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 檢視


七個月大的劉培基,誰知道往後是一個個「傳奇」的創造者?
小時候的劉培基已很喜歡畫畫,家中設有畫架。
少年時的劉培基雖在工場度過,但造就了一個堅強、自愛有個性的人。
年少時的劉培基已擁有時裝美學的觸覺,在大會堂前留影。
奚師傅致函予香港人事登記處,證明劉培基修畢學徒訓練,幫助他取得香港身份證。
為顧客度身時的那份專注,對女性線條的敏銳觸覺,可見劉培基在少年時工作已十分投入和認真。
劉培基在倫敦雖是家徒四壁,但擁有一個能讓自己專心學習的小天地,斗室貼滿了靈感的來源。
劉培基學成歸來,對明天充滿憧憬與鬥志。
劉培基一生最愛的模特兒柴文意為他演繹「EDDIE LAU—手繪」系列。
劉培基一生最愛的模特兒柴文意為他演繹「EDDIE LAU—手繪」系列。
劉培基照片,由著名攝影師Dinshaw Balsara拍攝。
劉培基攝於七十年代的照片。
劉培基攝於七十年代的照片。
劉培基以「梅」、「蘭」、「菊」、「竹」作為主題,用上桃紅四季花中國絲綢及黑色法國緞,以西方的剪裁,賦予東方的靈魂,設計了代表中國特色的「東方紅」系列。於1979年分別在香港、倫敦、巴黎舉行大型的時裝系列展,正式打入國際市場。這系列為西方市場帶來很大的震撼,是劉培基創作生涯中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另外,他亦曾按客人要求以米白色布料重塑此系列。
劉培基以「梅」、「蘭」、「菊」、「竹」作為主題,用上桃紅四季花中國絲綢及黑色法國緞,以西方的剪裁,賦予東方的靈魂,設計了代表中國特色的「東方紅」系列。於1979年分別在香港、倫敦、巴黎舉行大型的時裝系列展,正式打入國際市場。這系列為西方市場帶來很大的震撼,是劉培基創作生涯中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另外,他亦曾按客人要求以淺紫色布料重塑此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