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老房子:與藝術家走進百年故宅的歷史現場
最近瀏覽

族群城市——通過研究香港幾幢歷史住宅建築物探索香港華洋族群的文化

作者:梁以華

「所有創作均紮根於文化傳统,但是總是在與其他文化交流中得到發揚;因此各種形式的文化遺產都應當作為人類的經歷和期望的見證而必須受保護、優化及承傳,不單是紀錄人類經驗和願景,亦是為了培育多樣性的創意。」(1) ——聯合國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2001。

前言:承傳與創新:民間建築遺產與藝術創作的對話

香港是一片福地,許多本地居民和外國遊客都這樣說。單看百年來華洋族群都在這一片借來的土地上努力,面對着風浪,以及適應着並共處着,就可見一斑。無論是早在明清兩朝來自不同縣份的早期鄉民,或是早期英治時代來自歐洲的族商,都帶來自身的習俗、方言、信仰和文化,表達在他們家鄉帶來的建築風格。這些眾多過客擠進了這個陌生的城鎮裏逐漸定居下來,在競爭與合作之中發展,亦同時將這種蛻變的文化隱隱約約顯示在他們的傳統居宅建築設計上,成為香港的特色。

藝術推廣辦事處在今年挑選了幾幢由少數華洋族群家庭建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別具風味的藝術展覽場所。選中的建築包括華洋混血何東家族的何甘棠先生建於1914年的舊府第,以及三幢早期客家籍人仕的居宅,如荃灣三棟屋、沙田王屋及柴灣羅屋。幾位本地藝術家發揮創意,在這些歷史空間裏,展示出獨特的作品。

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所指出,潛在的人民文化是一切創作的基礎。建築遺產不單是一件觀賞物,亦是一件文化載體,它蘊含的歷史訊息,單憑隨團遊覽觀賞或走馬看花地拍一幀照是沒法了解的。尤其是一座民宅建築,所訴說的不再是設計師要顯示的美態,而是屋主或社群的生活態度和家庭理念,確實是文化的寶藏。本文旨在提供一些本港華洋族群的歷史進程,和他們的建築遺產特色的基礎知識,讓藝術工作者及參觀展覽的遊人均可以更深入體會歷史建築與藝術創作之間的對話,藉此為這項別具社會意義的活動作出一點背後的支持。

客民築蹟:以香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個案例解說客家人民在港文化及歷史

「並沒有一份中文或英文的的描述能完整而滿意地概括香港區內(傳統)人群和聚落的複雜性。」(2) ——許舒博士,資深香港歷史學家,2012。

香港大部分居民是華人,有些是好幾百年前的本地鄉民或漁民的後裔,有些是百年來國內動盪期間遷至本港的人民,也有海外回歸的華僑,以及近年來自國內的新移民。然而我們常常弄不清楚為什麼我們有着許多形式的習俗和口音,書本上也似乎未有介紹這些比我們現代港人住得更長久的和對香港建構的貢獻深遠的地道華人傳統社群。要揭開香港傳統華人民間建築的奧秘,可以先談談學術上對中華民族社群的分析。

漢字及華語是全球華人文化的主要載體,亦是重要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華人經歷數千年來不同地域、氣候、和歷史影響而孕育出不同的社群,稱之為「民系」。不同民系擁有其特色的生產、飲食、服飾、信仰、習俗及工藝,而且「各民系民居都有其代表性的建築類型」(3),因此認識民系劃分是了解中國傳統民間建築的基礎。每個民系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方言,亦成為民系的主要分類法。至今華語仍然保存七大方言系(4),就是:官、吳、湘、贑、閩、客、粵,亦即是七大民系。數千年來中國北方許多家族在不同年代南遷來到東南沿岸稱為嶺南的地域,其地型及氣候在十五世紀以後,即明清兩朝期間,孕育及鞏固了粵(即慣稱廣府人或廣東人)、客(即客家人)、閩(包括福建人、潮州人及鶴老人)三大族群,亦形成了香港的三個主要傳統華人群體。作為主導的廣東人(即新界傳統本地大族之「本地人」)以及數目較少的潮州人和包括鶴老人均具備充滿特色的建築,而本文將集中於香港客家人及他們的建築。

客家文化研究始自羅香林教授1920年代的先鋒研究,追溯至歷史上中國多次戰亂,北方大家族分五次大舉南遷的過程(5),經後來學界整合,將客家人定義為十二世紀宋朝末年從北遷入嶺南的社群。

客家人一般認同自己的家族源自山東或河南等古代中原地帶,而對於祖籍則定為他們祖先在900年前從北方往南遷,而定居於福建西南端山區及廣東省東北山區圍繞梅縣及五華一帶的地區。時至今日,「客家已經是個文化概念,而不是個種族的概念」(6),全球客家人共計3700萬眾,散落在嶺南及海外。

清朝初年皇朝暴政強遷廣東沿海連香港在內的平民,導致生靈塗炭,至十八世紀指令撤消才逐漸回復安寧。清政府鼓勵山區的客家人來到沿海平原地帶開墾,雖然有助恢復當地經濟,但是觸發了與本地廣府人族群的矛盾,因而導致客家人家族發展出例如土樓和圍屋等等「獨特而宏偉的民居建築形態⋯⋯面對着較他們先來的漢民的敵意,⋯⋯客家先民來到邊沿及崎嶇的山地,創造出獨特的聚落,不但能防禦社區武鬥,亦配合他們團結的宗族制度」(7),而本文介紹的幾間香港客家人的向內性及防禦性的歷史建築物正是表達客家人宗族及生活的見證。在十八世紀,「本地人的鄉村一般集中在新界肥沃的平原如上水、元朗和屯門一帶,⋯⋯當時移民來的客家人數以萬計,建立了400 多座村莊,⋯⋯一般分佈在比較偏遠地區,⋯⋯大部分都在新界東部的山谷開墾,⋯⋯他們過着簡單樸實的農村生活,生活條件比本地人艱苦⋯⋯當時客家人的主要特徵除了講客家話之外,建築、服飾、飲食和一些節日也跟本地人有明顯的差別。」(8)雖然現今祖籍客家的香港城市人已經甚少顯示古老的習俗,但幸而香港保育了幾座較完整的客家歷史民居,讓我們從中窺探豐富的傳統客家文化。

香港其中一座最廣為人知而開放予公眾參觀的客家大宅就是三棟屋。客家籍陳氏族譜追朔到漢末(公元3世紀)河南省穎川郡陳氏貴族,再於清朝初期由福建西邊山區寧化縣遷來香港大帽山面南山腳淺灣(即今荃灣)一帶耕墾。當年荃灣是臨海山腳地區,雖無廣闊平地,但是集合水源及港灣之利,讓客家人生息作業。陳氏逐漸成為大族,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建立了一座以宗祠為核心的大型圍屋,以一排三座廳堂為軸心,以客家傳統來說共三條稱為「棟」之主脊樑,因而稱為「三棟屋」。1980年代政府建造地鐵收購荃灣田地,陳氏搬到象鼻山一帶,重建村屋及宗祠,而「三棟屋從幾乎拆毀中被拯救過來,而在1987年被修復,現開放予公眾作民俗博物館」(9)

整座三棟屋座東北朝西南、背山面水,既符合風水格局又盡享氣候調節。佈局設計具備典型客家圍屋理念,沿中軸線是一排三座禮制用之廳堂,最前是稱為下堂之門廳,跨過前院就是稱為中堂之會客及禮儀用大廳,再跨過內院就是為上堂之擺放祖先牌位用後廳,從這三廳伸展至兩旁就是稱為「耳房」的嫡系四房住宅,各具獨立小院及樓閣寢室,再往外排開就是稱為「橫屋」的家族支系居所,其門橫向朝中軸。由此可見大宅不但遵守中國傳統建築的中軸性、向心性及等級性三大原則(10),更體現客家人大家族尊長的制度及團結的精神。

大廳的橫匾寫着「齒德欽重」四字,隱喻客家人敬重尊長及德行之信念,脊檁對正下面放置一條較幼的子孫樑,上書「長命富貴」,其旁另設一條八角型的燈樑,上書「百子千孫」,都是客家建築特有的元素。在後廳內放置祖先牌位的神樓佈滿彩畫,最頂的是一組以「雙鳳朝陽」為題的華麗彩色雕刻,另配置蝙蝠及麒麟等吉祥彩色,成為參觀三棟屋不可錯過的展品。

第二座要講解的是沙田圓洲角王屋。圓洲角原本是沙田海入口的一個小島,在港灣之內可避風浪又容易連接沙田鄉鎮,於十九世紀建造渡頭及車路,成為廣東與九龍官富場貿易之間的重要樞紐。約二百多年前,來自廣東省北邊興寧縣之客家籍王氏夫婦來到圓洲角南岸以種稻和蔬菜為主,膝下有七個子女,後發展為王屋村,呈現亦農亦商的繁盛景象。現在的歷史建築王屋是王氏約在1910年代之前所建的典型客家式兩進一院中型住宅,因政府在1980年代發展沙田而將村民搬遷,這座建築得以保存及改裝為展館,成為圓洲角公園的一部分,訴說沙田客家村鎮生活歷史。

從商的王氏明顯在居舍中加添了如廚房及浴室等設置,亦包括了仿西式的拱門側廊和廣州商戶常見的實木橫樘門,但是仍不忘遵守傳統風水規則如「過白」,即是從後廳室內神台必須看見前廳屋脊上留有天際空隙的剖面設計。對於文化及藝術工作者來說,王屋最值得觀賞的就是彩畫裝飾。正門外的中央彩色灰塑是客家人最喜愛的「雙鳳朝陽」,兩旁的是喜上梅( 眉)梢及三獅(師),都是吉祥圖案。室內壁畫以淡色丹青妙筆述說典故,包括「仕人論世」、「觀瀑圖」、「姜太公釣魚」等,暗喻族人懷才隱逸、靜看世態的心境。比較留心建築技術的訪客可以從室外仰觀工藝細緻的博古型屋脊及山牆上的卷草灰塑。

最後一座要介紹的客家屋是細小的柴灣羅屋。儘管英國人說1841年佔領香港島之前這裏是荒島,其實早在18世紀初清朝康熙年間約有三百家客家人由廣東寶安縣南遷至港島東岸建立多條村落,背靠山林而面臨港灣,村民以務農為主,輔以艱辛之伐柴及近岸漁業,因此村屋亦為簡樸磚木建築。隨着城市發展迅速,柴灣村落相繼消失,而羅氏後人亦於1967 年全部遷離。此屋是數條古老村落碩果僅存的村屋,現已重修及闢作羅屋民俗館,擺設鄉村家具及傳統農具,見證了柴灣的歷史發展。羅屋屬中式合院最小型的一院一進格局,左右兩廊造成兩座向前的山牆,稱為「下山虎」格局,寓意兩山環抱,乃古潮州式混合客家式的風水形態;全屋只有中央一座正廳,廳外設有天井,旁邊兩廊瓦頂向天井斜下,再從凹下地面之水口排去,稱為「四水歸溏」格局,寓意聚財納福。從這些設計可見,羅屋外型雖小,裝飾欠奉,卻處處透露着客家民間生活願景。另一方面,只要從會客用的正廳移步到兩旁的寢室,就可以觀察用木桁的閣樓及有天窗的瓦頂建造方法,體現着客家民間樸實的生活。從此可以領悟客家人理念與實踐並行的傳統態度。

總括來說,只要理解傳統客家社群的沿革及民風,就不難從這三座保存得宜的歷史民宅中發掘更多充滿意義的建築元素,讓遊人通過傳統建築更加深刻體會不同華人社群在港定居及演變的故事,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融洽與奮鬥的香港精神。

華洋典範:以本地洋化華籍名人歷史大宅揭示香港早期華洋融合文化

「(香港)自開埠之始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不同族裔的人不遠千里而來。到戰前最後一次進行人口普查的1931年,非華裔人口佔3.3%,⋯⋯來自48個國家。」(11) ——丁新豹,資深香港歷史學家,2014。

在一個半世紀以來,香港就是個華洋共處的社會,熟習華人文化的洋人教士、混血的政商要人和位列洋人權力機構要職的華人領袖,均擔當起傳遞殖民政府指令和聯繫地區社群的使命,繼有置地董事李陞、匯豐首買辦羅伯常和立法局最早華人議員之一何啟,都是著名的華人領袖。「香港的殖民政權一直透過華人社會中的精英份子,實行對華人社會的間接統治,⋯⋯故港府必須引進⋯⋯既有中國人的面孔,同時又有西方的思想觀念⋯⋯的最佳合作伙伴,⋯⋯華洋的政治共生局面乃成」(12)。此中,洋人機關的華籍要人還有一位渣甸買辦何甘棠,他亦是這次展覽的第四座場地甘棠第的原主人。

何甘棠(1866–1950)自小接受英式教育,後來在最強盛之英資洋行渣甸任職買辦,亦即是英商與華商的中介,因而賺取高昂利潤,再建立自己的砂糖棉花王國企業。雖然何甘棠之父母是中國人,但是他的個人生活交織着華洋家庭成員。他是著名的何東先生(1862–1956)同母異父的兄弟。其「最後的一位情婦張瓊仙(1866–1960)就是歐亞混血兒,⋯⋯是國際巨星李小龍的母親何愛瑜的養母」(13)。相信張氏是半俄裔人,其表姊妹就是那位建立東蓮覺園為女孩孤兒提供佛教式學業而聞名的何東平妻張蓮覺女士。

甘棠第大宅建於1914年,由擅長使用紅磚牆配白圓拱設計的英國建築師樓李杜露,夥拍以宏偉古典風格設計見稱的亞士東.偉柏格.里斯.貝爾。這座大宅最顯著的就是它宏偉的正立面:高聳的古典風格,雙層愛奧尼亞式立柱襯托着細緻的紅磚牆身,沉實的仿石批盪圓拱底層外牆對比着華麗的髹金欄河,表達出愛德華式最登峰造極的成果。「立面的佈置,以前面深凹迴廊與兩主房之凸出開放露台代表着將愛德華設計敏感地改裝以切合本土氣侯情況。所有門窗均裝上木百葉掩以阻擋日曬,在閉上時也容許所需通風,而所有主要房間則盡可能以兩邊設窗以及高聳樓底的設計幫助通風。迴廊與露台亦為戶外活動提供舒適的環境。這類營造遮陽設計的變化是當代建築師為遠東的殖民地建築發展出來的特徵。」(14)

大宅當時屬先進建築,是香港最早的鋼結構及預埋電線喉管的住宅建築。但是正門的位置卻因「精通玄學的何甘棠更改了大門的座向主」(15)。大宅一方面有以十九世紀新藝術風格拼貼的彩色玻璃及古典風格的哥林多式立柱,另一方面有鐵欄花飾隱藏中文「何」字,又設有中式廚房以及華裔僕人專用的後樓梯,均表現其建築糅合華洋設計意念。

何甘棠惹人紀念的方面不單是他的名利和情史,也有他的慈善功績和受勳名銜,包括他因成立東華醫院及救助華南災難而兩次受當時中國國民政府封祿,和他因成立聖約翰救傷隊及積極香港公益而受英皇喬治五世賜予官佐勳章。甘棠第大宅的建築特色見證了他和他那一代本地領袖在華洋兩邊社會的重要性。

今昔共融社會:從不同族群歷史建築了解香港精神

「既是同舟 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騰躍於鬧市海港 愛在舊城窄巷⋯⋯有我在旁,為你一直護航。」——陳詠謙 / 黃霑,〈同舟之情〉,2013。

近年香港社會對文化遺產及建築保育的意識提高,這次藝術計劃特地走出博物館,以香港幾座歷史建築物為展場,激發幾位本土藝術家對現代美術與傳統文化的聯想,將藝術品交織在歷史建築空間中,帶給參觀者全新的體驗。遊人可以通過觀察這些歷史場所的建築特色,體會早期華人或洋人族群在香港的生活模式,及如何在這片借來的城市中與其他社群的文化交流。希望參觀者結合建築的歷史訊息和藝術品帶來的創新感覺,進一步了解香港的新舊價值,更加珍重這得來不易的香港精神。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第7條,2001。

(2) 許舒:《香港地區的城市和農村制度及領導:1850–1911》(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2),頁25。

(3) 陸元鼎:《中國民居建築》(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頁124。

(4) 周振鶴:《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6。

(5) 羅香林:《客家源流考》(香港:崇正總會,1950)。

(6) 謝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頁5。

(7) 那仲良:《中國古老民居》(夏威夷:夏威夷大學出版社,2000)。

(8) 劉鎮發:《香港客家人的源流》,搞自劉義章:《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頁49-58。

(9) 那仲良,同上。

(10) 同上。

(11) 丁新豹:《非我族裔: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4)。

(12) 葉深銘:寶雲與香港立法局改革:1883–1885。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論文,2007,頁103。

(13) Liu, Frances Tse:《何甘棠:甘棠第背後的傳奇人物》 (香港:Compradore House Ltd (HK), 2003)。

(14) 譚士偉:Conservation Plans for Kom Tong Hall [甘棠第的保育計劃]。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碩士論文,2004,頁24。

(15) 謝至愷:《圖說.香港殖民建築》(香港:共和媒體有限公司,2007),頁56。

作者簡介

梁以華
梁以華建築師擁有保育歷史建築之經驗,包括獲獎之活化再用設計,以及其他國內及香港之修復項目。除了作為香港建築師學會的前文物保育委員會主席及港大進修學院文化遺產管理課程學術主任之外,他亦經常在本地歷史建築議題上發表講座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