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特藏 全部項目 製造行業
  • 戰後香港製衣業的萌芽(二):主要製衣廠、產品
    戰後初期香港主要製衣企業有麗新製衣、聯業紡織(TAL)、羅氏美光、堡獅龍(Bossini)、德昌製衣、永泰製衣、廣興泰和廣隆泰等。德昌由汪氏家族經營,主要從事電機生意,兼營成衣生產。永泰由鄭氏家族經營,現已轉型地產業務。當年方鏗、林根成和林百欣等人是製衣業老前輩,後起之秀則有楊釗。陳瑞球以廣興泰和廣隆泰為模範,兩廠由謝氏兄弟經營,約1951年於青山道建設單棟式廠房。創業初年長江製衣曾生產低價恤衫,透過印度洋行出口非洲英屬地區,不過只維持短短數年,其後一直以中高檔成衣為主流。1950年代初廣興泰和廣隆泰出產雨褸,在市場上獨佔鰲頭,長江曾短暫涉足雨褸,後因技術困難而放棄。長江製衣長年生產西褲,1970年代牛仔褲興旺,公司曾代理美國牌子「威格」,不過兩者所需生產設備不同,長江未有大量投入出產牛仔褲,集中經營牛仔褲貿易。現時長江出產的褲種包括西褲、休閒褲和運動褲。
  • 戰後香港製衣業的四個發展階段
    陳瑞球認為戰後製衣業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 出口英屬地區時期。(二). 出口歐美時期。(三). 亞洲落後國家設廠時期。(四). 內地設廠時期。1950年代港貨主要出口英聯邦國家(英國、南洋和非洲),主要是平價成衣。1960年代港產成衣開始出口歐美,其中以美國為最大市場,輸美成衣種類和檔次較多元,出口總值亦遠高於英聯邦國家,製衣業開始踏入蓬勃發展期。1970年代美國政府為保護本土工業,向香港等新興成衣出口地區實施配額限制,由最初的純棉成衣,將限制擴及滌綸纖維(Polyester)和化學纖維等成衣入口量。香港政府與美國談判滌綸纖維成衣配額時,陳瑞球時任紡織業諮詢委員會顧問(Textile Advisory Board),他聯同委員會內十多名本地製衣廠商,隨姬達(Jack Cater)等港英高官赴美開會。參加會議的只有政府官員,陳瑞球等廠家在酒店等消息,每日會後官員向廠家匯報會議情況,再徵詢廠家的意見。當年日本代表向美方屈服後,港英官員見形勢急轉直下,曾在凌晨4點喚醒一眾廠家,半夜三更臨時召開緊急會議,最終港方亦屈服於美方的配額安排。出口美國配額實施後,港商轉赴未受限制的東南亞和南亞設廠,並吸取當地充裕的廉價勞力和土地,例如長江曾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和孟加拉開廠。陳瑞球認為政府對港商到外地設廠的支援不大,大多是公司派人親自到當地考察,選取合適地址後再派駐管理人員。
  • 本銷製衣廠和出口製衣廠
    本地製衣廠分為「出口」(即產品外銷)和「本港」(即產品本銷)兩大類,出口廠比較正規,領有正式廠牌,嚴守勞工法例和消防條例等。出口成衣的尺寸要符合客戶要求,另由QC(品質檢驗人員)驗貨,碼數較為嚴謹;至於手工精細的成衣,有時呎碼未能完全準確,但一般仍可通過品檢。「本港」製衣廠多數是山寨廠,在舊樓民居設廠,佔地約1000平方呎,廠內只放10多台衣車,熨衣和裁床的工序相對簡單。山寨廠全廠只有10多名工人,分工不及毛織廠仔細。太子道有不少本港廠,製造西服和連身裙等成衣。當年香港經濟理想,本銷成衣銷路不錯。 本地裁剪師傅技術高,甚受歡迎;由於成衣裁剪尺碼自由度高,本港廠的師傅多喜歡在山寨廠工作。杜瑞雲任職的第一間製衣山寨廠佔用2層,天台是裁剪工場,三樓是車縫和熨衣的車間。車縫工全件成衣起貨,經人手挑腳、釘鈕和熨衣後,即可賣給客人。成衣款式由山寨廠構思,然後起製樣辦和宣傳。山寨廠一般沒有存貨,有訂單才開工,另寄賣一些產品。山寨廠老闆要認識時裝潮流,供應款式受歡迎的成衣,訂單將應接不瑕,換季時節尤其忙碌;某款式成衣的訂單由幾十件至幾百件不等,山寨廠裁床要善用布料起貨,提高廠方收入。有時淡季山寨廠沒有訂單,嚴重者1、2個月沒有收入,此時不少男工轉職出口廠。杜瑞雲入行製衣時,最初負責挑腳和鈒骨,因為她入行前已學會了摩打衣車,又有多年毛織經驗,製衣工作對她沒有難度。她在山寨製衣廠工作時,得到同事毫無保留的指導,加上她願意虛心受教,很快學會了不少手藝。
  • 製衣廠的分科模式: 大分科和小分科
    本地製衣廠的分工模式有「大分科」和「小分科」兩大類,前者可多達20、30個部門,後者有時是一名工人負責2、3個工序;車衣分為多少個工序,主要視乎衣服結構的複雜程度。大廠部門分工細緻,對初入行的學徒或養成工尤為合適,他們可從最簡易的工序起步。杜瑞雲認為招收完全不懂車衣者為學徒較佳,她可以從頭教授;略懂皮毛者反而不佳,因這類工人可能已培養不良的經驗。「達樂美」屬於小分科製衣廠,主要按成衣不同部件分科,如上袖、上領、絲裡、中熨、挑腳、鈒骨等,約有10個、8個部門。廠方推行生產分科的前提是利潤,要計算最快捷的起貨辦法,同時保障工人收入,確保他們的工作動力。「達樂美」屬於時裝廠,專營裙、衫、褸、褲等時裝,季節性生產,因此分科性質與常見的恤衫廠不同。 雖說工人分部門,亦要懂得車縫全件成衣,師傅訓練養成工時,亦授以不同步驟的車縫方法,直至他們學會全件起貨。「達樂美」辦房只有數名師傅,只設4個車位。過去「達樂美」有某歐洲客戶,每次都先由廠方打價,客戶都說產品價高,然後再找別家工廠打價,但最後還是向「達樂美」落單,因為對工廠品質有信心,不介意多付價錢。「Hero」則按服裝種類分科,製衣和梭織分成兩個部門,因兩者使用的設備不同。 「Hero」生產成衣貨辦,沒有「阿姐」監督和統籌,車衣工人要懂得做全件成衣,包括睡衣、針織衫、褸、半截裙、泳衣、釘珠衫裙等。「Hero」辦房規模較大,有10多名師傅,上市後師傅增至50多名,辦位有70多個。
  • 製衣業「阿姐」的生產協調角色
    杜瑞雲曾在「達樂美」任職「阿姐」(編按: 製衣業對女管工的「俗稱」),負責安排工人加班和生產外發的事務,協調工人和廠長之間的溝通。當年一般在趕貨才加班,是否加班由廠長決定。杜瑞雲在毛織廠工作時,經常晚上加班,有時可晚至11點;當任職的工廠不用加班,她相約同事到其他廠「炒更」,賺取車拉鍊的外快。她明白加班可為工人帶來額外收入,但工人在體力未必足以應付;因此她與廠長安排加班時,較注重工人收入,使他們加倍努力,確保訂單及早完成,工廠每月又可多接訂單,增加收入。本地製衣廠將車衣工序外發時,一般稍為壓低工錢,負責打價者要得老闆的信任。杜瑞雲在「達樂美」做管工時,某次她誤算外發工價,工人要求增加工資才願意動工。她力勸老闆支付低估的工錢,讓工人及早完成訂單, 以免影響其他工序的進度,日後再循其他途徑賺回。 車縫和熨衣等工序外發工價有異,杜瑞雲認為外發工打價全憑經驗。她盡量衡量各方利益,既為公司賺錢,亦為工人爭取合理工資。有時「阿姐」亦可將工序調動,避免因某部門的生產出現阻滯,影響全廠進度。
  • 香港工業的下游出路:零售和品牌
    香港依靠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起家,廠商較少從事高科技研發。現時工業工程發展迅速,大量減省製造業所需人力,加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資金只會流向最高成本效益的地區,香港難以返回大量生產式工業的老路,復興本地製造業乃不切實際的想法。陳永棋強調製造業不是工業的全部,工業範疇覆蓋廣泛,從棉花生產到成衣零售,均屬於製衣業經營範圍。他主張未來香港工業續向下游深耕,集中發展零售和開拓品牌,以製衣業為個案,不少本地廠商近年赴歐美發展,例如曹光彪兒子曹其峰在美國推銷Tommy Hilfiger品牌,該牌子洋人風格濃郁, 現時相屬公司已在美國上市,採購中心設於香港,曹氏家族是港商赴美發展的代表;Esprit是德國顯赫的時裝品牌,由港商與德國人合伙經營,以香港為採購總部;佐丹奴是港產品牌,集中在亞洲推廣,公司總部亦在香港;長江製衣採用收購名牌策略,近年買入英國老牌雅格獅丹(Aquascutum),在內地和東南亞推廣。陳永棋認為香港工業已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但後者仍是作工業一部份。他強調品牌公司總部並非必須香港開設,現時已有不少公司總部北移,此趨勢將對香港的未來構成衝擊。
  • 香港製衣業北移後的機遇和困難
    1990年代初長江將製衣生產北移,先後在番禺和東莞開廠,本地生產線逐年收縮,並結束部份外地工廠,現時只保留孟加拉和緬甸的廠房。1980年代末柬、緬等國失去美國配額優惠,逢值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工資低於不少亞洲國家,加上陳瑞球認為內地工人較勤奮和聰明,於是轉移陣地設廠。不少香港製衣廠北移後,工人數目倍增。本地生產收縮後,香港轉型為從事銷售的遙控中心。港商北移20年後,內地開廠的優勢已大不如前。陳瑞球嘆息工資成本不斷上漲,政府訂立最低工資,並逐年調高百分之十五,高薪工人眼見低薪工人因此受惠,亦紛紛要求廠方加薪;企業為工人繳交的社保費用每年遞升,現時廠方要為每名工人每年支付約1萬元的社保費用。陳瑞球認為內地當局已不再鼓勵港商在珠三角設廠,勞動密集式的製衣業在當地已不受歡迎。此外,廠商生產成本雖上漲,但外國客戶卻未必肯加貨價;製衣業不算高技術行業,有不少亞洲國家出產成衣,對港商構成一定競爭壓力。他認為現時內地港商正面臨最艱難時刻,正在掙扎求存。
  • 香港布廠特色(一):上海廠和廣東廠的分別
    戚務華對其他布廠的認識。祥興紡織公司已倒閉;美綸實業公司是大廠;三光布廠是廣東廠,較有規模,主要生產帆布、牛仔布、條子布,但已結業。戚務華較熟悉上海廠。布廠商會(香港布廠商會)由廣東人組成;紡織業的公會(香港棉紡業同業公會及香港棉織業同業公會)多由上海人組成。牛仔布由廣東廠做起。生產牛仔布的工廠因牛仔布用的紗經過染色,加上廠房環境及設備差,故污染嚴重,多由潮州人經營,但生產牛仔布利潤好。以前上海人甚少做牛仔布,但現在上海廠也多做牛仔布,中央布廠做了4年牛仔布。中央布廠由1950年至2004年間只做白胚布、卡其布、帆布。
  • 香港布廠特色(二):生產方法、產品和營運
    戚務華對其他布廠的記憶,包括大綸、南華、達豐、中新、中南等。中南布廠位於觀塘,與遠東紗廠有關係,前幾年結束。毛巾廠是另一種行業,毛巾廠沒有布廠規模這麼大,多採用梭織,用另一種布機織造。有些布廠特別註明是電機廠,因為以前布廠一般用手織機,使用電機較先進。戚務華對於有達玖記電機織布廠沒有印象。

    各廠情況。立達布廠與周文軒有關。周文軒(永南織布廠老闆)、唐炳源(南海紗廠老闆)對香港工業有貢獻。永南布廠在1997年前曾搬去馬來西亞,之後結束,現在香港只有永南製衣廠,沒有紡織廠。利華布廠早期生產牛仔布。東亞紡織有限公司是很舊的布廠,已結束。茂豐有限公司 的廠房位於中央布廠上面,只生產牛仔布,現在仍經營,廠內約有100台布機;在珠海有一間新廠房生產。茂豐是現在生產牛仔布最出名的廠家,約開業30年。內地改革開放之後,香港布廠為了減低成本,急速搬上內地發展,有些布廠在內地設廠後,便結束香港的生產。捷德布廠在香港已沒有廠房生產牛仔布,現在內地生產。以前捷德的名氣比茂豐大。現在很多布廠沒有從事生產,只接訂單回來,批給其他布廠生產。以前有一間慎成布廠(慎成織業公司),也織牛仔布,廠房在青山道永康街,現在已沒有。曾有幾位從南海紗廠出身的管理員,於香港紡織業蓬勃時期,出來自立門戶,與幾個朋友合資開廠。管理員掌握紡織知識、技術,但對營業不太熟識。謝培梭織廠主要做梭織。做針織布的布廠大多以針織廠命名。
  • 戰後香港布廠的興衰起跌
    回顧紡織業的興衰時期。許多紡織廠10年前開始迅速結業。戚務華1952年入行,知道1950年代多些人開廠。1970年代至1980年代是牛仔布興旺時期,後期競爭大,廠家需要投資更新設備,部分布廠未能承擔便結束。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有實力的布廠繼續生產,更換新設備,競爭力弱的布廠便遭淘汰。2000年代,經營不善的布廠便結束。現在,布廠愈來愈少。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有實力的布廠包括中央紡織、東亞紡織、捷德布廠、達豐紡織、茂豐公司等。後期中央紡織、茂豐公司、源豐紡織等算是大廠,有些布廠只有20至30台機器。有些布廠如茂豐愈做愈興旺,某些廠則無法生存,關鍵在於營業及經營方法。經營布廠以前只要生產布匹便有買家,但後期要求質量,亦要應酬。

    有很多布廠現在已沒有生產,但仍繼續參與公會。各廠的聯絡溝通,由廠長每月到公會開會一次,或約出來用膳聚會。以前競爭少,各廠長公開交流技術;現在競爭大,各廠長較少交流。廠長一般參加技術交流的會議。中央紗廠鄭致平代表中央紡織參予香港棉紡業同業公會。棉紡公會的成員經營紗廠及織廠。香港棉織業同業公會的成員多沒有經營紗廠,只有布廠。
    現在,中央布廠主動找尋買家推銷,以增加訂單。中央布廠營業部的網絡包括日本、德國、內地、美國等。中央布廠營業員取產品向客人推銷及報價,客人認為有銷路有利可圖便落訂單。中央布廠找時裝品牌合作,如蘋果、Levi’s、UNIQLO。中央布廠近4年多生產牛仔布,在香港做牛仔布染色漿紗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