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在香港
最近瀏覽

歲晚酬神

  • 農曆十二月十五日

    傳統上在冬至之後,鄉村家庭會拜祭家中和社區內的神祇,以酬謝神明在過去一年的保佑。社區內的神祇以土地神最為普遍,它被視為有保護村民的作用。拜祭土地神的行為又稱「做社」,至今仍有鄉村以「做會」方式集合村民款項購買祭品,同時煮一頓佳餚給村民享用。

  • 祭祀土地

    從「社」字的寫法,可知有「祭祀土地」的意思。「社」在新界村民中又稱「大王」,與「伯公」同屬於土地神。大埔船灣有十一條客家村落,包括鴉山、井頭、洞梓、圍吓、散頭角、詹屋、李屋、陳屋、黃魚灘、蝦地吓和沙欄,自古以來便聯合起來,在農曆十二月十五日或前後舉行「酬神社」活動,而農曆正月十五日左右舉行「許神社」。

  • 七甲編制

    這十一條鄉村參考了傳統的保甲制度,分成七甲,合力舉辦歲晚和新春的做社活動。每年每甲委派兩人作為「社頭」,共同籌集資金購買祭品,於當日拜祭圍吓村社壇的大王爺,並在社壇旁邊的傳統爐灶生柴火炆豬肉,供各村村民享用。過去每戶要付一元「做份」,只限兩人到來吃炆豬肉。自從成立了新界大埔船灣聯村村公所後,現改由村公所出資,而且不限制參與人數了。

  • 客家炆豬肉

    昔日的村民在大王爺社壇旁宰殺生豬,利用附近的小河清洗然後煮食,但現今免得勞師動眾,已改到街市購買豬肉了。根據過去經驗,每次約有二百名村民到來,所以「社頭」準備了二百斤豬肉,分四次在大鍋中炆煮。期間又用豬內臟煮粥,名為「社粥」,給先來的人進食。

    客家人擅長炆豬肉,只見負責煮食的人加入蒜頭、豆豉、果皮、五香粉、豉油、蠔油和米酒等,多次攪拌,約四十五分鐘便炆出一鍋香噴噴的豬肉了。按大埔船灣聯村的傳統,豬肉中只加茨菰一種配菜。村民如想拌飯吃,便要自備帶來。

  • 席地進食

    是日上午十一時,村民陸續前來拜祭大王爺,之後在社壇對開空地等候。他們坐在小凳上,約十人圍在一起,中間沒有桌子。到了中午,四鍋豬肉先後煮熟,負責工作的村民在地上擺放了二十一個食盆,將茨菰和豬肉平均分配,再送到每一圍。

  • 根據傳統,村民席地而坐,身體不高於社壇,以顯示對大王爺尊重,因此每盆豬肉都要放在地上。這樣進食雖然不太舒適,但村民仍樂於維持這個傳統,同時顯示出眾人平等,不分尊卑。每年兩次的做社活動,成為了團結村民的象徵,讓大家有機會聚首一堂,閒話家常。

  • 聯盟的作用

    昔日的客家村民為了對抗大族,經常與附近的客家村落結合起來,組成有地緣色彩的聯盟,共同供奉庇護這些村落的大王爺。聯盟亦可號召村民參與大家關心的工作,像大埔船灣十一條村,在二○○九年合資八百多萬元重建了三宮廟。該廟始建於清初,位於蝦地吓,曾是村民酬神的地方,一九三六年被颱風吹毀後便荒廢,酬神活動亦因此移師鄰近的社壇進行。現今廟宇重新建立,但做社地點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