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 檢視
此琴名作「洞簫」,為北宋年代(960-1127)的古琴,由李春源收藏。圖為伏羲式琴「洞簫」的面。
此琴名作「洞簫」,為北宋年代(960-1127)的古琴,由李春源收藏。圖為伏羲式琴「洞簫」的底。
此琴名作「秋水」,為明朝(1368-1644)年間的古琴,吳英卉於1990年代初開始收藏。圖為仲尼式琴「秋水」的面。
此琴名作「秋水」,為明朝(1368-1644)年間的古琴,吳英卉於1990年代初開始收藏。圖為仲尼式琴「秋水」的底。
此琴名為「琅石泉」,1941年製品,由李春源收藏。圖為連珠式琴「琅石泉」的面。
此琴名為「琅石泉」,1941年製品,由李春源收藏。圖為連珠式琴「琅石泉」的底。
此琴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內樂器改革實驗的產物,有三個特點:
(一)共鳴腔擴大,以增加音量。
(二)底板除兩個雁足,近尾處加了五枚木釘,每個雁足或木釘只纏一絃,所以換絃時不須解開其他絃。
(三)放棄傳統的軫和絨扣,換成金屬齒輪裝置。
此琴由劉楚華收藏,圖為仲尼式改革琴的面。
此琴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內樂器改革實驗的產物,有三個特點:
(一)共鳴腔擴大,以增加音量。
(二)底板除兩個雁足,近尾處加了五枚木釘,每個雁足或木釘只纏一絃,所以換絃時不須解開其他絃。
(三)放棄傳統的軫和絨扣,換成金屬齒輪裝置。
此琴由劉楚華收藏,圖為仲尼式改革琴的底。
此琴是已故香港音樂學者張世彬所製,有五個特點:
(一)參考結他的葫蘆形音箱,擴大了共鳴腔。
(二)底板不設龍池、鳳沼,只有一個圓形音窗在面板。
(三)琴首安裝結他調絃器,放棄傳統的軫和絨扣。
(四)琴尾安裝七枚金屬釘以纏絃,琴足不再具固定琴絃作用。
(五)琴體由三足支撐。
此琴是已故香港音樂學者張世彬所製,有五個特點:
(一)參考結他的葫蘆形音箱,擴大了共鳴腔。
(二)底板不設龍池、鳳沼,只有一個圓形音窗在面板。
(三)琴首安裝結他調絃器,放棄傳統的軫和絨扣。
(四)琴尾安裝七枚金屬釘以纏絃,琴足不再具固定琴絃作用。
(五)琴體由三足支撐。
《五知齋琴譜》始刊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由琴家徐祺、徐俊父子編寫,除收錄琴曲,也包括彈琴技巧、琴式等資料。此譜共收三十三曲,是清代以來流傳最廣的古琴譜,幾經重刻翻印。懷德堂刻本刊於乾隆十一年(1746)。
《五知齋琴譜》始刊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由琴家徐祺、徐俊父子編寫,除收錄琴曲,也包括彈琴技巧、琴式等資料。此譜共收三十三曲,是清代以來流傳最廣的古琴譜,幾經重刻翻印。此乃民國時期上海成記書局出版的《五知齋琴譜》(校經山房石印本)。
《五知齋琴譜》始刊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由琴家徐祺、徐俊父子編寫,除收錄琴曲,也包括彈琴技巧、琴式等資料。此譜共收三十三曲,是清代以來流傳最廣的古琴譜,幾經重刻翻印。此乃校經山房石印本《五知齋琴譜》內的琴曲〈良宵引〉。
《五知齋琴譜》始刊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由琴家徐祺、徐俊父子編寫,除收錄琴曲,也包括彈琴技巧、琴式等資料。此譜共收三十三曲,是清代以來流傳最廣的古琴譜,幾經重刻翻印。此乃校經山房石印本《五知齋琴譜》內的左、右手指法圖示。
《琴學叢書》是清末民初琴學家楊百時(1863-1931)編纂的琴學專書,成書於1911至1931年間,共四十三卷約七十萬字,其中收錄他以減字譜翻譯的〈碣石調.幽蘭〉文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