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在香港
最近瀏覽

天后誕

  • 農曆三月廿三日

    全港數量最多的廟宇是天后廟,最重要的神誕亦非天后誕莫屬。在農曆三月廿三日那天,許多天后廟都有賀誕活動,除了上香參拜,有些地區還搭棚演出神功戲,或舉行會景巡遊,而規模最大的巡遊活動在元朗十八鄉,參加者數以千計,真正是一個人神共歡的節慶。

  • 大樹下天后古廟

    元朗十八鄉天后誕的活動分有三個部分,包括參神、巡遊和抽花炮。在正誕前一晚,已有大批善信湧至大樹下天后古廟上頭炷香,花炮會成員亦陸續到來,施展看家本領表演,直至深宵。踏入天后誕子時(即晚上十一時),元朗十八鄉的鄉紳、村代表和花炮會負責人齊集廟內參拜,又朗讀祝文,祭祀神靈。

  • 始建於乾隆年間的大樹下天后古廟,是一列七間的建築群,長久以來是十八鄉鄉民的議事、娛樂和教育中心,亦是元朗最重要的天后廟。正誕日的會景巡遊以該廟為終點站,並在該處舉行抽花炮儀式。

  • 會景巡遊

    元朗的神誕巡遊屬於新興風俗,1963年才開始。鑑於以往的花炮會各自抬祭品前往大樹下天后古廟參拜,引致交通擠塞,時任元朗理民官的鍾逸傑便與十八鄉的鄉紳商討,每年集中所有花炮會一起巡遊,由此首倡天后誕巡遊活動,吸引大批市民到來參觀,成為香港一年一度的盛事。

  • 2010年有三十支隊伍參加巡遊,共四千多人,大部分來自花炮會。他們於早上十時由元朗鳳翔路小巴站和建德街停車場起步,沿教育路轉入元朗大球場,期間在多處地方停下表演,給周圍的市民欣賞。節目有舞龍舞獅和舞麒麟,又有潮州英歌舞、民族花鼓舞和樂隊步操等。較特別的是元朗菜農花炮會,派出一些年僅四、五歲的小孩子,打扮成農夫村姑模樣,反映上一代的農村生活。

  • 全港最高花炮

    表演過後,參與抽花炮活動的人經馬田路和大樹下東路前往大樹下天后古廟,最後一隊抵達時已是下午二時多了。元朗十八鄉設有三十座花炮,每座花炮的正中位置都供奉了天后像,如同神靈的行宮。花炮會每年要製造一座新炮送還廟宇,然後在正誕日重新抽籤分配。其中第三炮「丁財兩旺」被認為最好意頭,周圍的吉祥裝飾特別豐富,高二十多呎,堪稱全港之冠,因此各花炮會都希望取得此炮而歸。

  • 抽花炮儀式

    過去用搶花炮的方式來決定某座花炮誰屬,但因經常發生衝突,1949年十八鄉鄉事委員會成立後,經全體村代表通過,改以抽籤方式進行。

  • 各花炮會抵達廟宇後,一眾鄉紳便到廟宇以神轎請出天后的行身像,放置在對開的天后亭內,然後由元朗民政事務專員、地政專員和警務處總警司負責抽炮儀式。他們先從幾千張炮票中抽出花炮會的名字,合共三十個,然後再由花炮會的代表抽出號碼,結果當然以抽得第三炮的歡呼聲最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