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最近瀏覽

持攝影機的青年

於五、六十年代成長的香港青年,深受西方文化薰陶、感染,一班鍾情歐洲電影的文藝青年,仿效法國新浪潮幾位先鋒人物如高達、杜魯福等的做法,由編寫電影評論,到拿起攝影機當鋼筆,盡情拍攝實驗電影去言志或紀錄。多位《中國學生周報》的核心人物如羅卡、林年同、石琪、金炳興等人,於1967年組織並成立大學生活電影會(簡稱大影會)。他們一方面用攝影機拍下自己的電影短片,一方面舉行作品發表會,向大眾公開放映他們的電影作品,以表示實驗電影絕非純粹個人的玩意,而是有欣賞價值。

大影會成立掀起香港實驗電影第一浪潮。這批持攝影機拍攝的年輕人,如何藩、羅卡、吳宇森、石琪、吳承歡等,對當時主流電影非常不滿。他們深感片廠的大製作「橫行霸道」,扼殺小規模電影的空間,而電影的品味奇差,不是打打殺殺就是情情愛愛,脫離社會現實。因此,他們在短短幾年間各自拍了不少實驗電影,除少量是八毫米的作品,大部份均為十六毫米的黑白電影,如石琪與吳宇森合導的《死結》(1969)。他們希望藉實驗電影向主流電影顯示實力,並促使互相影響,提升香港整體電影質素。

在龐大的主流電影市場中,這班青年拍的十六毫米黑白實驗電影帶有越級挑戰的意味。他們偏好十六毫米黑白片有幾個原因:一來十六毫米較接近主流的三十五毫米電影拍攝,拍十六毫米令他們較容易打入主流的制度,繼而在制度裏發揮影響力,再謀求突破;二來黑白片是當時歐洲藝術電影的重要媒介;而且十六毫米的黑白片在製作費上較為便宜,對一班貧苦的文藝青年來說,是最實際的考慮。

1967年至1971年是香港實驗電影的萌芽階段,也是這班年輕人的摸索期。他們經過這幾年的磨練,不少人進入主流電影圈工作,後來更多在影視圈、電影文化界、教育界等赫赫有名、獨當一面。這個浪潮隨着1971年大影會宣佈解組後迅速回落。至同年年底衞影會成立,另一個浪潮隨即再起,繼而進入八毫米彩色實驗電影的年代。

圖片


  • 陳坤揚、羅卡與石琪攝於六十年代

  • 《意外》(1967)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