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全真道堂科儀音樂的傳承

蓬瀛仙館是申報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申報團體,其道脈源自歷史悠久的廣州三元宮,是現存香港最早傳續全真龍門派「道德通玄靜」百字字派詩的全真道堂。現以蓬瀛仙館為例,展示香港道教儀式「經韻」傳承發展的其中一個面貌。

蓬瀛仙館歷史較長,往往是早年來港道侶談玄論道及棲身的地方,而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侯寶垣、鄧九宜兩位科儀名家均曾在蓬瀛仙館教授「經韻」、傳播科儀,先後培育多名高功法師和大批經生。

蓬瀛仙館創館初期只招收乾道,後於1966年修改章程,從「崇」字派開始兼收女弟子,此後乾(男)坤(女)兩道同習經懺,入壇誦經,人手不假外求。

1980年代起,蓬瀛仙館在科儀經懺人才的培訓上進入了新階段。首先是1985年,麥炳基道長在館內主持經懺講習班,以開班講學的形式傳授經懺科儀,超越了昔日傳統師徒之間秘傳的方式。由1992年起,更分期開辦經懺訓練班,招生對象已不局限於館內皈依弟子,一般善信和對道教文化有興趣的市民亦可報讀,從而培養出多名高功法師及大批經生,為香港全真道堂科儀音樂的傳承提供大批人才。

蓬瀛仙館除了妥善收集和保存廣州三元宮的歷史文物和資料外,在學者的協助下,還整理出六套科本樂譜,包括:《清微禮斗科》、《玄門開位科》、《玄門攝召科》、《關燈散花科》、《玄門啟師科》和《先天斛食濟煉幽科》。近十多年來,亦致力於製作道教科儀音樂的光碟和錄像,通過現代化的電子科技保留科儀音樂的音韻與影像。2001至2002年間,蓬瀛仙館更將科儀經懺傳播到新加坡贒當宮,使香港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傳播到東南亞地區,令香港全真道堂科儀音樂的發展立足於香港,傳播海外。

全真道堂科儀音樂於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圖片


  • 蓬瀛仙館新晉道侶集體領受度牒

  • 蓬瀛仙館經懺師生合照

  • 經懺訓練班授課情形

  • 展覽照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