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寮屋
- 檢視


這些沿海地區缺乏垃圾和家居污水處理的設施,衛生狀況十分惡劣。除了廢棄物外,家居污水常與排泄物混合,從木屋排放出來。
位於大埔元洲仔的棚屋,棚屋區後方建有一條公路。此處於1970年代終期被清拆,用以發展大埔新市鎮。
位於大埔元洲仔的棚屋和水上寮屋,水面上可見各種由居民排出的污染物。
青山灣的棚屋區位於一條馬路及行人路旁。
鯉魚門三家村避風塘建了密集的棚屋、水上寮屋和陸上寮屋。
大澳棚屋區的衛生條件不佳,棚屋旁的水面及泥灘上充滿垃圾及污水。背景為樁圍漁網。
幾乎每所大澳棚屋都繋有居民的漁船。
位於牙鷹洲與青衣島之間避風碇泊處的棚屋。1970年代中期,數千名居民在那兒生活。
位於柴灣的棚屋和水上寮屋。背景為柴灣邨,圖左方一幢高樓快張落成。
位於梅窩的棚屋和吊橋。
位於青山灣的水上寮屋。背景可見友愛邨和安定邨正在施工。
長沙灣填海工程在1960年代終期完成。背景為長沙灣蔬菜及魚類批發市場、屠宰場和造船廠。
一名婦女劃著小艇,在油麻地避風塘水上寮屋之間的水道上穿梭。
油麻地避風塘水上寮屋後方的岸上,已建有不少高樓大廈。
油麻地避風塘停泊著高密度的水上寮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