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最近瀏覽

香港平民教育與東華辦學

1. 早期香港教育的情況

香港早期的教育,主要是由私塾、教會學校和皇家書館提供。私塾以教授學生《三字經》、《千字文》等蒙學課本為主,到學生稍長,便教授《四書》和《五經》,以準備應考科舉。私塾學額不多,加上聘用塾師所費不輕,故只有少數能負擔學費的華人才可入學就讀。

教會學校早於香港開埠初期已經出現,其中包括從外地遷港的馬禮遜紀念學校、英華書院,以及聖公會牧師創辦的聖保羅書院,一面傳教,一面教導兒童讀書識字。教會學校一度不受歡迎,到了1873年,政府提出資助計劃,教會學校才再度發展起來。

皇家書館即官立學校,由政府資助及管理。1847年以後,政府由於不願意將經費撥予任何宗教團體,故改為資助港島區3所較具規模的鄉村學塾。1854年政府把接受資助的5所學塾接管,成為皇家書館。1862年政府把維多利亞城內的皇家書館合併為中央書院,加強管理,並把英文列為必修科。皇家書館得到政府補貼教育後,數目逐漸增加。到了1878年,皇家書館已達30間。

2. 東華義學的創辦

據1866年政府的教育年報,香港多達八成適齡兒童失學,最主要原因是學額不足,加上華人收入微薄,無法負擔子女的學費,而當時政府又無意提供普及教育,故兒童多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1879年,東華醫院前主席梁雲漢和應屆主席招成林提出興辦義學,經李萬清、黃勝、馮普熙、陳玉樓、黃羽儀等人協助,終於在1880年成立文武廟義學,經費來自文武廟收入,而管理則交由東華醫院負責。義學採用私塾形式,教授內容主要是《三字經》、《四書》及《五經》。義學得到文武廟值理和坊眾支持,到1903年文武廟義學已增至8所。雖然義學的學額不多,但受惠的清貧子弟得到教育機會,學成後亦有一技傍身,較易找到工作。1908年,政府頒布法例,將文武廟所有資產移交東華醫院,故義學亦正式從屬於東華醫院。

3. 戰前東華教育服務的發展

晚清時期內地展開教育改革,學校教育分為初等、中等和高等3個階段,其中初等教育又分蒙養、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而香港隨之亦出現新式學校,學生分班級授課,並引入英文、算術、地理、物理等科目。

東華醫院面對新形勢,一方面改革義學以配合時代,另一方面繼續擴展義學教育。1904年,東華醫院派員到廣州選購新課本,又在油麻地設立義學,為九龍的居民提供平民教育機會。1917年,東華將兩所義學改為高級小學。1919年,東華醫院得政府資助,在文武廟附近建立了第一間自建的校舍。及至1928年,東華義學經多年發展,已達21所之多。1930年,東華將6所義學合併,成立「文武廟中區免費初級小學校」。學校分一至四級,並分科授課,具備完整初級小學功能。從1920年起,東華義學更開始設立夜校(時稱半夜學堂),為成年人提供學習機會,其後更陸續開辦五及六年級。隨着20世紀男女平等思想日漸普遍,東華三院亦於1931年起開設女子義學。從最初只有兩位塾師,到1935年已有27名教職員及1,260名男女學童,1941年底香港淪陷,東華義學被迫停辦。

4. 戰後東華教育服務的發展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香港百廢待舉,東華三院的義學於1946年開始復課,並因應時代變遷,取消校名前的廟宇名稱,首所復課學校改名為「東華三院香港第一免費小學校」,分上午和下午兩部上課,以吸納更多學生。到1948年,東華三院各校全部復課,共收逾千名學生。1953年起,東華三院將設備簡陋、班級不全的義學發展成新式的小學。1955年,東華三院的「九龍第一免費小學」落成啟用,內有12個課室,並有圖書室及音樂室等,能容納500名學生。到1959年東華共辦理5所新式小學,所有小學均配合香港的學制。

到了1960年代,政府開始規劃中學普及教育,而東華三院亦隨社會發展,申請開辦中學。新學校於1961年成立,名為東華三院第一中學,此後東華三院陸續增辦學校。東華三院的教育服務,自戰後急促發展,是東華三院在醫療及慈善以外一大主要服務。

圖片


  • 傳統私塾上課的情況

  • 皇仁書院舊貌

  • 文武廟西區免費初級小學校

  • 上環文武廟後兩所免費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