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在香港
最近瀏覽

太平洪朝

  • 農曆正月十五至十六日

    太平洪朝是新界圍村一項古老風俗,現今只有粉嶺圍的彭氏、上水金錢村的侯氏和上水丙岡村的侯氏每年舉行。粉嶺圍和丙崗村在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日,金錢村在正月十八、十九日,其中粉嶺圍保留了「搶雞毛」的習俗,為香港所獨有。

  • 「洪朝」來源

    「洪」指洪水猛獸,寓意瘟疫、疾病、天災和人禍,「朝」是朝拜的意思。「洪朝」就是祈求神靈保佑,使居民和家畜皆得平安。今日的村民已不再受洪水猛獸威脅,亦不飼養牲畜,但他們沒有忘本,仍按習俗每年祈拜,希望風調雨順,人丁興旺。

    粉嶺圍村民在舉行儀式之前,先到三聖宮請出北帝、文昌和關帝等神靈到圍門前面的臨時神棚供奉。整個太平洪朝儀式由喃嘸師傅主持,並由八名稱為「神頭」(又稱「朝首」)的村民,代表粉嶺圍村向神靈祈求消災賜福。

  • 搶雞毛和扒船

    正月十五日早上十時許,村民將一隻公雞拿到圍門高處,拔其雞毛,從圓孔擲下,讓族人爭奪。由於雞毛數量不少,所以各人都有所獲。他們將雞毛帶返家中,等待「朝首」抬著紙船經過家門時,將雞毛連同其他象徵不潔的物品(如炭粒、相思豆和麻豆)和元寶香燭倒入紙船中。與此同時,一名穿上神將服(戴頭紅,穿戰裙)的「新年仔」,跟隨「朝首」到各家各戶祝賀。最後,村民將紙船和裡面的東西一齊火化。這個儀式稱為「扒船」,寓意送走災疫,迎來吉祥。

  •  
  • 洪朝儀式

    到了晚上,活動掀起另一個高潮。圍門對開的空地,一邊舉行元宵歌唱晚會,另一邊則由喃嘸師傅進行啟壇、發送賜福關文、祭煞、獻供等儀式,後者至凌晨才結束。喃嘸師傅在進行祭煞儀式時換上神將服,並不時吹號角,舉起法器,以示獲得神力,驅走邪魔。

  • 擲杯求平安

    正月十六日早上,「朝首」舉行擲杯儀式。所擲的「筊杯」共有三對,分別代表人口、是非和六畜,以預卜來年運程。粉嶺圍的擲杯方式很特別,一名「朝首」手捧笏板,上面擺放一對小筊杯(呈勝杯狀)、一對大筊杯(呈寶杯狀)和一對生豬腳(呈陽杯狀),向後拋擲。如果落地時出現同樣的擺放方式,表示人畜平安,沒有爭執,如有一對不符,則要重擲。此習俗令人想起舊日的農耕社會。

  •  
  • 劈沙羅

    早上十時,喃嘸師傅再次換上神將服,進行劈沙羅儀式。「沙羅」是一個吹了氣的豬陰囊(代表污穢物),喃嘸師傅一面唸經,一面將「沙羅」踢向不同地方,又倒下雞毛、炭粒和豆等東西,接著用斧頭把「沙羅」劈穿,代表除去惡運。最後「朝首」取走花燈的祝福彩紙和其他吉祥物,隨即火化花燈和人緣榜,再將神靈送回三聖宮,便結束兩日的太平洪朝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