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在香港
最近瀏覽

水仙爺誕

  • 農曆十月十日

    水神信仰昔日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很盛行,因為居民與海建立了密切關係。出海捕魚的漁民經常與大自然搏鬥,他們除了依靠傳統的技術和智慧外,亦需尋求信仰力量來支持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因此漸漸產生許多與海有關的神祇,以祈盼獲得庇佑,魚蝦大汛。

  • 水神信仰

    南方最普遍的水神(即海神)是天后,其次有洪聖、譚公、北帝和龍母,有些漁民社區還供奉朱大仙、水仙(或水僊)、海龍王和海神等。但隨着水上人遷居岸上,以往出現於漁民圈子的水神信仰已經式微,唯獨西貢滘西洲居民至今仍保留了鮮為外界所知的水仙爺誕。

  • 水仙爺廟

    從漁民口中得知,西貢滘西洲對出的牛尾洲曾有一間水仙爺廟,後來英軍在此區操炮,居民離開,因此棄置而頹圮。現今在滘西洲的洪聖古廟內,供奉了三位神明,正中有洪聖大王,兩側分別是水仙爺(紅臉有鬚持劍)和財帛星君,相信這座水仙爺像是來自牛尾洲的水仙爺廟。

  • 賀誕活動

    滘西洲的水上人大部分已遷往岸上生活,但每年農曆十月初十,仍有數十人按習俗乘船返回這個小島,為水仙爺賀誕。他們先入廟拜祭,並在供桌上擺放燒豬果品,奉獻神靈。我還看見有一名居民俯身穿越供桌底部的狹窄空間,以求轉運。這種行為與打醮期間村民彎腰穿過大士王腳下,有異曲同工之意思。

  • 求神寬恕

    上香完畢後,男性村民齊集廟內,由代表跪下在神靈面前擲杯。如果取得勝杯,表示神靈滿意他們今次的賀誕安排。如不成功,便要向神靈解釋不妥善的原因,譬如說某人未到而要求神靈寛恕,或茶酒不足而再加添,然後再擲,直至神靈滿意為止。

  • 漁民性格

    女性成員沒有參與廟內的擲杯活動,而聚集在廟旁炮製中午的膳食。有些婦女負責切雞和燒豬,有些則在廚房以大鍋烹調菜餚。忙完一輪後,七、八種菜色準備就緒,便在廟前空地擺放多張桌子,用以放置食物,而大家則站立進食,隨意走動夾菜,盡顯水上人無拘無束的性格。

  • 滘西洲神誕

    滘西洲最主要的保護神是洪聖大王,而島上最重要的節慶是農曆二月十三日的洪聖誕,那天無論水上人和客家人都會回來賀誕,及觀賞神功戲。但水上人並沒有忘記水仙爺誕,畢竟這位神靈也是他們及其先輩的心靈寄託。滘西洲洪聖誕值理會每年會撥出款項籌辦水仙爺誕,讓居民定期回來參拜,祈求順利,同時又藉著這個節日,給分散各地的村民多一次相聚機會。

  • 延續傳統

    香港的民間信仰一直沒有中斷過,在內地已經消失的水神崇拜,在香港仍然存在。觀察這些民俗活動,既可了解中國人的宗教觀念,同時亦可看到某個地方及其社群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