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安

李兆安
退休懲教署職員

性別:
出生年: 1946
受訪時年齡: 64
教育程度: 初中
主要職業: 退休懲教署職員
訪談主題: 社會生活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李兆安到域多利監獄面試的經過
李兆安在1966年於三育中學中三畢業,畢業後他到監獄署面試,而地點正好是域多利監獄。當時獄警的入職要求是小六畢業,考試時需要默出一百二十個字,難不到有中三學歷的李兆安。他被帶到指模房考試,當時的職員還嚇他不要在監獄裡掉了身分證,不然就不能出來,要直接坐牢,有點嚇到了年輕的李兆安。他在1966年6月13日進入位於赤柱的學堂,成為第一批接受為期六個月訓練的獄警(在此以前的訓練期約是二至三個月)。當時薪金是每月315元。李兆安的第二次「試更」(實習)是在域多利監獄,這次試更為期兩星期。


標題 李兆安到域多利監獄面試的經過
日期 30/11/2010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3分3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SO-YCL-HLT-001
域多利監獄囚犯的生活
監獄會在早上六時開燈,囚犯會手提兩個桶出倉,一個盛水,一個是冀桶。由於當年是沒有自動沖水馬桶,囚犯需要自己清理便溺及清洗便桶,並收拾床鋪,然後到飯堂集隊吃飯。1960年代的域多利監獄被作為收押中心(押候房),所以被關押的人士是不必工作的。


標題 域多利監獄囚犯的生活
日期 30/11/2010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分1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SO-YCL-HLT-002
李兆安和域多利監獄的淵源
李兆安在1966年在域多利監獄面試,再點到該處試更,1977年離開域多利監獄,到別的院所服役,不過他仍不時回到域多利監獄,1983年懲教事務職員協會成立時,上級讓他們以域多利監獄的康樂室為會址,2002年他退休時加入香港懲教署退休人員協會,也是在域多利監獄開會,至今2006年域多利監獄結役,他代表懲教署做導賞員,把這個充滿歷史和回憶的地方介紹給香港市民,他認為中區警署建築群很有歷史意義,應該保留完貌。


標題 李兆安和域多利監獄的淵源
日期 30/11/2010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SO-YCL-HLT-003
1960至1970年代時域多利監獄的囚犯伙食
 犯人每天的餐單也不同。域多利監獄提供中餐、印度餐、西餐等給不同國籍人士,1970年代起,獄方更開始提供素菜餐,以尊重不同宗教的人士。監獄在1960年代起也提供咖哩餐,即印度餐,有咖哩、薄餅、綠豆等;還有O/N餐,即other national(其他國籍人士)的伙食(西餐),其實日本、越南籍的犯人也被稱為O/N,不過他們是沒資格吃O/N餐的。O/N餐有麵包、起司、奶茶,監獄會向犯人提供適合的餐飲。如果囚犯在域多利監獄犯事,會被罰「食水飯」,他們會被關在四倉地下七天,期間只能一天吃兩餐,伙食也比平時少,不是用有幾格的「Count」(銻兜),而是用一個普通的銻兜,再加一杯茶和鹽。而獄方基於人道理由,在1981年取消了「食水飯」這種懲罰。


標題 1960至1970年代時域多利監獄的囚犯伙食
日期 30/11/2010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3分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SO-YCL-HLT-004
笞刑
李兆安在1970至73年赤柱服役期間曾協助執行笞刑。李兆安發現一般接受笞刑的犯人都是犯了打劫等罪行的年輕人,當年沒有社會服務令,所以法官一般都會判處笞刑。警方把犯人帶到監獄,李兆安會帶他們去指模房及監督辦公室核查身份,再由醫生檢查體格,證明身體狀況適宜,才可進行笞刑。李兆安在執行笞刑期間,所有犯人都是身體狀況適宜的。隨後犯人會被帶到H座的死囚室旁的房間受刑,李兆安會在行刑時幫忙扶著刑格,並在行刑後把犯人送到附近的巴士站。


標題 笞刑
日期 30/11/2010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3分4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SO-YCL-HLT-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