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森

李炳森
退休新聞工作者

性別:
出生年: 1944
受訪時年齡: 67
教育程度: 高中
主要職業: 傳媒及公共關係
訪談主題: 社區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小學在油麻地的上學路線及沿途景觀

李炳森生於1944年,家有10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三。兄姐比他較年長十年,兩人已投身工作,故不與弟妹同住。李炳森自少在油麻地長大,童年舊居在彌敦道484號3樓,靠近文明里及石壁道。舊居是三層高舊樓,住戶上落走木樓梯。舊居最多有十多人居住,現址已經改建。李炳森在油麻地讀小學,1952至1956年在全日制的華南小學就讀小一至小四,上學時間為早上9時至下午3時。每天他由母親及大嫂陪同上學和放學,從家中步行至學校,需時15至20分鐘,途經地方依次是彌敦道、公眾四方街、榕樹頭、美都餐廳、上海街、新填地街、西貢街、偉晴街。他記憶中上海街有許多金舖、布舖、五金店和建材店。新填地街街市當時只是簡陋攤檔,後重建為具規模的街市。他對船屋印象非常深刻,屬三層高石屎樓,位於梁顯利社區中心現址的後方。當時油麻地人口稠密,李炳森早上8點上學時,已有不少人在街上晨運、飲早茶或到街市買餸,雜貨舖已開門營業。

華南小學位於偉晴街。偉晴街是一條短街,大部分都是三層高石屎樓,現時大多已重建。下午回家時他可選擇兩條路線,或走佐敦道和彌敦道,或走上海街和公眾四方街。小一、小二時他隨家人的路線,至小三、小四可自行上、放學時,他較常走經四方街和榕樹頭的路線,因路上有多姿多采的事物。下午大部分店舖已營業,金舖和布舖的生意不俗,新填地街有較多雜貨舖,上海街是理髮店的集中地。晚上天后廟對出空地有很多熟食牌檔,又有賣藥、賣武、講古的演出,李炳森對賣武、唱戲的聲音印象深刻,時常盼望自行往該處遊玩。小五後他離開油麻地升學,但仍家住彌敦道,1963年搬到偉晴街,直至結婚後才遷出油麻地。

 




標題 小學在油麻地的上學路線及沿途景觀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7分3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01
小學時代在油麻地的娛樂和足跡

李炳森讀小三、小四時可自行放學,放學後他喜歡與同學流連街上,在上海街、新填地街、炮台街的玩具舖看連環圖。華南小學的校舍沒有上體育課的場地,高年級到佐治五世公園 (小孩稱為「佐敦道公園」)上課,低年級則在天台上課。李炳森經常與同學到佐敦道公園玩球,他們大多是沒有家長陪伴放學的小孩。公園面積大,有籃球場、足球場及涼亭,遊人在此晨運和下棋。西貢街和天后廟後亦有小公園,但只有佐敦道公園有合適空間玩球。每星期長輩給予李炳森幾毫作零用,一般花費在汽水和糖果。他打完球喜歡喝汽水,當時汽水分有氣和沒氣,前者有可樂和沙士,後者有綠寶橙汁。新填地街、甘肅街、炮台街有不少賣汽水的士多,士多舖不大,售賣物品繁多,兼賣茶葉、涼菓、鞋、香煙和汽水。平日放學途中,即使沒有零用錢,他愛到士多舖觀看新產品。

家人規限李炳森放學後要立即返家,但只以時間規範,沒有限制活動範圍,只叮囑他不要走到海邊,免生危險。放學後因時間不足,他很少到柯士甸道閒逛,南九龍裁判處(加士居道)一帶亦少去,小學時只局限在油麻地內活動,範圍大致是登打士街至柯士甸道。小一至小四時他上學途經廟街,但平日鮮到廟街遊玩。家人說廟北街黃賭毒興旺,有很多流鶯和麻雀館。李炳森少時目擊過打架、街頭追逐、放風睇水等事,有時更見差人「冚檔」(編按: 掃蕩違法場所),拘捕妓女及搜查麻雀館。果欄一帶黃賭毒亦盛行,附近佈滿白粉檔及字花檔,年幼的李炳森不敢走近,但上學中途不會路經果欄,故並不害怕。




標題 小學時代在油麻地的娛樂和足跡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6分2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02
小五至中五的就學經歷: 宣道小學、伯特利中學和培新書院

李炳森完成小四後,家人將他送往九龍塘蘭開夏道的宣道小學,升讀小五,以便直升中學。李炳森的家人信奉基督教,宣道是一教會學校,小六男生可升讀伯特利中學,女生可升讀真光中學,兩者同屬教會中學。油麻地的循道小學和便以利會學校同屬教會學校,但入學條件和升學前景有限,李炳森家人並未考慮。李炳森兩位妹妹相繼報考廣東道官立小學及佐敦道官立小學。當年私立小學有不成文規定,校方為提升小學會考成績,只派出數名品學兼優的學生應考;相反,入讀官小者可直升官中。李炳森到宣道轉讀小五後,每天乘搭7號巴士上學,途經彌敦道、窩打老道、亞皆老街,坐車約20分鐘回校。

他在宣道完成小六後,沒有參加小學會考,但由學校保送至與宣道有聯繫的伯特利中學,伯特利中學位於九龍城嘉林邊道(伯特利神學院現址)。伯特利以國語授課,李炳森認為這對他日後的記者事業幫助很大。他在伯特利完成中三,中四轉往深水埗的培新書院,讀至會考畢業。因讀中學時有補課,李炳森家長給予他更大的自由,每天放學不用立即回家。他經常與朋友到尖沙咀、旺角等地踢球。中五畢業後,參加中學會考,因家中妹妹眾多,會考後投身社會,賺錢養家。




標題 小五至中五的就學經歷: 宣道小學、伯特利中學和培新書院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 教育
記錄總長 18分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03
生於普通之家在油麻地長大。帶領同學見職榕樹頭夜市

李炳森的父親從事海上運輸,大部份時間出海工作。他與十多名家人同住,家居狹窄,很少邀請朋友到家,但他不感自卑,認為父母給予物質已足夠。他在九龍塘讀書時 (小五至中三),同學來自不同階層,家境較佳的住九龍塘花園洋房,由媽姐接送上學,亦有住木屋的普通人家,有些同學的家庭環境比李炳森更差。他與富裕的同學相處融洽,有時放學後獲同學邀請上門補習。九龍塘的同學不介意他住油麻地,反而覺得油麻地、深水埗等舊區新奇,覺得他在舊區長大,見多識廣。初中時他經常帶同學參觀榕樹頭、廟街一帶的夜市,品嚐廉價小食,觀看賣武、賣藥、講古、玩蛇等表演,又見識睇相和雀仔求籤,同學對睇相佬的玄機嘆為觀止。

李炳森喜歡流連夜市,尤其愛好講古檔,他對《七俠五義》、《火燒紅蓮寺》等故事耳熟能詳。父母則喜歡看戲,對夜市興趣不大。他觀察逛夜市的人大多住油麻地,尤以下班後無所事事的中年人為多。有些遊客從宣傳得悉廟街,前來夜市購買廉價貨和參觀拍照,其他區的居民前來覓食為主。中學畢業後,李炳森從事印刷業,兩年後轉職記者,因工作需要,慢慢了解油麻地等舊區的黃賭毒情況。油麻地果欄是黃賭毒集中地,有不少白粉檔,他對果欄只限於外圍觀察。果欄在深夜時份營業,作息時間與一般市民不同。
 




標題 生於普通之家在油麻地長大。帶領同學見職榕樹頭夜市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7分5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04
油麻地的範圍及主要街道
李炳森生於1944年,童年住在近永星里的彌敦道  (現址救世軍部大樓),住所是新型的三層大廈,每層佔地1千多呎,間成多個房間,可供數十人入住。小時候李炳森在佐敦道/偉晴街交界的華南小學讀書,校舍是三層式樓宇,現已改建。李炳森認為油麻地的範圍北起登打士街或山東街,南訖柯士甸道,南北兩方分別與旺角和尖沙咀接壤。廣東道、上海街、新填地街是當年油麻地的主要街道,人口密集,店舖林立。昔日甘肅街、北海街、西貢街、寧波街、南京街、佐敦道和寶靈街合稱為「油麻地八街」(編按: 其中第七街已拆除),每條街以數字命名,分別取名「第一街」至「第八街」。李炳森童年時,政府早已將八街的街名重編,以地名取代數字命名,他只從歷史文獻和長者口中知悉「油麻地八街」的來歷。



標題 油麻地的範圍及主要街道
日期 19/11/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5分5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05
油麻地的兩個中心地帶: 油麻地警署和榕樹頭
李炳森描述油麻地的範圍:北起登打士街為界、南抵柯士甸道。他認為油麻地警署是區內地理中心和權力中心,正位於柯士甸道及登打士街的中央。警署對開有碼頭名「皇家橋」,專供水警輪登岸。駿發花園對出以往是海皮(海邊)和避風塘。李炳森認為在市民心目中,榕樹頭才是油麻地的中心點,是市民碰面、休憩、聚集的地方。中年男士愛到榕樹頭下琪和閱報,以及在公眾地方高談闊論。天后廟向來香火鼎盛,尤以農曆三月廿三的天后誕為甚,有不少漁民參拜。李炳森的母親和大嫂主要在家做家務,很少流連街上及前往榕樹頭,母親喜歡看大戲,但看完便回家。他認為區內多層大廈的鄰里關係不算密切,畢竟居住環境不像公共屋邨般門戶開放。



標題 油麻地的兩個中心地帶: 油麻地警署和榕樹頭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7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06
彌敦道484號的居住環境。永星里和彌敦道的店舖

李炳森幼時家住彌敦道484號,是一座三層高的石屎樓,每層樓佔地約1000至2000呎。他所住的單位以屏風分隔成4至6間房,因單位間格常變,房間數目不固定。騎樓、走廊及廚房內的雜物房亦有住戶,天台同時加建木搭房間。單位騎樓約有200至300呎,供兩伙入住。大廈天台與鄰座的天台相通,是李炳森兒時追逐玩耍的地方。李家住在約200呎的中房,窗口面對京士柏山。單位業主是基督徒,業主一家為便以利會傳道,其後李家亦成為便以利會的信徒,李炳森稱業主為「契娘」。

永星里一帶是住宅樓宇,沒有店舖及工廠,李炳森小學時家中從山寨廠接過一些加工小作業,例如造膠花、翻棉紗袋、駁電線、包裝等手藝,他亦幫忙工作。李家的舊居後來遭收購及清拆。1950年代彌敦道車流少,但當年已屬興旺,店舖密集,下雨時經彌敦道行走有騎樓底作遮蔭。彌敦道的店舖多是服裝店、百貨公司、醫務所、樓上留產所等,另有不少手表店和電器店。上海街有不少金舖和餅舖,同時集中售賣家庭用品、傢俬、婚嫁物品、刀具等貨。樓價及舖租較高,途人穿著也較光鮮。




標題 彌敦道484號的居住環境。永星里和彌敦道的店舖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8分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07
偉晴街的居住環境和店舖
1963年李炳森家搬離彌敦道舊居,父親有感家人眾多,為改善家居環境,以3.6萬元買入偉晴街利成大廈的700呎單位。利成屬新建的多層大廈,內有電梯,落成時間與文英樓相若。偉晴街鄰近佐敦道碼頭,又有巴士總站,交通方便。搬入新址後,李炳森活動空間較少,不能像在舊居般上天台玩樂。未幾他已中學畢業,投身工作,任職記者工時長,下班時回家天已入黑,因工作勞累,他在家中休息為主,與鄰里的接觸不及童年時,較少留意社區事,留在油麻地活動時間短。偉晴街重建前有各式各樣的店舖,包括車房、啤膠廠、檀香扇廠、玻璃廠、食店、士多、雜貨店等。1970年代重建後地舖以糧油、食物等零售雜貨店居多,設於三、四層大廈的小型啤膠廠已漸被淘汰。新落成的單幢大廈最少也有六、七層。



標題 偉晴街的居住環境和店舖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9分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08
油麻地的歷史建築: 三大醫局、紅屋、船屋和便以利堂

公立醫局、水上醫局和油麻地痘局稱為油麻地的「三大醫局」,約於20世紀初成立。昔日公立醫局在甘肅街及廣東道的交界 (現址玉器市場),水上醫局位於亞皆老街及新填地街的交界 (旺角街市現址)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油麻地的主要醫院是廣華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後期才出現(編按: 1963年成立)。當年市民非有嚴重事故不願到醫院去。窩打老道8號昔日是水務署抽水站的位置,俗稱「紅屋」,後期紅屋改建為郵局,附近有不少替人寫信、填表、報稅的攤檔,生意興旺。1967年郵局遷離,但紅屋仍保留為歷史建築。

炮台街、甘肅街、新填地街的交界現今是玉器市場,該範圍當年是舊式住宅,建築物外形像船,因此命名「船屋」。船屋每單位佔地1千多呎,可供數十人居住,每單位另設騎樓。便以利堂是油麻地歷史悠久的教堂,1913/1914年初設於上海街,1950年代遷至砵蘭街及咸美頓街交界。便以利堂有不少漁民信眾,在打漁後或節慶時,漁民將船泊在油麻地避風塘,上岸參加教堂的活動,亦有傳教士到水上傳道。便以利會亦經辦幼稚園及小學,李炳森有不少親人是教友。




標題 油麻地的歷史建築: 三大醫局、紅屋、船屋和便以利堂
日期 19/11/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2分1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09
油麻地果欄、玉器市場、青年會和街坊會

油麻地漁市場與果欄毗鄰,漁民從避風塘上岸後,在漁市場賣魚穫。果欄分佈在東莞街、石龍街及窩打老道一帶,至今範圍不變。果欄經營水果批發,在凌晨2、3點工作,由於作息時間不同,與附近居民接觸不多。1960年代起政府已計劃搬遷果欄,久久未能成事。1970年代的玉器市場分佈在佐敦道、西貢街、廣東道一帶,廣東道橋底 (即當年的船屋)有不少臨時玉器攤檔。玉器市場經營批發和零售,香港旅遊協會、玉器市場商會替商販刊登廣告,遊客從旅遊書籍知悉市場的位置,親自前往選購。青年會賓館昔日是一間英文書院,學校拆卸後改建為賓館。青年會提供羽毛球場、籃球場等康樂設施,開設球類訓練班,但參加者要繳交入會費。李炳森認為收費昂貴,沒有參加青年會,平日到佐治五世公園或麥花臣球場踢球。油麻地街坊會是社福機構的前身,每逢歲晚或有天災時便派米或籌款,寒冷時派贈棉衣。




標題 油麻地果欄、玉器市場、青年會和街坊會
日期 19/11/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1分1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10
油麻地的舊式戲院。童年看電影的趣事

油麻地戲院眾多,播放粵語片的有光明戲院、油麻地戲院、普慶戲院、廣智戲院及大華戲院,價錢約幾毫至1.5元不等。廣智戲院在廟街及甘肅街交界,是兩層高的舊式戲院,院內多播放默片,例如《七俠五義》 《火燒紅蓮寺》 《黃飛鴻》等武俠片,收費只是幾毫,十分便宜。廣智的電影較舊,音響設備較差,有專人坐在二樓左右翼,用咪高峰解畫,富有特色。油麻地戲院位於果欄對面,放映江毅、白露明等人主演的粵語片,亦播放錄影的粵劇,收費約1.2元至1.5元。光明戲院演放白燕等演出的影片。第一新戲院與光明戲院並立,播放西片和國語片,西片屬於次輪片。平安戲院位於彌敦道與甘肅街交界,播放第一手西片,戲院採用歐洲式裝潢,檔次較高,分不同座次收費,後座1.2元、超等1.7元、特等2.4元,超等及特等座位設在二樓。

大華戲院位於現時彌敦道、西貢街交界的彩福酒樓,放映第一手西片,但規模不及平安戲院。普慶戲院位於逸東酒店現址,播放著名左派電影為主。普慶戲院兼演粵劇,場地佈局與其他戲院不同。李炳森父母喜歡看粵語片,他與父母較常去鄰近的普慶、光明、第一新。當年只有父母買票人場,小朋友「掹衫尾」(尾隨免費入場)入場看戲,售票員亦隻眼開隻眼閉,但播西片的戲院較嚴謹,小孩「掹衫尾」不常見。小朋友愛看電影,因為有豐富的食物,如煨魷魚、炒栗子、白果、鵪鶉蛋、魚蛋、鹵水豬耳及大腸,售價廉宜。李炳森少年時主要觀看粵語片,礙於語言問題,國語片並不流行,國語片配有中文字幕。幼年他多與妹妹一同看電院,長大後與同學及朋友共往。




標題 油麻地的舊式戲院。童年看電影的趣事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5分2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11
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天后廟和榕樹頭
油麻地的魚市場位於果欄附近,漁民從避風塘上岸出售魚穫。漁民聚集的地方便有天后廟,油麻地天后廟光緒年間已落成,廟內有同治年間打造的石獅子,廟內的幾棵大榕樹現時仍保存。天后廟側有城隍廟、福德祠等廟宇。每逢天后誕、初一、十五等節日,不少信眾進廟上香。李炳森童年時,天后廟每隔數年便有打醮儀式,兼有搭棚演神功戲。「榕樹頭」指天后廟對出的空地,未改建公園前有很多大牌檔,售賣各式各樣的熟食,例如腸粉、白粥、油炸鬼、咖啡、奶茶、雞飯等,擠滿現時整個公園的範圍。人力車在牌檔之間的通道穿梭,人車爭道。位於公眾四方街的美都餐廳是當年的高級食肆,售價高於大牌檔。榕樹頭亦曾經有夜市,有賣武、賣藥、占卦等活動,榕樹頭大牌檔於1960年代初分期清拆,改建成今天的公園。



標題 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天后廟和榕樹頭
日期 19/11/2010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1分1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12
榕樹頭、廟街一帶的舊貌(一): 大牌檔、小販、妓女和道友

榕樹頭公園昔日是有蓋大牌檔集中地,內裡的幾棵榕樹已有過百年歷史,牌檔與榕樹有序地分佈,牌檔間有縱橫交錯的通道。廟街以天后廟為界,分為廟北街及廟南街,廟北街有不少妓寨及麻雀館,乃三教九流出沒之地,廟南街則有不少熟食街檔。小時候李炳森常到榕樹頭湊熱鬧,觀看賣武、賣藥、講古、唱戲和睇相(看掌相)。廟街有不少妓女和道友(吸毒者),他自少在油麻地長大,不會害怕遇上黃賭毒的人士。1950年代至1960年代廟街後巷有不少飛髮檔,理髮匠以連環圖或糖果吸引兒童,後期發展成出租連環圖的書店,李炳森小學時喜歡在街邊看連環圖。

當年不少小孩在街上和公園流連,幼時他常到佐治五世公園及天后廟後的公園遊玩。公眾四方街與彌敦道交界的球場前身是四方街官立小學,約在1970年代拆毀。補衫是古老行業,榕樹頭附近的橫街有替人補衫的樓梯舖,昔日物質匱乏,一件衣服可補多次。榕樹頭一帶的橫街窄巷小販密佈,1960年代初內地難民湧港,不少人為謀生計成為小販,街上專替小販「睇水」的「天文台」,監視小販管理隊的行蹤,但當年管理隊對小販較容忍。部份小販以擔挑開檔,便於逃走。窩打老道金華戲院附近亦有不少熟食檔。一定好茶樓位於上海街及公眾四方街的交界,主要售賣點心,屬油麻地的著名茶樓,西餐廳則以「美都餐室」聞名。




標題 榕樹頭、廟街一帶的舊貌(一): 大牌檔、小販、妓女和道友
日期 19/11/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0分5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13
榕樹頭、廟街一帶的舊貌(二): 大牌檔、玉器檔、店舖、攤檔和街頭藝人
昔日油麻地街市的位置有很多大牌檔,後期才成為具規模的街市。今日油麻地母嬰健康院昔日原是兩間戲院,梁顯利社區中心曾是街坊會的會址。廟街俗稱「男人街」,以售賣男士用品得名。廟南街有不少食店、麻雀館及占卜攤檔。廟街的後巷有不少剪髮舖,舖主用生果箱釘成書架,置放公仔書吸引小童光顧。榕樹頭的投注站附近以往有很多金舖、布舖和有柱騎樓。「馮滿記」和「梁華新金舖」是上海街老舖,前者專賣星加坡的藥油及嗎辰蓆。榕樹頭本來沒有固定排檔,只有流動攤檔,商販先到先佔地,部份獲黑幫包庇及供電。過去榕樹頭一帶流行在街頭唱粵曲,後來被人投訴,街頭歌手搬入地舖,成為曲藝社、歌廊或歌座,聽眾付幾十元光顧。今日眾坊街和彌敦道交界的球場昔日是一所官校,校舍是樓高三層的石屎樓。李炳森的彌敦道舊居現已改為港九各區街坊會協進會,舊居是一座三層式舊樓,佔地約1千呎,每層住幾十人,約有6、7伙人,天台亦有搭建居所,以前各大廈之間天台相通。逸東酒店前身是普慶戲院,對面是平安戲院,現已改為平安大廈。廣智戲院在平安戲院後面。



標題 榕樹頭、廟街一帶的舊貌(二): 大牌檔、玉器檔、店舖、攤檔和街頭藝人
日期 19/11/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3分1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14
油麻地海岸舊貌: 皇家橋。避風塘和佐敦道碼頭

東莞街、澄平街昔日有不少舊樓,樓高六層,沒有電梯,住戶眾多,1970年代至1980年代被業主轉賣重建,駿發公園在原址落成後,內街取消,現只剩下東莞街和澄平街。油麻地警署後門昔日是「皇家橋」(政府碼頭),專供水警輪緝私船及政府海事處船隻停靠,避風塘艇戶亦可在皇家橋靠岸上落。佐敦道碼頭附近(靠南面方向)有政府船塢 (Dockyard),修理水警輪、消防船等政府船隻。

油麻地避風塘的範圍北面由旺角碼頭 (現址奧海城)起,南至佐敦道的文英樓,晚上海面有不少船艇賣水果和艇仔粥,另有專為客人唱歌的船艇,夏天時不少人到避風塘聽歌、食宵夜。文英樓對出是佐敦道碼頭,海底隧道落成前,俗稱「孖車」的汽車渡輪在此停靠,運送汽車到中環 (現址恆生銀行總行及環球大廈)登岸。佐敦道、天星、深水埗、旺角等碼頭皆有渡海輪船,渡輪分上下兩層,下層船費較便宜。佐敦道碼頭是唯一的汽車碼頭,渡輪上層載客,下層載車。「嘩啦嘩啦」亦在佐敦道碼頭上落。昔日油麻地海邊有不少木廠和製冰廠 (例如九龍製冰廠)。




標題 油麻地海岸舊貌: 皇家橋。避風塘和佐敦道碼頭
日期 19/11/2010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4分2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15
避風塘的娛樂活動。水上人的生活
油麻地避風塘除供漁民泊船外,在石龍街、四方街、德昌里、大角咀以至奶路臣街沿海,有專人從碼頭接載客人上船娛樂,點唱歌曲,品嚐艇仔粥、炒蜆等避風糖風味美食。船上消費高,大多是遊客到訪消遣。避風塘在春節及五月舉行龍舟競渡,航道範圍由佐敦道至大角咀,可供8至10艘龍船參賽。李炳森認為避風塘不只是漁民、貨船避風及停泊之地,食水、補給、如廁、刮風下雨皆是水上人面對的生活問題。至1970年代末,仍有艇戶不願上樓,不想放棄多年的水上生活。當時何喜華及甘浩望神父曾協助艇戶爭取權益。



標題 避風塘的娛樂活動。水上人的生活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5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16
油麻地海面的「嘩啦嘩啦」電船

1960年代海底隧道通車前,小電船「嘩啦嘩啦」是九龍和港島的重要海上交通工具。它用油渣推動引擎,以行駛時發出的聲音命名。「嘩啦嘩啦」可載客20、30人,活躍於午夜12點渡海小輪停駛後,小電船來往港九兩岸的任何碼頭,沒有固定航線,可遠達昂船洲和荔枝角。最常見的兩條路線是尖沙咀碼頭至中環碼頭、中環碼頭至佐敦道碼頭。「嘩啦嘩啦」沒有固定收費,船主集齊乘客便開船,乘客亦可自行包船,每人船費視乎人數而定,隨時高達數十元,天星小輪票價每人只需0.25元至0.5元。如遇颱風,包船費可高達300元,船主甚至拒絕載客。

當年不流行買保險,小電船易被巨浪打沉,路程相當危險。此外,大洋船暫泊海港中心,由「嘩啦嘩啦」接駁,載貨登岸。1950年代至1960年代小電船另一重任是清晨運送報紙。當年香港的報館全位於在港島,凌晨4、5時全港報紙運到利源東街、利源西街(現址環球大廈)發行,再經「嘩啦嘩啦」運送到九龍及新界。李炳森在灣仔報館工作時,有時採訪完畢,渡輪服務已停止,他便乘「嘩啦嘩啦」回家,費用可向公司報銷;如遇火災等海上突發事故,記者也會坐小電船採訪。




標題 油麻地海面的「嘩啦嘩啦」電船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2分4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17
婚後的搬遷經歷。油麻地生活回顧

1969年李炳森結婚,當時他在《工商日報》工作,報館位於灣仔,為方便工作,他與妻子從偉晴街搬往灣仔,入住多層大廈,不久長女在灣仔出生。1973年他轉往《信報》工作,搬家至土瓜灣,方便到九龍城碼頭乘船上班,幼女亦在土瓜灣出生,翌回搬返灣仔。1975年他加入政府工作,負責處理突發新聞,協助高官應對傳媒。考慮到女兒的升學校網,全家又搬到九龍柯士甸道,兩女入讀拔萃小學。1986年搬到太古城,兩女已升中學,約15歲出國留學。2000年李炳森以55歲退休,遷入大嶼山愉景灣。

李炳森的兩女在九龍長大,他亦曾帶她們逛廟街,她們對舊區不陌生。但女兒習慣到尖沙咀東購物,檔次高於李炳森童年流連的商舖。女兒認為港島的街道較有條理,品流沒有九龍複雜。李炳森因住過高密度的舊屋,較喜歡柯士甸道的住宅。他認為油麻地人口和建築老化,長者缺乏經濟能力,大廈難以翻新維修,與西九龍填海區的高尚住宅形成強烈對比,新舊區融合不易。

說到油麻地色香味,他聯想到廟街美食,炸豬腸、牛雜、牛腩、魚蛋粉及辣椒油的香味從遠處已可聞到,這都是他的兒時回憶,日後曾帶外國朋友來廟街見識。他對榕樹頭印象最深刻,這是小時候上學必經之地,有美食、講故、賣武、連環圖,非常吸引。他指出油麻地的舊樓在他區難見,海底隧道通車後船隻逐漸消失,他慨嘆時代不斷進步,跟不上步伐便被淘汰。
 




標題 婚後的搬遷經歷。油麻地生活回顧
日期 14/12/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4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PS-SEG-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