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訪問

公文及證明文件

  • 檢視
  • 中藥訂貨單 (2)
    廣華醫院中醫部訂貨單
    1982年
    東華三院文物館藏
    從這份中藥提貨單據可見中藥供應商為香港廣永昌葯行。
  • 廣華醫院中醫部門診處方箋
    廣華醫院中醫部門診處方箋
    約1980年代
    東華三院文物館藏
    求診者為18歲女生,自13歲起雙腳行路時感疲倦乏力。廣華醫院的醫師先觀察其症狀,作詳細診斷後才擬定内外兼施的治療方法,一絲不苟。
  • 上環太平山街2號租單
    上環太平山街2號租單
    1910年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上環太平山區為華人的聚居地,該區滿佈中式樓房,衞生環境惡劣。1894年鼠疫爆發期間,該區出現大批病者,後來政府清拆該區的建築物,以改善衞生情況。重建後的太平山區,部分地方開闢成以港督卜力爵士命名的「卜公花園」。
  • 潔淨局發出的通知書
    潔淨局發出的通知書
    1903年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這是潔淨局發出的通知書,認為押把顛(鴨巴甸)街44號4樓的居住環境過於擠迫,要求業主於一個星期內減少居住人數。政府為改善華人居住區的衞生問題,於1903年的衞生條例中列明每位成年人平均佔地要有50平方呎,並要求所有房子至少有550立方呎空間,以便空氣流通,否則即屬違法。
  • 種痘通知書
    種痘通知書
    1947年
    東華三院文物館藏
    香港自開埠以來,天花病一直流行。1907年,東華醫院向政府申請把原用作收容疫症患者的西環分局疫病院改建為東華痘局,專門收容天花患者,並於1910年啟用。1938年,政府收回痘局,改作傳染病院,並發放50,000元予東華,以作補償。痘局的拱門及奠基石現仍安放於堅尼地城西寧街巴士總站休憩處。
  • 請求安排接種牛痘的函件
    荃灣紳民致理民府的函件
    1918年
    東華三院文物館藏
    20世紀初期,接種牛痘疫苗預防天花已相當普遍。查東華醫院自創院已有贈種牛痘服務。政府對東華醫院的種痘工作給予相當高的評價。1918年2月,政府收到全灣(即荃灣)紳民來信,請政府派痘師到該區為兒童接種牛痘,華民政務司遂把函件轉交東華,促其辦理。
  • 廣華醫院增加經費來源的函件 (1)
    華民政務司致東華醫院函件(1914年第一百七十號)
    1914年
    東華三院文物館藏
    1914年12月18日,廣華董事局接獲華民政務司來函,表示明白廣華醫院經費不敷,希望當年總理能設法維持,盡力籌募經費;又認為香港文武廟嘗產撥交東華醫院管理,有顯著成效,遂應坊眾要求,把油麻地天后廟移交廣華醫院管理,以增醫院經費。
  • 廣華醫院增加經費來源的函件 (2)
    華民政務司致東華醫院函件(1920年第七號)
    1920年
    東華三院文物館藏
    1914年12月18日,廣華董事局接獲華民政務司來函,表示明白廣華醫院經費不敷,希望當年總理能設法維持,盡力籌募經費;又認為香港文武廟嘗產撥交東華醫院管理,有顯著成效,遂應坊眾要求,把油麻地天后廟移交廣華醫院管理,以增醫院經費。
  • 捐款予廣華醫院的函件
    隱名捐款者致東華函件
    1922年6月10日
    東華三院文物館藏
    1922年4月,有隱名女士先後慨捐50,580元,要求廣華醫院辦理施贈中藥。東華總理深感其誠,遂為此事續籌募7萬餘元,又設立基金生息,辦理施贈中藥。翌年更用該項基金,以6萬元購得油麻地新填地街202號至220號舖10間,月租為505元,用作施贈中藥經費。
  • 東華東院自理房收條及單據 (1)
    東華東院自理房收條
    1952年
    東華三院文物館藏
    自理房即現在的私家病房。當時東華三院的留醫床位分自理和免費兩種,自理房又分頭、二、三等,所有應收的費用,均有清楚列明。1952年,東華東院的三等自理房床位收費為每天港幣4元,伙食費每天為港幣2元。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