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圖片

  • 檢視
  • 正在梳妝的滿族婦女
    正在梳妝的滿族婦女。滿族婦女非常注重頭飾,梳高髻,亦戴假髮髻,喜綴上花朵。傳統服裝緊身窄袖,至晚清漸變得寬衣博袖,是滿漢兩族女性服飾融和的結果。多重的鑲滾在淺色長袍上特別顯眼。攝於北京,約一八七一或一八七二年。
  • 清代寬大婦女衫褲
    「從十七世紀中葉直到十九世紀末,流行着極度寬大的衫褲,有一種四平八穩的沉着氣象。領圈很低,有等於無。」
    ──張愛玲《更衣記》,一九四三年
  • 紮腳與闊大服裝
    婦女的紮腳在闊大服裝的對照下,顯得特別頭重腳輕。攝於香港,十九世紀末。
  • 清末瘦長風格的女裝
    大概在一九零零年代,女裝流行瘦長的風格。由於衣身袖子窄了,連帶鑲邊亦相應變得狹窄。
  • 漢族婦女所穿的上衫和百褶裙 (1)
    典型的清朝漢族婦女服飾多採用寛鬆剪裁,以掩藏體型,鞋子則極其纖巧。上衫寬衣博袖,但領口窄小,形成強烈對比,有寬鑲邊;百褶裙與清代的其他服裝一樣,花紋縟密,裝飾華麗,顏色鮮豔。

    粉紅色提花上衫連「十八鑲」繡花百褶裙
    晚清時期(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上衫寬衣博袖,百褶裙裝飾華麗,前後幅飾以十八道粗幼不同的滾條和花邊,並垂有飄帶。
  • 漢族婦女所穿的上衫和百褶裙 (2)
    典型的清朝漢族婦女服飾多採用寛鬆剪裁,以掩藏體型,鞋子則極其纖巧。上衫寬衣博袖,但領口窄小,形成強烈對比,有寬鑲邊;百褶裙與清代的其他服裝一樣,花紋縟密,裝飾華麗,顏色鮮豔。

    纏足鞋
    晚清時期(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 漢族婦女所穿的上衫和百褶裙 (3)
    典型的清朝漢族婦女服飾多採用寛鬆剪裁,以掩藏體型,鞋子則極其纖巧。上衫寬衣博袖,但領口窄小,形成強烈對比,有寬鑲邊;百褶裙與清代的其他服裝一樣,花紋縟密,裝飾華麗,顏色鮮豔。

    黃色提花童裝上衫
    晚清時期(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這件童裝上衣與成人的無異。以數枚一八七三年發行的維多利亞女皇頭像香港五仙硬幣充當盤結紐,別具特色。
  • 女子日常服飾 (1)
    此為一九一零年代的圖畫卡。圖中女子的服裝是當時流行的款式──瘦長的上衣、元寶領、少褶甚至無褶的長裙、窄長褲。服裝沒有清代服飾上繁縟的裝飾,風格簡潔。
  • 女子日常服飾 (2)
    此為一九一零年代的圖畫卡。圖中女子的服裝是當時流行的款式──瘦長的上衣、元寶領、少褶甚至無褶的長裙、窄長褲。服裝沒有清代服飾上繁縟的裝飾,風格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