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和文娛世界的金庸現象
- 檢視


揚子江影業公司出品的《倚天屠龍記》於1965年上映,主要演員包括林家聲、陳好逑、李紅和陳寶珠。
1970年代中後期,金庸武俠小說的影響擴大至電視媒體。佳藝電視在1976年4月率先推出《射鵰英雄傳》電視劇,大獲好評,當時更邀請畫家崔成安繪畫漫畫,加強宣傳攻勢。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射鵰英雄傳》於1977年上映,主要演員包括傅聲、恬妞、李修賢、李藝民、谷峰、惠英紅等。邵氏製作的《射鵰英雄傳》系列電影共有三集,即《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續集》及《射鵰英雄傳第三集》,分別於1977年、1978年及1981年上映。圖為1977年上映的《射鵰英雄傳》電影廣告。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射鵰英雄傳》於1977年上映,主要演員包括傅聲、恬妞、李修賢、李藝民、谷峰、惠英紅等。邵氏製作的《射鵰英雄傳》系列電影共有三集,即《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續集》及《射鵰英雄傳第三集》,分別於1977年、1978年及1981年上映。圖為1977年上映的《射鵰英雄傳》電影戲橋。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飛狐外傳》於1980年上映,主要演員包括楚湘雲、郭追、江生(趙崗生)、鹿峰、錢小豪等。其後,邵氏另亦有製作一齣1984年上映的電影《新飛狐外傳》,同樣改編自金庸小說《飛狐外傳》。圖為1980年上映的《飛狐外傳》電影廣告。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飛狐外傳》於1980年上映,主要演員包括楚湘雲、郭追、江生(趙崗生)、鹿峰、錢小豪等。其後,邵氏另亦有製作1984年上映的電影《新飛狐外傳》,同樣改編自金庸小說《飛狐外傳》。圖為1980年上映的《飛狐外傳》電影戲橋。
(由左至右)謝賢、金庸、南紅和梁素琴。謝賢在劇中飾演楊過,南紅和梁素琴則分別飾演小龍女、陸無雙和李莫愁。
金庸到訪電影《神鵰俠侶》拍攝場地的報道。
金庸與電影製片、導演、劇務和演員於峨嵋影片公司成立宴暨製片工作會議上的照片。(後排左起)製片林炎(李化)、金庸、劇務周忠、導演胡鵬和飾演郭靖的曹達華;(前排左一及左三)飾演哲別妻子的李月清及飾演楊鐵心的李清。
金庸與電影導演胡鵬在研究《射鵰英雄傳》的人物。
電影《射鵰英雄傳》由胡鵬執導,峨嵋影片公司出品,1958年10月23日上映。圖為《射鵰英雄傳》電影劇照。(右起)石堅飾演丘處機、李清飾演楊鐵心、梅綺飾演包惜弱、劉少文飾演郭嘯天、李香琴飾演李萍。
電影《射鵰英雄傳》由胡鵬執導,峨嵋影片公司出品,1958年10月23日上映。圖為《射鵰英雄傳》電影劇照。曹達華在片中飾演郭靖,容小意飾演黃蓉。
電影《書劍恩仇錄》由李晨風執導,峨嵋影片公司出品,1960年6月8日上映。圖為《書劍恩仇錄大結局》電影劇照。張瑛在片中飾演陳家洛,容小意飾演香香公主。
電影《鹿鼎記》是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由華山執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1983年上映。圖為《鹿鼎記》電影劇照。江禹(左)在片中飾演韋小寶,劉家輝(右)飾演康熙。
《書劍恩仇錄》為無線電視首部製作的金庸小說電視劇集,於1976年首播。圖為金庸與監製王天林及一眾演員合照。(最後排左起:石堅、黃淑儀、高妙思、鄭少秋、汪明荃、金庸、王天林、余安安、李司棋、關海山、江毅、夏雨、張活游;第二排左起:李家鼎、關聰、吳孟達;第二排左五:鄧英敏;第二排左七:黃允財;第一排置中:金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