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區
- 檢視


圖中位於何文田平房區前的街道是楠道。楠道後來加以延長及擴闊,並於1966年改名為公主道。
牛頭角平房區(又稱為復華村) 坐落於山坡上的一個角落,區内的平房建得頗爲密集。
位於東頭平房區的博愛村。博愛村早於1950 年建成,共有129棟房屋,930名居民。該村一如許多平房區那樣,由一些基督教志願組織興建。1970年代初期,鑑於興建美東邨的緣故,博愛村部分的範圍需要清除。餘下部分亦於2000年代初期被清拆,用以騰空建造公共房屋 。
東頭平房區內的博愛村由以水泥所鋪成的樓梯相連,旁邊的斜坡亦有混凝土覆蓋及保護。
位於山坡上的柴灣平房地處郊區,被濃密的樹木包圍。
調景嶺的平房區遍佈於海灘旁的山丘上。
東頭平房區內的培民村,該村在2000年代初期被清拆。
東頭平房區內博愛村的其中一部分位於主要街道旁,公共交通工具可以直達該區。
楠道將何文田平房區分爲兩邊,圖右上方為培正中學。
何文田平房區即將被清拆前的面貌。
調景嶺平房區於1996年被清拆,重建成為將軍澳新市鎮的部分。左上方為一個拆船工場。
建於山坡上的大窩坪平房區,現址為畢架山花園(二期)。
大窩坪平房區旁的馬路可供汽車和行人使用,並有公共交通工具行駛。
1950年代,京士柏和何文田之間湧現了大量平房區和「特許徙置區」等形式的村落,包括治民東、中、西村,山村、迦密村、文華村、保民村、保民北村、何文田村和信望村等。及至1960年代結束,所有村落亦被悉數清拆。現時的何文田邨、愛民邨和俊民苑均座落該區之上。
牛頭角平房區,又稱為復華村。現時樂華邨部分的範圍座落該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