠至元朗接載女工往新蒲崗上班。蘇章盛深感早年創業經驗難忘。
  • 泰國設廠的背景和進程、克服外地設廠的文化差異
    戰後美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稅務優惠,稱為「General Preferential Scheme(GPS)」。某產品的產值如有45%來自受惠國本地,可以較低稅率進口美國。香港是受惠地區,依利安達出口美國的線路板獲GPS優惠。1980年代中期,香港不再是GPS受惠地區,依利安達轉移到其他GPS受惠地區設廠。蘇章盛曾考察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國的投資環境,考慮到股權制度、工會勢力、工作文化等因素,未在這些國家設廠,最後集中在內地和泰國發展。依利安達曾在深圳南頭投地數十畝,準備設廠投產,後因六四事件而暫緩。依利安達於1988年在泰國開廠,蘇章盛與泰國經濟及投資部合作,該部門領導與蘇章盛是潮州同鄉,談判過程順利。泰國廠房投入半數資源在線路板生產,另一半投入於代工生產業務,產品包括王氏電腦公司的文字處理器和ATandT公司的電話答錄機。
    依利安達在泰國遇上文化差異的問題。當地工人不喜加班,依利安達要請泰籍人事部職員,甚至投資部出面勸導。泰國海關法規陳舊過時,依利安達出口的覆銅板曾遭海關扣押,因為銅是韓戰時的禁運物資,最後依利安達要請投資部領導層出面解決。蘇章盛感嘆,投資外地要融入當地文化,否則處處碰壁。依利安達在泰國,錄用泰籍留學生出任管理和技術職務,當地美資電子廠亦爭相聘用留學生,人才市場競爭激烈。依利安達在開平設廠時,各部門管理層給美資廠高薪挖角,精英人才流失嚴重。蘇章盛為吸引人才長期留任,推出住房計劃,向高級職員配給住房,聘用期滿5年後,住房歸員工所有。員工經5年任職期,對依利安達培養出歸屬感,住房政策收效理想。
  • 內地設廠的背景和進程 (一)
    依利安達在1993年起北移設廠,在開平、廣州和南京成立合資企業,與內地官方單位合作經營,包括開平市政府、廣州經濟開發區和南京一國營廠旗下分公司。依利安達佔有絕大多數股份,負責技術、管理和市場事務,內地單位主責辦理海關、政府文件等工作,依利安達董事局有最終決定權。依利安達在廣州和開平自建廠房,南京廠房是改裝舊廠。蘇章盛認為中外合資模式理想,多年來內地與香港合作愉快,遇有問題可共同解決,依利安達在內地設廠透明度高,公開原料採購價和供應商,做到公平和公正。
  • 內地設廠的背景和進程 (二)
    1993年後,依利安達在內地設廠,踏入成長期,生產線北移為大勢所趨。1990年代,依利安達生產線集中在開平、廣州和泰國的廠房,香港生產線只剩餘過去五分一的產量,專注高增值的多層線路板,當年依利安達已可出產16層的線路板。1995年,依利安達在南京開廠,生產和銷售並行,發展長三角一帶市場,客戶包括內地企業、日本企業和內地外資企業。回顧香港工業北移,蘇章盛深感唏噓。1980年代起,香港廠家享有內地便宜的土地和勞工成本,台灣和新加坡則因國情關係,無法轉移工業生產至內地。後來台灣和新加坡廠家得到政府鼓勵,產業技術升級,早已超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