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
最近瀏覽

出生與住屋

大家好,我叫英和,是家中長子,有兩弟兩妹。

我於一九二零年由鄰居容婆婆和祥嫂接生,在新界元朗錦田吉慶圍的家中出世。 吉慶圍是我們錦田鄧族的圍村,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四邊有青磚圍牆,四角有炮樓,鐵造的圍門在我出生前曾被英國人取走,直至我五歲時經鄧伯裘伯伯多番斡旋,才得以交還重裝。除圍村外,錦田還有很多祠堂、廟宇和書室,是我們兒時經常流連的地方。

圍村有不少傳統習俗,而我第一個參與的儀式,就是每年農曆正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清樂鄧公祠舉行的點燈儀式。從十二日起,族中新生男丁都有一個代表他的燈盞燃點在祠堂的大燈籠內,爸爸也在我出生後的首個正月為我點燈。至十五日,媽媽預備好丁粥和吉祥菜餚在祠堂內宴請族中長輩。自此,我的名字便加進族譜,正式確立在族中的身份。

吉慶圍

吉慶圍於明成化年間(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興建,圍牆於清初建成,四角有炮樓和槍眼,圍門裝有一對連環鐵閘,四周曾有護城河圍繞。一八九九年英國接管新界時強行將鐵閘拆去,其後鄉紳鄧伯裘向港府極力爭取,鐵閘終於在一九二五年送還重置。

清樂鄧公祠

清樂鄧公祠建於明末清初,以紀念鄧族粵派第十七世祖鄧清樂,屬三進兩院的青磚建築。祠堂一直是鄧清樂後人用作祭祖、節慶活動和宗族聚會的場所,族人每年農曆正月十二日至十五日會在祠堂為新生男丁舉行點燈儀式。

你們好,我是瑪莉,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

一九二三年,我在西營盤西邊街的贊育醫院出生。贊育醫院是香港第一間華人產科醫院,助產士都接受過西醫產科正統訓練,口碑載道,因此我和弟妹都在這裏出生。

我們住在灣仔石水渠街72號的唐樓。石水渠街原來有一條石水渠,從玉虛宮後的山坑引山水流入。在自來水還沒有普及時,街坊都在這條水坑取水洗澡、洗衣和飲用。我曾經和阿姨往山上走,山水愈高愈清澈,也從遠處看過那幢紅牆綠瓦的禧廬。

戰前的唐樓沒有水廁,清潔工人在午夜時來收集糞便,俗稱「倒夜香」,我家的木樓梯上寫著的數字和符號便與「倒夜香」有關。糞便隨後會由糞船運往內地做肥田料。

舊贊育醫院

舊贊育醫院建於一九二二年,是香港第一所華人產科醫院,屬新古典主義的紅磚建築。醫院其後曾用作香港大學婦產科的教學及實習醫院,一九五五年醫院遷往新址,建築物於一九七三年改用為西區社區中心。

石水渠街72至74A號藍屋

藍屋建於一九二零年代初,是四層高的磚木建築,下舖上居,其中一間店舖正門保存著一八六七年的「華陀醫院」石額。藍屋正面有懸臂式露台,露台配以幾何圖案的熟鐵扶欄,藍屋藍色外牆已成為灣仔區的地標。藍屋和附近的唐樓建築現正以「留屋留人」的模式,活化為集居所、餐飲服務、文化及教育活動於一身的項目,名為「We嘩藍屋」,於二零一七年完工。

玉虛宮

玉虛宮建於一八六三年,以供奉北帝,祈求庇佑水陸居民。廟宇為兩進建築,屋脊飾有精緻的石灣陶塑,正門石額「玉虛宮」三字出自清朝名將張玉堂手筆,廟內供奉一尊鑄於萬曆三十二年(一六零四年)的北帝像,彌足珍貴。

景賢里(禧廬)

禧廬約建於一九三七年,為香港半山區罕有的華人大宅,一九七八年易手後改名為「景賢里」。景賢里糅合中西建築特色,屋頂以中式琉璃瓦鋪砌,屋體則以鋼筋混凝土及紅磚建造,配以精巧的水磨石和灰塑裝飾,屬同類建築的佳作。

圖片


  • 吉慶圍

  • 吉慶圍圍牆及正門

  • 吉慶圍圍牆、炮樓及護城河

  • 清樂鄧公祠

影片


  • 錦田清樂鄧公祠點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