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在香港
最近瀏覽

軒轅黃帝祭祀大典

  • 農曆三月初三

    粉嶺安樂村於1925年曾興建了一所軒轅祖祠,供奉軒轅黃帝,同時亦作為村內各姓人士議事之公祠。其後廟宇失修,香火衰微,安樂村亦被政府列為工業區而要清拆。二十世紀末當地一位鄧氏居民購入業權,將祖祠重建為一幢七層高的黃帝祠,並於2006年開始每年舉行拜祖大典,弘揚祭祖之德,令到軒轅黃帝信仰復興,透過祭典還可讓我們認識中原流傳下來的古老禮儀。

  • 軒轅黃帝

    相傳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姓公孫,生於今天的河南省新鄭市軒轅之丘,故有「軒轅」之名。新鄭市古稱「有熊」,因此熊便成為了黃帝的象徵,粉嶺黃帝祠的大門便有兩頭白熊守護。

  • 地下大殿主奉軒轅黃帝,另外還供奉農業之神炎帝(神農氏)和至聖先師孔子等。六樓有佛教的三方佛和四大菩薩,亦有道教的「三清」和全真教三位祖師,顯示出這是一座供奉儒佛道三教的廟祠,可以迎合每一位善信的需求。

  • 拜祖大典在農曆三月初三舉行,相傳那天軒轅黃帝統一天下,成就偉業。他制定了國家的職官制度,帶領先民創文字、織絲帛、定曆律、造舟車、播五穀,和發明指南車等,開啟了輝煌的中華古代文明,因而受人景仰。

  • 傳統祭禮

    粉嶺黃帝祠的拜祖大典採用道教儀式,參照了河南省新鄭市的程序和禮儀,兩地均於同日早上9時50分舉行祭禮,寓意九五之尊。此時敲鐘九下,又擊鼓三十四響,前者代表中華民族傳統的最高禮數,後者代表中國的三十四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區。

  • 接著穿上黃袍的主禮嘉賓由禮生帶領下魚貫進入大殿,先行三跪九叩和上香,繼而由主祭上表,宣讀祭文,當中提到「夫業偉則永,德盛則昌,維我初祖,赫赫揚揚,根深葉茂,源遠流長,奠中華民族之初基,啟華夏文化之曉光」,盡顯崇敬之情。

    供桌上擺放了五牲(牛、豬、羊、雞和魚,除雞之外其他均以道具代替)、五穀和五果,祈求生活富足,每種供品都有不同顏色,代表傳統的五行思想。桌上還以九鼎八簋盛載不同食物,那是古時為天子而安排的禮制。其後嘉賓逐一獻上各種供品,包括香、花、燈、水、果、茶、酒、寶珠、花生和黃帝衣,排場莊嚴而隆重。

  • 餘慶節目

    拜祖大典儀式完結後便輪到舞獅舞龍出場,一方面參拜軒轅黃帝,另外亦為嘉賓表演。黃帝祠位處新界地區,因此效法宗族的「太公分豬肉」傳統,取其祖先賜食、福澤延綿之意,十多隻祭祀過的金豬即時切開給眾人分享,藉此團結各方宗親。從2008年的祭典可見,舉行一次所費不菲,黃帝祠因此決定每隔三或五年才舉行一次較大規模的拜祖大典,期間只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