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棚的特色
- 檢視


青衣真君誕的神功戲棚,是雙櫳頸「龍船廠」類型的戲棚。
「龍船廠」的屋脊與戲棚入口成縱向伸延,其外觀與過去存放龍舟的臨時竹棚相似。
「大金鐘」的棚頂屋脊與戲棚入口成横向伸延,外型仿照銅鐘的形狀搭建,因而得名。
蒲台島的天后誕神功戲棚搭建在懸崖上。
銅鑼灣摩頓臺盂蘭勝會戲棚。
在蒲台島建築中的戲棚,搭棚師傅必須先搭建穩固基台,才可在基台上進行其他的搭建工序。
「口傳心授系列 II: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展覽,重構戲棚場景一隅,陳煜光師傅製作。
錐,用以在鋅鐵片上扎出小孔,再以鐵線緊繫於竹棚上。
過去利用竹篾繫穩竹支與杉木,現在已改用尼龍篾。
戲棚以杉木作為根基,輔以竹枝穩固結構。
以尼龍篾拉緊竹枝與竹枝間的連接點。
一名搭棚師傅負責檢察整個戲棚的起始結構,確保水平。
一名搭棚師傅在戲棚的中軸線指示如何固定頂部的杉木和竹枝。
搭棚師傅正在棚頂搭建四個「簷篷」。
搭棚師傅合力用竹搭建金字形的戲棚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