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瀏覽
歷史與社會
戰前香港教育
太古糖廠
工展會
傳統節慶在香港
戰後工業
戰前工業
香港賽馬會資料庫
天后寶誕
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
方寸藏珍:香港郵票發行一百五十周年
協力耕耘: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及戰後香港農業社會
口傳心授系列I: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貨幣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口傳心授系列 II: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同禦鐵蹄──香港的抗戰歲月
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
地理與環境
往昔家園: 從寮屋到公屋
香港地
香港燈塔
域多利監獄
邂逅!老房子:與藝術家走進百年故宅的歷史現場
船塢與香港
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
消失的村落
藝術與文化
月份牌王關蕙農
香港節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紅毛墳場
江啟明香港寫生
竹棚文化
香江琴緣
游—也斯的旅程
從豆奶到普洱
獅子山下・掌聲響起・羅文
他 FASHION 傳奇 EDDIE LAU 她 IMAGE 百變 劉培基
香港景.山水情──黃般若藝術展
深刻人間:黃新波的藝術歷程
瓷緣.畫意
聲藝永存.向林家聲致敬
懷念一代詞人:林振強歌詞手稿
嶺南印記
文壇俠聖——金庸與查良鏞
傳播與媒體
香港歷史明信片
邵氏電影
香港早期電影遊蹤
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舊日戲院昔日情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
五花八門──香港電影的兵器世界
歷史與社會
昔日上水的鄉村生活
昔日上水的鄉村生活
中區警署
香港傳統節慶
香港傳統節慶
黃霑‧故事:深水埗的天空 1949-1960
黃霑‧故事:深水埗的天空 1949-1960
天后寶誕
天后寶誕
地理與環境
城記‧漫遊
城記‧漫遊
老街坊啟德機場
老街坊啟德機場
啟德老街坊:香港飛機工程公司元老的回憶
啟德老街坊:香港飛機工程公司元老的回憶
開飯城市
開飯城市
光景流轉:追憶衙前圍
光景流轉:追憶衙前圍
油麻地社區記憶
消逝中的上海街
消逝中的上海街
藝術與文化
竹棚工藝
竹棚工藝
關蕙農月份牌王
關蕙農月份牌王
歲月留痕 香港情與影: 何綬畫意寫實攝影專輯
歲月留痕 香港情與影: 何綬畫意寫實攝影專輯
一代瞽師的故事:杜煥(1910-1979)
傳播與媒體
香港漫畫:香港故事
香港漫畫: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明信片
香港歷史明信片
聽鍾偉明講
邵氏電影
邵氏電影
瀏覽口述歷史檔案
所有檔案
姓名瀏覽
主題檢索
進階搜尋
專題故事
土瓜灣 — 小工業與社區互相依存
衙前圍吳氏祖堂
戰前女子教育
拚搏的工業歲月
承教雜憶-細說老師百態
香港工業的人情味
認識「香港留聲」
「香港留聲」簡介
口述歷史的特色
使用須知
鳴謝
參考資料
香港記憶
關於香港記憶
最新消息
活動重溫
使用指南
輸入關鍵字
進階搜尋
特藏
所有資料
政府報告
最近訪問
政府報告
排序
預設
按日期(近至遠)
按日期(遠至近)
Go
檢視
為都市添上漆彩: 一個成功的戰後行業
文章刊於《香港貿易月刊》,提到香港漆油業於二次大戰前至1950年代的發展。另亦提到製漆原料、生產方法及漆油出口的情況。
加入我的收藏
香港漆油業的發展
文章刊於《香港貿易月刊》,提到香港漆油業於1930至1950年代的發展,並提供1950年代漆油出口的數據。文章開首交代首兩家於香港設廠的漆油公司 – 香港中華製漆有限公司及國民製漆廠。1930年代再有兩家製漆廠加入,其中國光製漆公司是當時三家漆廠中唯一以內需為主要市場的公司,故受到政府的閞注。日治時期,政府聲稱四家廠均已關閉。二次大戰結束後,政府開展大規模的建造及重建計劃,漆油需求大升。1950年代,由於進口海外漆油不多,加上本地漆油較適合香港天氣,故漆油業能持續發展。
加入我的收藏
港產漆油及其用途
這篇文章刊登於《香港貿易月刊》,介紹1950年代香港市面上的油漆種類及用途。文中提及的漆類包括油漆、光油、船舶漆、乳膠漆、合成漆、橡膠漆、工業塗料、蒙布漆和環氧樹脂漆。在各類產品中,油漆的產量佔65%。
加入我的收藏
合成樹脂油的生產
文章刊於《香港貿易月刊》,提到合成樹脂油的使用及製造過程。
加入我的收藏
香港漆油工業調查的內容概要
香港工商署貿易調查科於1968年3月期間派員到香港的漆廠調查和訪問,並在調查報告中綜合香港漆油工業的特徵。
加入我的收藏
現代漆油與本港漆油工業
中華漆廠的創辦人林堃於第十七屆工展會特刊內撰文,名為《現代漆油與本港漆油工業》。內文有介紹過往中西漆油使用的演變,並解釋香港當時八類最常見漆油的分別和用途,在文章的後半部份亦有簡單介紹香港漆油業的發展歷程。
加入我的收藏
全選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
確定
創建新的收藏夾
收藏夾名稱
創建