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瀏覽
歷史與社會
戰前香港教育
太古糖廠
工展會
傳統節慶在香港
戰後工業
戰前工業
香港賽馬會資料庫
天后寶誕
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
方寸藏珍:香港郵票發行一百五十周年
協力耕耘: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及戰後香港農業社會
口傳心授系列I: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貨幣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口傳心授系列 II: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同禦鐵蹄──香港的抗戰歲月
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
地理與環境
往昔家園: 從寮屋到公屋
香港地
香港燈塔
域多利監獄
邂逅!老房子:與藝術家走進百年故宅的歷史現場
船塢與香港
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
消失的村落
藝術與文化
月份牌王關蕙農
香港節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紅毛墳場
江啟明香港寫生
竹棚文化
香江琴緣
游—也斯的旅程
從豆奶到普洱
獅子山下・掌聲響起・羅文
他 FASHION 傳奇 EDDIE LAU 她 IMAGE 百變 劉培基
香港景.山水情──黃般若藝術展
深刻人間:黃新波的藝術歷程
瓷緣.畫意
聲藝永存.向林家聲致敬
懷念一代詞人:林振強歌詞手稿
嶺南印記
文壇俠聖——金庸與查良鏞
傳播與媒體
香港歷史明信片
邵氏電影
香港早期電影遊蹤
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舊日戲院昔日情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
五花八門──香港電影的兵器世界
歷史與社會
昔日上水的鄉村生活
昔日上水的鄉村生活
中區警署
香港傳統節慶
香港傳統節慶
黃霑‧故事:深水埗的天空 1949-1960
黃霑‧故事:深水埗的天空 1949-1960
天后寶誕
天后寶誕
地理與環境
城記‧漫遊
城記‧漫遊
老街坊啟德機場
老街坊啟德機場
啟德老街坊:香港飛機工程公司元老的回憶
啟德老街坊:香港飛機工程公司元老的回憶
開飯城市
開飯城市
光景流轉:追憶衙前圍
光景流轉:追憶衙前圍
油麻地社區記憶
消逝中的上海街
消逝中的上海街
藝術與文化
竹棚工藝
竹棚工藝
關蕙農月份牌王
關蕙農月份牌王
歲月留痕 香港情與影: 何綬畫意寫實攝影專輯
歲月留痕 香港情與影: 何綬畫意寫實攝影專輯
一代瞽師的故事:杜煥(1910-1979)
傳播與媒體
香港漫畫:香港故事
香港漫畫: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明信片
香港歷史明信片
聽鍾偉明講
邵氏電影
邵氏電影
瀏覽口述歷史檔案
所有檔案
姓名瀏覽
主題檢索
進階搜尋
專題故事
土瓜灣 — 小工業與社區互相依存
衙前圍吳氏祖堂
戰前女子教育
拚搏的工業歲月
承教雜憶-細說老師百態
香港工業的人情味
認識「香港留聲」
「香港留聲」簡介
口述歷史的特色
使用須知
鳴謝
參考資料
香港記憶
關於香港記憶
最新消息
活動重溫
使用指南
輸入關鍵字
進階搜尋
特藏
月份牌王關蕙農
全部項目
月份牌王關蕙農
關於特藏
認識關蕙農及關氏家族
香港的月份牌畫簡介
參考資料
鳴謝
最近瀏覽
全部項目
排序
預設
按日期(近至遠)
按日期(遠至近)
Go
檢視
圖片 1931年
廣生行有限公司月份牌畫
廣生堂《雙妹嚜》於1898年由馮福田先生創辦,是香港第一家化妝品品牌。品牌早在1920年代已採用印刷品進行宣傳,更聘請有「月份牌王」美譽的關蕙農先生繪畫月份牌,深受大眾歡迎。
1931年
加入我的收藏
圖片 1932年
廣生行有限公司月份牌畫 (2)
廣生堂《雙妹嚜》於1898年由馮福田先生創辦,是香港第一家化妝品品牌。品牌早在1920年代已採用印刷品進行宣傳,更聘請有「月份牌王」美譽的關蕙農先生繪畫月份牌,深受大眾歡迎。
1932年
加入我的收藏
圖片 1933年
廣生行有限公司月份牌畫 (3)
廣生堂《雙妹嚜》於1898年由馮福田先生創辦,是香港第一家化妝品品牌。品牌早在1920年代已採用印刷品進行宣傳,更聘請有「月份牌王」美譽的關蕙農先生繪畫月份牌,深受大眾歡迎。
1933年
加入我的收藏
圖片 1920至1930年代
司各脫乳白鰵魚肝油月份牌畫
司各脫乳白鰵魚肝油於1860年在英國成立。關氏沿用英國總公司的漁夫捕獲大鰵魚的商標及海岸為背景,筆觸硬朗,色彩鮮明,配上精闢的宣傳口號,比英式的原有設計更奪目吸引。
1920至1930年代
加入我的收藏
圖片 1924年
香港天壽堂藥行月份牌畫
關蕙農在1920至30年代所作的大批月份牌,使他成為港澳以至東南亞地區廣受歡迎的本土月份牌畫家。據《南强日報》1929年3月21日的一則廣告稱,香港天壽堂藥行印製的關氏月份牌供不應求,數萬張印刷品在短短幾個月內被索一空,有待重印。此月份牌題材為「天女」,關氏以細致的筆觸鈎畫出仕女的面孔及霓裳飄逸的動態,並配合居派的「撞水」及「撞粉」法,將色彩、墨及水生化自然,變幻出形,既靈動又明艷,令雲間飛舞的天女活現紙上。
1924年
加入我的收藏
圖片 1910年代
拈扇圖月份牌畫
中國傳統的人物畫講究「形神兼備」,筆法精確簡煉 ,而月份牌畫的畫家大都傳承了這風格,畫中女子大都散發著含蓄而優雅的氣質。女性服裝的演變 ,往往反映著當時的社會面貌。畫中女子穿著的旗袍,設計較保守,高領子,顏色素樸 ,衫身寬鬆,袖長而闊,沒有突顯女性的體態。
1910年代
加入我的收藏
圖片 1926年
亞洲五彩石印局月份牌畫
大清帝國末期, 中國婦女仍受著「節婦」及「烈女」等封建思想影響,認為勞動階層婦女才有大足踝及豐胸盛臀,不少婦女仍要纏足、束胸。畫中女子的裝束甚有日本和服的色彩,上身束胸,裙長及地 。此畫以日常生活作題材,捕捉此女子手提籃子進入家門的一刻。
1926年
加入我的收藏
圖片 1926年
廣順洋行有限公司月份牌畫
關蕙農擅長中西畫法並用,從此畫中不難看到西方透視法及光影處理的技巧。關氏用明朗的線條去勾劃畫中的琴、盛著水壺的小桌及背景屏風的立體感。人物與物件的排列前後有序,成功地營造出三維的景深效果。仕男的衣冠亦運用西方的光影技巧,以深刻的陰影法令畫面更為逼真。
1926年
加入我的收藏
圖片 1924年
亞細亞火油公司月份牌畫
1903年在倫敦成立的亞細亞火油公司,是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資開設的子公司。總公司設於倫敦,分公司遍佈五大洲。1906年在香港開設支部,名命為亞細亞火油華南公司。
1924年
加入我的收藏
圖片 1920至1930年代
永安有限公司月份牌畫
永安百貨公司於1907年創業,是早期香港規模最大及最負盛名的百貨連鎖店之一。關氏為永安百貨所繪畫作以美女大特寫為主題,沒有加插商品,純粹表現畫中女性清純優雅的形象,背景留白,構圖簡潔。他擅用西方水彩畫技法,特別注重淡雅的畫法,不明顯的筆觸變化,以展現女子細致柔嫩的肌膚。
1920至1930年代
加入我的收藏
全選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
確定
創建新的收藏夾
收藏夾名稱
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