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治
- 檢視


舊北區理民府約於一九零七年興建,是英國接管新界後最早的民政中心,新界北部的行政、仲裁和土地註冊工作均在此辦理。理民府是樓高兩層的紅磚建築,立面有寬敞的遊廊和磚拱。現用作香港童軍總會新界東地域總部。
山崗上的北區理民府,攝於一九二零年。
舊北區理民府遊廊現貌。
舊大埔警署建於一八九九年,是新界第一間正式警署及警察總部。警署建築展現濃厚的殖民地色彩,但亦有加入中式建築元素。警署於一九八七年停止運作,現活化為推廣永續生活的綠匯學苑。
大埔警署和飯堂(右方),攝於一九八零年。
大埔警署主樓,攝於一九八零年。
泝流園由六品武官鄧權軒於清乾隆年間(一七三六年至一七九五年)建成,十九世紀中葉作為學堂,其後成為自衞隊總部。泝流園為兩進一院建築,部分樑及斗栱以花崗石雕製。
泝流園現貌。
舊中區警署是香港現存少數建於十九世紀的警署建築,於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停用。在這建築群中,最突出的是建於一八六四年的營房大樓和一九一九年的總部大樓。
歐籍、印度籍及中國籍的警務人員在中區警署操場操練,約攝於一八九零年。
前中央裁判司署於一九一四年落成,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法庭建築之一,於一九七九年停用。其後曾用作高等法院附屬建築、入境事務處和警務人員組織的辦事處。
中央裁判司署,攝於一九八零年代。
舊域多利監獄內仍有多座建於十九世紀中葉,屬最早期的殖民地建築。監獄於一九八零年代開始用作收容非法入境者和越南船民,於二零零六年停止運作。
域多利監獄(前方)、中央裁判司署(中右)及中區警署(上方),攝於一九八八年。
域多利監獄廣場,約攝於二零零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