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禦鐵蹄──香港的抗戰歲月
最近瀏覽

抗戰勝利與戰後香港

1945年,中國軍隊逐步收復失地,盟軍在歐洲戰場亦節節勝利。隨着納粹德國於同年5月7日宣布投降後,盟軍得以集中軍力對付日本,使日本腹背受敵。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元首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透過電台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於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與中、美、英、蘇四國舉行簽訂降書的儀式。9月9日早上,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委派的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9月16日,英國代表夏愨少將在中國代表潘華國少將,以及美國和其他同盟國代表的見證下,在香港總督府正式接受日本投降。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以勝利告終。

戰後香港,市面蕭條,百廢待舉,人口銳降至約60萬,超過20,000幢建築物遭受破壞。軍政府對糧食及燃料等民生項目實行管制,並從外地大量購入,以穩定供應。1945年9月24日,軍政府宣布軍票無效,港幣回復法定地位。不少市民見香港經濟逐步恢復而陸續回港。1947年年底,香港人口已超越戰前,達到180萬之多。

圖片


  • 美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

  • 香港受降儀式

  • 勝利遊行和慶祝活動

  • 《抗戰勝利紀念珍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