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九龍十三鄉」的牛頭角村,則在六十年代被拆。
牛頭角村原是一條有百多年歷史的小村落,住有盧、李、廖、申、繆等姓的客家人。清朝時,牛頭角、鯉魚門、茜草灣和茶果嶺都有石礦場,那時候人們稱之謂「四山」。牛頭角村的村民便以打石和種田,度過了許多日子。
戰後,政府先後收回牛頭角村的耕地,用以擴建馬路。1966年,政府清拆牛頭角村。拆村當日,村民高舉橫額反對,誓言與祖屋共存亡。但工人很快便把百幾間的屋宇剷平。事後,有些村民遷到油塘,有些則在九龍灣自行搭屋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