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訪問

工序(一)

  • 檢視
  • 縫製長衫的工具:竹制唐尺 (1)
    竹制唐尺
    一九一零至一九五零年代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縫製長衫的步驟,首先是為客人度身。由於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根深蒂固,長衫師傅至戰後初期仍以硬尺度身;硬尺與顧客身體有一定距離,全賴師傅的目測和經驗,才能造出讓顧客滿意的長衫。
    南來香港的上海裁縫初期仍用上海裁尺,後改用廣東裁尺(即唐尺);前者一尺長13.59英寸,後者長14.67英寸;有以竹、木、鐵或銅製。
  • 縫製長衫的工具:竹制唐尺 (2)
    竹制唐尺
    一九一零至一九五零年代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縫製長衫的步驟,首先是為客人度身。由於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根深蒂固,長衫師傅至戰後初期仍以硬尺度身;硬尺與顧客身體有一定距離,全賴師傅的目測和經驗,才能造出讓顧客滿意的長衫。
    南來香港的上海裁縫初期仍用上海裁尺,後改用廣東裁尺(即唐尺);前者一尺長13.59英寸,後者長14.67英寸;有以竹、木、鐵或銅製。
  • 縫製長衫的工具:竹制唐尺 (3)
    竹制唐尺
    一九一零至一九五零年代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縫製長衫的步驟,首先是為客人度身。由於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根深蒂固,長衫師傅至戰後初期仍以硬尺度身;硬尺與顧客身體有一定距離,全賴師傅的目測和經驗,才能造出讓顧客滿意的長衫。
    南來香港的上海裁縫初期仍用上海裁尺,後改用廣東裁尺(即唐尺);前者一尺長13.59英寸,後者長14.67英寸;有以竹、木、鐵或銅製。
  • 縫製長衫的工具:軟唐尺
    軟唐尺
    一九六零至一九七零年代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長衫師傅在五十年代開始使用軟尺,增加準確度,對縫製貼身長衫很有幫助。軟尺兩面的尺度不同,紅色為英寸,黑色為唐寸。
  • 縫製長衫的工具:粉線袋
    粉線袋
    一九六零至一九七零年代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粉線袋是一個小皮囊或布袋,兩端開口處以粗線紮緊,內藏色粉,用數根棉線撚成一條較粗的棉線貫穿其中。使用時,把沾滿色粉的棉線從袋中抽出,便可以在布料上彈出粉線痕,然後依粉線來裁剪。裁縫師傅都備有幾個不同顏色的粉線袋,用於不同顏色的布料。
  • 縫製長衫的工具:三角形粉餅
    三角形粉餅
    一九六零至一九七零年代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無論是繪畫紙樣或在衣料上打樣都會用這種粉餅。粉餅有不同顏色,粉線袋內的色粉多由粉餅捏碎而成。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