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訪問

戲劇品種日趨多元化

  • 檢視
  • 1984年《香江歲月》首播記者會
    香港電台共製作了三輯《香江歲月》,第一、二輯於1984至1985年間播出,第三輯於1996年播出。圖為1984年《香江歲月》首播記者會。
  • 1980年《歲月河山》之〈阿花別哭〉劇照
    《獅子山下》的成功鼓舞了香港電台電視部陸續推出其他戲劇,當中《溫馨集》、《屋簷下》、《歲月河山》、《香江歲月》、《小說家族》、《香港香港》及《人間有情》等都是描寫不同香港人遭遇的實況劇。圖為1980年《歲月河山》之〈阿花別哭〉劇照,此集由陳燭昭導演。
  • 1981年《香港香港》之〈霸王別姬〉拍攝現場
    《獅子山下》的成功鼓舞了香港電台電視部陸續推出其他戲劇,當中《溫馨集》、《屋簷下》、《歲月河山》、《香江歲月》、《小說家族》、《香港香港》及《人間有情》等都是描寫不同香港人遭遇的實況劇。圖為《香港香港》之〈霸王別姬〉拍攝現場,(右起)導演羅啟銳與飾演霸王的余家倫;〈霸王別姬〉由李碧華編劇、羅啟銳導演,1981年。
  • 1987年《小說家族》之〈男燒衣〉劇照
    《獅子山下》的成功鼓舞了香港電台電視部陸續推出其他戲劇,當中《溫馨集》、《屋簷下》、《歲月河山》、《香江歲月》、《小說家族》、《香港香港》及《人間有情》等都是描寫不同香港人遭遇的實況劇。圖為1987年《小說家族》之〈男燒衣〉劇照;〈男燒衣〉改編自李碧華小說,由羅卓瑤導演。
  • 1977年《小時候》劇照
    1977年推出的《小時候》故事深入民心。以兒童為主角的《小時候》,第一輯由單慧珠執導,成功從兒童視角,記錄了香港七十年代末一段既屬兒童亦屬香港的純真光陰。王書麒及路家敏於劇中飾演一對天真可愛的小兄妹。
  • 1991年兒童劇《柏林週記》劇照
    香港電台於七十年代已開始製作兒童劇。1977年推出的《小時候》成功從兒童視角記錄了香港七十年代末一段既屬兒童亦屬香港的純真光陰。隨後的兒童劇尚有《陽光下的孩子》、《晴天雨天孩子天》和《柏林週記》等。圖為1991年兒童劇《柏林週記》劇照。
  • 2000年《青春@Y2K》劇照
    隨着香港的新生代逐漸成長,港台劇集的題材亦有所轉變。1999年,香港電台首次推出青春劇《Y2K前的暑假》,以青年學生的成長為內容。要角全部起用年輕新演員,推出後反應熱烈,由是開創了「Y2K青春劇」系列。而多位在劇中出道的新人如方力申、蔡卓妍、余文樂、唐詩詠等在演藝界都有理想的發展,香港電台亦成為香港影視界台前幕後的孵化器。圖為「Y2K青春劇」系列之一的《青春@Y2K》劇照(2000年)。
  • 2017年《沒有牆的世界6》劇照
    《沒有牆的世界》是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紀錄片,第一輯於2010年首播。圖為2017年《沒有牆的世界6》劇照,此輯節目一連十集,由卓健欽編導,內容圍繞殘疾人士參與體育活動時遇到的情況,其家人、朋友以及社會可以如何幫助他們,與他們同行。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