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香港電影的兵器世界
最近瀏覽

在許多電影如《少林三十六房》(1978)、《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1992)都有道具棍出現,棍頭按不同動作設計而有所不同。南方有兩種握法與打法有別的棍:一種叫「單頭棍」,棍頭略幼而棍尾較粗,一般長約八至九呎;另一種叫「雙頭棍」,棍的兩頭粗幼相等,長度約高至人的眉頭,故又叫「齊眉棍」。

大刀(上)及棍(下)
棍是功夫片常見的道具。這支棍長度較短,重量較輕,方便演員使用之餘亦顧及安全。

槍棍同源

原始人類尚未發展工藝,自衞時以隨處可得的樹枝或木條作攻擊,慢慢發展成長棍,後來在棍上加上石器或金屬,發展出不同的兵器,因此棍有「百兵之祖」的稱號。而槍其實是在棍頭裝上利器,兩者形態極為相似,故槍法與棍法有許多相通之處,即武諺所說的「棍帶三分槍,槍還三分棍」。劉家良導演的《五郎八卦棍》(1984)正表現出槍棍同源的武術特點,亦展示了兩者之間「棍打一片,槍扎一點」的差異,成為這兩種兵器的極佳註腳。

圖片


  • 大刀及棍

  • 《少林三十六房》(1978)電影劇照 (1)

  • 《少林三十六房》(1978)電影劇照 (2)

  • 《少林三十六房》(1978)電影劇照 (3)

影片


  • 《少林三十六房》(1978)電影預告片

  • 《五郎八卦棍》(1984)電影預告片

  •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1992)電影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