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斲琴工序:鑲
已修挖的琴坯須鑲嵌硬木配件如岳山、軫池板、護軫、龍齦、雁足等。黏合劑多以生漆調和麵粉而成,也有用煮溶的動物膠,例如豬皮膠。岳山橫嵌在琴首用以架起琴絃,龍齦是琴尾中央承絃木。焦尾配件如冠角等都由硬木所製,既保護琴尾,又作裝飾。較佳的硬木有紫檀、紅木、花梨木和鳥木。琴面上鑲有十三個「徽」,多用蚌殼製成,以七徽居中較大,兩邊依次縮小。「徽」位於琴絃的泛音震動節點,須按琴絃長度計算。「徽」一般在批好灰胎後才鑲嵌。圖為蔡昌壽示範第四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人物 |
蔡昌壽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口傳心授系列I: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ich(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