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在香港
最近瀏覽

樊仙誕

  • 農曆五月十六日

    風俗是動態的,隨著社會而演變。當風俗獲得社區成員重視,便會愈來愈興盛,反之則轉趨沒落,大埔碗窰鄉的樊仙誕便是一個正在消逝中的節誕。碗窰有全港唯一的樊仙宮,平日香火稀少,即使在農曆五月十六日的樊仙誕,到來拜祭的村民亦不多。

  • 樊仙宮

    樊仙宮位於上碗窰村,是一座兩進式建築物。裏面供奉的樊大仙相傳原有兄弟三人,名叫樊一郎、樊二郎和樊三郎,是燒造陶瓷器的祖師。此信仰由客籍馬氏族人從廣東長樂縣(今五華縣)帶來,他們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向文氏購入碗窰的窰場,由於經營得法,規模日漸擴大,馬氏十六世祖馬彩淵於是回鄉恭請樊仙(只有一位)到來坐鎮,以庇佑窰工,令瓷器生產順利。

    今日的樊仙宮應在乾隆年間興建,正廳的木匾於乾隆庚戌年(1790年)雕造,距今二百多年。該廟由碗窰鄉十條村共同管理,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 陶瓷中心

    碗窰鄉自明代開始便是製作青花瓷器的地方,遷界期間一度荒廢,復界後由馬氏族人接手,生產的青花瓷器享譽粵港,甚至遠銷至東南亞。到了民國初年,廣東沿海的窰場推出價廉的產品,造成競爭,加上大埔優質的瓷土礦差不多已被開採殆盡,1932年終告停產。窰場廢置後,從事此行業的村民紛紛轉行,至今再沒有後人製造瓷器了。

  • 窰場遺址

    窰場後來被泥土和野草掩沒已消失,區域市政局在1995年和1999年委託考古學家進行了兩次發掘,發現仍留存不少遺蹟,包括礦坑、水碓作坊、碾磨作坊、陶洗池、製坯作坊和龍窰等,呈現由採礦到入窰裝燒等各項工序,在中國陶瓷考古史上十分罕見,因此亦已被列為法定古蹟,但一直未見修復。

  • 賀誕式微

    雖然陶瓷業已經式微,但碗窰鄉十村仍在每年農曆五月十六日慶祝樊仙誕。其附近有一間武帝殿,村民在農曆五月十三日慶祝關帝誕。由於兩個誕期接近,因此結合一起賀誕,一連演出五夜四日的神功戲,熱鬧非常。

    其後參與的村民愈來愈少,原因之一是政府在大埔收地,清拆了部分村落,許多村民上樓居住,因此停止捐錢賀誕。結果經費短缺,人手不足,到1987年便取消演戲。又由於懂得有關習俗的老人家相繼逝世,故近年只進行簡單的儀式賀誕。

  • 正誕當日上午,只有十多名村民帶備燒豬、生果、壽包等到來為「阿公」(即樊仙)賀壽,他們主要是碗窰上村和下村的馬姓村民,賀誕經費來自樊仙宮的香油錢。新一代村民對樊仙信仰的興趣不大,可能因為他們跟陶窰生產已沒有什麼關係了。

    當下一代人不再堅持慶祝樊仙誕,這個活動就會消失了。須知辦一次酬神活動,既要大量人手,又要充足經費,如非社區成員齊心協力,很難把活動搞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