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女子教育

專題故事
戰前女子教育
戰前香港女孩的讀書機會較男孩少,但絶非只有富家女才可上學。其實,女子教育歷史悠久。戰前有修女興辦孤兒院,照顧無依女孩,讓她們接受教育。女青年會和一些傳統名校亦為窮家女孩辦識字班。華人興辦的女私塾或私立中學招收中下層女生,除教授古文和中國文化,有些更傳揚民族意識。教會辦的女書院,除教授西方知識文化,有些還以吸納女生獻身教會為辦學目標;有些教會學校則為中上層女性提供雙語及中西文化教育。早期的女子教育側重文化及品格培養,隨著社會進步,愈來愈多受過教育的女性在畢業後謀職,教師和護士是當年女性的主要職業。同時,不少早年曾接受師範訓練的女性興辦私塾或學校,為培育香港的下一代略盡綿力,但她們興辦的學校往往容易受制於家庭因素,部份學校最終結業,部份則與其他學校合併。這些無名的學校雖然沒有文字記載,卻永遠存活在那些已發黃的照片,或年長一輩的記憶中。 
 
最近瀏覽
戰前家人對女兒當教師的看法
趙梁惠昭

趙梁惠昭的外祖父讓在家排行第四的生母與五姨,在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上官立女子漢文師範學堂,她們考獲第一屆官立女子漢文師範學堂文憑畢業,但外祖父認為「不窮不教學」。



標題 戰前家人對女兒當教師的看法
資料類別
特藏
登錄號碼 TW-LWC-FS-005
戰前已婚女性辦學受制家庭因素
趙梁惠昭

趙梁惠昭生母懂英文,曾在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小學部任教中文。生母婚後曾辦端蒙學校任校長,該校位處中環安慶臺的單邊房屋連天台小屋共3層,設中文小學及初中班。後來父親患上喉嚨癌,生母為了照料父親結束學校,將端蒙學校的學生轉往近堅道太子台的勉然學校。



標題 戰前已婚女性辦學受制家庭因素
資料類別
特藏
登錄號碼 TW-LWC-FS-004
戰前女性辦私塾
黃慕恩

黃慕恩的外祖母讀過文言文,長大後在永樂街樓高一層的樓宇開辦連住宿的私塾。外祖母在自己開辦的私塾教授《三字經》,黃慕恩在該私塾上學1年,便曾讀《三字經》。外祖母年老時,聘請一位女教師協助,這位老師曾在該私塾當黃慕恩的老師。外祖父母退休,得到他們的妹夫和兩個女婿贈送一座九龍城的古老大屋連花園,黃慕恩在那大屋成長。



標題 戰前女性辦私塾
資料類別
特藏
登錄號碼 TW-WMY-FS-001
戰前女性開辦職業學校
黃慕恩

黃慕恩父親去世後,母親在彌敦道開辦秀芳女子職業學校。學校由一位合股的女老師教授繡花、國畫、梳織等。秀芳女子職業學校因收生不足沒有出路,只辦到初中課程。秀芳女子職業學校後來合併於西南中學,設校於何文田,改稱西南女子中學分校,西南中學的校長兼任西南女子中學分校校長。母親在西南女子中學分校教小一、二中文。西南女子中學分校由三年級至初中三有算術、英文、國語(即今日的普通話)等科。黃慕恩跟年紀最輕的姊姊在該校讀到初中。母親在西南女子中學分校教書至香港淪陷,逃回故鄉。



標題 戰前女性開辦職業學校
資料類別
特藏
登錄號碼 TW-WMY-FS-002
戰前天主教學校獲培養成為修女的學生
馬皓芺

德貞女子中學每班約有10名學生,當中2至3名同學是修女學生,學校對她們特別嚴厲。小息時,修女學生不准與其他同學傾談,恐怕她們受其他學生的影響,日後不當修女。



標題 戰前天主教學校獲培養成為修女的學生
資料類別
特藏
登錄號碼 TW-MHF-FS-001
戰前女子中文中學的初中英語課程
梁玉珍

麗澤女子中學由譚惠芳老師的妹妹教授英文,上課時學生看英文故事書,學習查字典、英文詞語及作句。惟麗澤女子中學是中文中學,不著重英文科。



標題 戰前女子中文中學的初中英語課程
資料類別
特藏
登錄號碼 TW-LYJ-FS-007
略述戰前女子中文中學的初中課程
梁玉珍

麗澤女子中學的代數老師是譚惠芳,譚老師因為沒有教畢整部代數課本,所以梁玉珍在香江中學讀高中二課程時,出現銜接的困難。地理老師是葉若昭副校長,她講課清晰,加上梁玉珍上課留心,回家不用溫習,課程內容包含中國地理。教中二、中三的英文科主任是譚惠芳老師的妹妹,畢業於香港大學。對於外國歷史課,梁玉珍只對十月革命及路易十六有印象。當時學生害怕老師。



標題 略述戰前女子中文中學的初中課程
資料類別
特藏
登錄號碼 TW-LYJ-FS-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