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貨幣
最近瀏覽

二次大戰後的香港貨幣

二次大戰結束後,由於戰前的硬幣多已被日軍收集,運回日本熔作金屬原料,香港市面一度嚴重缺乏硬幣,港府遂發行面額由一仙至一元不等的紙幣應急。鑄有喬治六世肖像的硬幣要到一九四八年才恢復發行。至一九五五年幣面換上伊利沙伯二世肖像。在一九七零年代,港府改革硬幣,除了新增硬幣的面額外,亦檢討原有硬幣的大小和重量。至於紙幣,在一九七零年代亦經歷較大轉變,包括有利銀行最後一次發鈔,還有滙豐和渣打銀行發行一千元紙幣。到了一九八零年代,滙豐和渣打銀行開始發行二十元紙幣,並逐步除去所有鈔票上的「殖民地」色彩。這批新鈔票更首次在香港印製,負責印刷的是當年德拉魯公司在香港成立的分廠,即今天的香港印鈔有限公司。

戰後的香港硬幣

香港戰前流通的銅鎳合金硬幣或鎳幣,由於其原料價值大大超出貨幣面值,結果在日佔時期大都遭日軍運走熔掉,作為製造武器裝備的原料,導致香港市面的輔幣嚴重短缺。所以在一九四五年英國重新接管香港時,香港市面已沒有硬幣流通,至一九四八年港府才恢復發行硬幣。由於一仙在戰後已改用紙輔幣,所以一九六零年一元硬幣重新推出時,香港流通的硬幣共有五仙至一元四種面額。自一九七五年起,港府接納「硬幣檢討委員會」的建議,重新發行二毫並增加二元和五元兩種新貨幣,硬幣面額增加至七種。同時,港府首次發行面額一千元的紀念金幣。

戰後的香港紙幣

在二次大戰後,滙豐和渣打銀行於一九四六年重新發鈔。緊隨其後的有利銀行,在戰後只發行一百元鈔票和五百元鈔票。然而一九七八年有利銀行的發鈔權被取締,此後至一九九四年以前,本地只剩下兩家發鈔銀行。鈔票方面,五元鈔票在一九七六年停止發行,而二十元鈔票及一千元鈔票則分別於一九八五年和一九七七年起,開始在市面流通,至此市面上的鈔票有十元至一千元共六種面額。在一九八三年美元聯繫匯率制訂後,發鈔銀行均以一美元兌七點八港元換購負債證明書,作為發鈔的儲備。政府紙幣方面,絕大部分已於一九六九年停用,只有一仙紙幣繼續使用至一九九五年。

圖片


  • 點算一毫硬幣

  • 燒毁十元舊鈔

  • 點算鈔票

  • 有利銀行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