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明

吳世明
衙前圍村吳成達祖族長

性別:
出生年: 1922
受訪時年齡: 90
教育程度: 小學
主要職業: 警察
訪談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日治時期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生於一夫多妻的農村大家族

吳世明在農村家庭長大,祖父有兩位妻子,正室姓袁,來自蠔涌的蠻窩村,生吳世明的伯父和父親,她在吳世明父親7歲時便去世;繼室是姓彭的粉嶺人,只生一名女兒。吳世明4歲時衙前圍村舉行打醮,祖父繼室背着他看木頭公仔戲。到他10、11歲時,父親間中帶他到粉嶺探望繼室的弟弟,吳世明最欣賞粉嶺村民所做的白糖餅,他們以耕種維生,曾向世明一家送贈蕃薯和芋頭之類的農作物。當年沙埔村民不論在衣著打扮或生活方式,跟新界鄉村都大同小異。 




標題 生於一夫多妻的農村大家族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分1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HLT-001
四代人口取相傳的典故:衙前圍與九龍城

吳世明從曾祖母身上聽聞九龍城的故事,曾祖母蘇氏是蘇屋村人,21歲時嫁給吳世明曾祖父,當年九龍城寨正在興建,築城的石頭來自延文禮士山(今九龍仔公園),城寨的後山則沒有開採,留下來保護城圍。吳世明母親跟吳世明伯婆都姓陳,兩人十分相熟,伯婆從吳世明曾祖母聽了不少故事,又向吳世明母親詳盡講述,母親又將故事轉述給兒子。吳世明指出衙前圍的歷史比城寨久遠多了,他強調「衙前圍」的得名與城寨無關。衙前圍重建時原名「慶有餘」,嘉慶年間清朝在村的後面建立官署徵收糧餉,村民便稱此地為「官營」,新界鄉民出九龍時,看見「官營」這個衙門,便把前方的村稱為「衙前圍」。

 

 




標題 四代人口取相傳的典故:衙前圍與九龍城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3分1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HLT-002
九龍城鄉村人面臨的大時代轉變

吳世明出生前九龍城鄉民的生計已有劃時代的變化。他曾祖父仍過着兩棲生活,捕魚和種禾維生,今摩士公園的後山(編按: 即福德學校佔據的小山丘)有一塊曬魚石。聽說曾祖父有一隻漁艇。祖父一代已不再出海,在鄉下種禾為主,田地分佈在兩處,其一是今太子道和彩虹道交界,其二是今東頭邨。英政府租借界限街以北後,村民生活方式改變,工作機會增加,越來越多人不再耕種,改為替政府打工,將農地租給外人種菜或種花。 




標題 九龍城鄉村人面臨的大時代轉變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分5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HLT-003
鄉村兒童遇上九龍塘西洋仔會打架

吳世明10多歲時主要跟沙埔的小童玩樂,很少結識其他村的小童,各村小孩互相敵對。他10、11歲時某天前往馬頭圍村,探望嫁往該村大姑,經過露明道北帝廟時,被當地的小童圍打,因當年鄉下小童排斥陌生人。他有時與伙伴到九龍塘玩,經常跟「西洋仔」(葡萄牙人)打架,他們父親大多在政府或銀行工作。他很少獨自出門,大多結伴4、5位同村的朋友出行,包括李姓、陳姓的人。 




標題 鄉村兒童遇上九龍塘西洋仔會打架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1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HLT-004
昔日九龍城鄉村的婚嫁習俗

吳世明小時候沙埔村的婚嫁範圍不限於鄰村,透過媒人介紹,可遠至蠔涌、小瀝源、田心等村。當年交通不便,沙田坳道及飛鵝山道在1939年才興建,新娘從九龍城嫁入蠔涌時,為免耽誤吉時,送行隊伍要在早上10點出發,轎伕抬着花轎走小徑,不論風雨要在下午3點到蠔涌,新娘入村後祭祖,男家立即開位食飯,飯後女家親人匆匆趕回九龍城。 




標題 昔日九龍城鄉村的婚嫁習俗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1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HLT-005
夫妻一見鍾情都要媒人說親

吳世明憶述以眼神交流與妻子情定終生。日治時期吳世明在九龍城的義發雜貨店打工,妻子則在獅子石道賣菜,她經常光顧雜貨店,互相留下美好印象。兩人雖沒有交談,但每次碰上都有眼神交流;某次兩人背向而行,但巧合地同時轉身互望,便知彼此情投意合。媒人替兩代聯絡婚事,但不知雙方早已認識,吳世明被答及意願時,便爽快地答沒問題。 




標題 夫妻一見鍾情都要媒人說親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3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HLT-006
戰前打醮行鄉場面壯觀

衙前圍七約每十年舉行太平清醮。「七約」包括衙前圍、衙前塱、沙埔、大磡、竹園、隔坑及打鼓嶺等村,各村位置相近,不少村民是親戚關係。戰前打醮有行鄉的慣例,事前擇定吉日,由衙前圍的好命婦人替媽娘(天后)沐浴更衣。出發當天村民從天后宮請出媽娘,安置她在戲棚看木偶戲,然後媽娘被抬上轎,上壽(年長)父老亦坐轎,由一匹白馬(編按: 應是紙紮品)帶領下,巡遊附近的村落,並參拜各村廟宇,如莆崗村天后廟、馬頭圍北帝廟,每村需準備茶點招呼巡遊隊伍。1936年(吳世明14歲時)是最後一屆行鄉。 




標題 戰前打醮行鄉場面壯觀
日期 22/02/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3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HLT-007
戰前每年八月十五的「噗生牛仔」表演

吳世明認為小時最高興的節日是中秋節,中秋節又名「抗仙節」,每年八月十五晚上,沙埔的大地塘上演「噗生牛仔」,即類似神打的表演,村民圍在地塘觀看,十分熱鬧。首先有人打鑼鼓,一班被上身的人全身發震,眼神兇惡面像猙獰,自報是「茅山師傅」等派別,口中唸唸有詞。他們用香枝灼身,但不覺痛楚;又以真刀真槍搏殺,當中有人竟能拿起100多斤的鐵棍。表演過後他們喊一聲「回山」,便若無其事地離開。這些人都是附近的普通村民,例如「盲仔」、「陳波仔」 等,平日跟常人無異。吳世明認為「噗生牛仔」很神奇,難以分辨真假,使人不能不相信。他從小就觀看這種表演,直至日本人來香港後才消失了。 




標題 戰前每年八月十五的「噗生牛仔」表演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3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HLT-008
懷念鄉村早眠早起的生活

吳世明懷念祖屋的生活。他在沙埔村清拆時遷出,他認為祖屋被拆是很傷感的事,原址後來興建了東頭邨23座(編按: 今東匯邨),他經常返回沙埔懷舊,回憶祖屋的生活。他認為住祖屋的生活方式較佳,鄰居關係密切,走出大門便可聊天,容易見面和溝通,消息易於流通。戰前村民早眼早起,下午4至5點吃晚飯,飯後老人在大地塘的石櫈乘涼、聊天,十分熱鬧,到8、9點便入睡,當年很少民居有電燈。 




標題 懷念鄉村早眠早起的生活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1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HLT-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