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為嶺南印學發展的重鎮
- 檢視


1958
易越石(1912-2007)
石(壽山 / 青田 / 昌化)
縱3厘米;橫3厘米;高8.1厘米
印文:李祖佑印
邊款:祖佑先生對金石書畫造詣深湛且精篆刻,業西醫者能有如此成就者,海內外僅君一人而矣。戊戌四月為余港第九年,欣逢李府盛會集同道廿餘人於一堂,並商討第一次聯合展覽事,誠為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因索石為刻。此印籍訂金石之交,並希教正,以收良師益友之效,越石誌贈。
1958
易越石(1912-2007)
石(壽山 / 青田 / 昌化)
縱3厘米;橫3厘米;高8.1厘米
印文:李祖佑印
邊款:祖佑先生對金石書畫造詣深湛且精篆刻,業西醫者能有如此成就者,海內外僅君一人而矣。戊戌四月為余港第九年,欣逢李府盛會集同道廿餘人於一堂,並商討第一次聯合展覽事,誠為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因索石為刻。此印籍訂金石之交,並希教正,以收良師益友之效,越石誌贈。
1872
徐三庚(1826-1890)
縱3.9厘米;橫2厘米;高2.5厘米
印文:弢園藏
邊款:紫詮老友審之,壬申中秋,將之五羊城,道經香港製此,上虞徐三庚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