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全恭

吳全恭
衙前圍村吳仕高祖長老

性別:
出生年: 1924
受訪時年齡: 88
教育程度: 初中
主要職業: 承建商
訪談主題: 社區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家族早年已遷出衙前圍住東頭村的大屋

1924年吳全恭在東頭村荔枝園家中出生,家人聘請接生婆接生,並為他領取出世紙,他出生時父親已50多歲。由於年代久遠,他不清楚祖父及以上的先輩,只知他們的山墳在井欄樹和獅子山等地。父親在荔枝園有間幾千呎的幾進大屋,全恭和兄長在此屋出生。大屋是配天井的瓦屋,前面有個幾萬呎的大花園,對上山地有個種滿果樹的花園。 




標題 家族早年已遷出衙前圍住東頭村的大屋
日期 16/08/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分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K-HLT-001
戰前東頭村的特色:房屋分散和姓氏混雜

吳全恭住在東頭村,門牌是「東頭村荔枝園5號A」,大屋沒有信箱,派信人將信扔在地上。東頭村是個大範圍,荔枝園是其中的一部份。東頭村大多是單層石屋,每間約200至300呎,部份建了閣仔。因房屋很分散,很難說全村有多少間屋。全恭認為「東頭村」不算是「村」,衙前圍才算是「村」,房屋排列較整齊;而且東頭村的居民是雜姓,沒有主要姓氏,有姓吳、姓李和姓唐的。村中有人種菜和養豬,最多人種西洋菜,亦有不少人種蕃薯苗餵豬,在住屋旁另外建獨立的豬屋,全恭一家亦曾養豬。荔枝園的屋亦很分散,大多在田地中興建。 




標題 戰前東頭村的特色:房屋分散和姓氏混雜
日期 16/08/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3分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K-HLT-002
家族祖屋有大地塘可舉辦節慶

吳全恭家的大屋有7呎高的獨立圍牆,上面放滿花盆,住所大門是木敞門,圍牆另有一道門。圍牆內有個大地塘,就在大屋外面,長40呎闊15呎,面積約700呎。農曆七月有七姐誕,家人有時在地塘搭竹棚,全恭的姐姐邀約姐妹來家慶節,晚上在竹棚拜神、燒衣,準備首飾之類的雜物。七姐誕很熱鬧,拜神的多數是未嫁女。 




標題 家族祖屋有大地塘可舉辦節慶
日期 16/08/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2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K-HLT-003
童年時期無拘無束的生活

吳全恭小時候喜歡四處遊玩,當年的玩意有游水、打波、放紙鷂、玩波子、釣魚等,九龍人口少空地多,不愁沒有地方玩樂。他買了3元的巴士月票,有時到荔枝角游水或打波。他曾到九龍城碼頭釣泥鯭,當年海面上都是魚,放桶入海便捉到數十條,每斤泥鯭只賣1仙至2仙。他小時候不喜歡讀書,父母又不管束,兩代人很少交流。 




標題 童年時期無拘無束的生活
日期 16/08/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K-HLT-004
戰前沙埔大地塘的噗生牛仔表演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晚上,沙埔的地塘有「噗生牛仔」的表演,有1至2名村民跳出來打功夫,自行報上門派,謂自己是茅山師傅的徒弟,身上灼火亦無事,在旁有人打鼓助威。全恭認為平日看不出表演者的本領,但當晚他們好像被精靈上身一樣。演出維持1個多小時,村民在地塘圍觀。全恭經常觀看表演,此習俗在和平後消失。小時候他有很多玩樂的地方,很少走去衙前圍,沒有多大印象。衙前圍外有個名叫「趣樂」的俱樂部,是大人聚集的地方,吳全恭等小孩很少入內。 




標題 戰前沙埔大地塘的噗生牛仔表演
日期 16/08/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3分3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K-HLT-005
童年拜山分錢的歡樂

吳全恭小時侯很喜歡拜山,從不錯過每次拜山,凡上山者有錢派,小孩亦不例外,總之是男丁便可以分錢,當年每人分到約1毫多。每年重陽他四處拜山,拜過長沙灣、黃大仙、鑽石山和井欄樹等地的太公山。拜山日期早已定好,不必事前通報。全恭不跟大人拜山,他與同齡的小孩聚集上山,小孩分不清各個山墳的太公,收了錢便離開。吳全恭的父母葬在鑽石山,此乃千多呎的古老大墳,墓地由政府批核,全恭認為拜父母算是「拜私家山」,下一代現已很少拜祭。 




標題 童年拜山分錢的歡樂
日期 16/08/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K-HLT-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