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儀

楊寶儀
鴻運街13號業主立案法團委員

性別:
出生年: 1946
受訪時年齡: 67
教育程度: 初中
主要職業: 工廠工人
訪談主題: 工業,社區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土瓜灣十三街的居住環境
楊寶儀指當年鴻運街住所經常聽到豬叫和飛機聲,她有時好奇走上天棚看飛機升降。住所樓下則有不同的店舖,售賣各種日用品和食物。當時十三街每個街口有兩條柱,阻止汽車駛入內街,各街口都有帳篷搭建的檔口,賣生果、香燭、燒酒、米糧等,十分嘈吵。1970年代起政府收回街道,拆走街口的兩條鐵柱,使車輛可進入內街,因此大部份檔口被迫關閉,結果所有舖頭變成了車房。



標題 土瓜灣十三街的居住環境
日期 03/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分5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YBY-HLT-001
十三街舊樓的天台屋
楊寶儀父親搬離鴻運街天台後,將原來居住的天台屋出售,買家是當時鴻運街樓下一個賣鎖匙檔東主的兒子,當初父親搭建天棚屋時,這位少東亦有幫忙。其後天台單位便出租給大陸人至今。十三街當年的文化是當有人看到隔壁大廈搭建天台屋,居民便在自己的大廈搭建,因此全部大廈的天台都是天棚屋,大廈天台屬於所有住戶,所以沒人理會。 



標題 十三街舊樓的天台屋
日期 03/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YBY-HLT-002
從樓下小型塑膠廠接外發工
楊寶儀住所的樓下有不少塑膠廠,後變成製造絲絨花的地方。當時每間塑膠廠約有6名男工,主要工序是將塑膠原料放入機器,將原料壓成塑膠的模型,然後模形中間有個滴水口,剪開後便可用線穿起,塑膠廠經常將穿線的工序外發,楊寶儀曾領材料回家穿線。 



標題 從樓下小型塑膠廠接外發工
日期 03/04/2013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2分3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YBY-HLT-003
在十三街舊樓經營錶面加工廠
楊寶儀離開清潔公司後,到新蒲崗的亞洲錶面廠工作。後來廠房地方不足,老闆在鴻運街隔壁的鵬程街租了半層樓,讓她聘請女工,負責製作手錶鋼印、印工廠標誌、包裝等工序。鵬程街的加工廠設在一個租用的住宅單位,放了一張木檯,業主亦知道他們利用單位作加工廠。當時楊寶儀只透過貼街招方式招聘女工,有一些是朋友的女兒,加工廠的女工都十分年輕,最少的只有17、18歲。 



標題 在十三街舊樓經營錶面加工廠
日期 03/04/2013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1分4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YBY-HLT-004
婚後在家做工廠的外發工
1968年楊寶儀結婚後,開始在家做工廠的外發工,她母親曾任東寶樓一間製衣廠的女工,便介紹楊寶儀到製衣廠學習車衣工序,熟悉工序以後,便把材料拿回家車衣。該廠由一對夫婦經營,東寶樓的廠房其實同時是他們住所,廠內放4、5部衣車。他們接到訂單後便親自買材料,親自裁縫。楊寶儀當時要親自到製衣廠拿材料回家,她買了一部約1000多元的衣車。 



標題 婚後在家做工廠的外發工
日期 03/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3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YBY-HLT-005
投身業主立案法團服務街坊
楊寶儀退休後便與民政署籌備,在鴻運街13號的大廈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成立法團有利籌備安裝鐵閘等事務,申請一般資助亦更方便。當時的法團主席需要拿屋契到紅棉道宣誓,不過楊寶儀認為自己是女姓,不適合做主席,改由鴻運街一個從事電器生意的人擔任主席。楊寶儀則身兼數職,負責打理法團,又負責聯絡業主、申請電費單、申請維修等瑣碎的工作,幾乎所有大廈事務她都參與。 



標題 投身業主立案法團服務街坊
日期 03/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1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YBY-HLT-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